“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探讨

2021-11-23 12:32陈万睿陈婧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江西省小镇

陈万睿 陈婧

(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0)

2015 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国在各行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价值,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创新发展[1]。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断深入,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江西省向来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省内休闲体育产业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创新转型的迫切需求。因此,江西省在经济发展中,有必要根据“互联网+”的背景,探索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1 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近年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尤其是依托丰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城市在休闲体育方面占据明显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中心城市周边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江西省已经意识到休闲健康产业的重要机遇,并在2018年制定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目前,江西省健身休闲产业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健身休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群众健身休闲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与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互联网等相关产业逐步融合[2]。

江西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自然环境来看,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内广布丘陵山地、盆地、谷地,水系丰富、江湖众多,森林资源丰富。此外,江西省内有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上饶市婴源江湾景区、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鹰潭市龙虎山旅游景区、上饶市三清山旅游景区、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旅游区等人文资源,人文底蕴深厚,而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为人们开展体育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江西省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3]。

2 江西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休闲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但在建设休闲体育特色时,由于对体育特色小镇概念和文化内涵的把握不够精准,使得原本计划打造的休闲体育文化特色小镇出现“走偏”情况。再加上部署不科学,未能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尤其是小镇产业发展、文化创新、民众生活、生态环境建设等未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无法发挥应有的合力。再加上在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高、大、上、新”,使得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造成极大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休闲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休闲体育文化影响力不足

虽然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物质条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江西群众的思想观念,为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积累了一定的民众基础,但生活的现实让朴实的农民勤于劳动,无暇顾及平时文化建设,使他们本身对休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存有偏见,因此很难为休闲体育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产业融合性较差,缺乏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得休闲体育文化建设滞缓。再加上地方自身特色得不到有效体现,难以树立特色品牌形象,进一步造成地域休闲体育文化影响力差的情况,也难以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3 缺乏创新,乡镇休闲体育建设能力薄弱

虽然近年来江西省积极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新农村”等方针策略,大力推动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并制定小镇旅游目标和建设基础休闲文化设施,探索特色小镇,将产、城、人、文、景等诸要素紧密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人在就业、生活、休闲等多项需要。但由于设施种类少、数量不足、形式单一、维护不力等原因,使得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停滞不前[4]。同时,设施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十分明显,不仅不能突出本地休闲文化特色,也使休闲能力变得越来越薄弱。基于此,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立足于民众的休闲文化需求加强创新,才能突出小镇的休闲文化特色,使民众更好地享受休闲生活。

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

3.1 加强政企、校企合作,推动产业融合

合理推动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加强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产业融合。

首先,需要依托政企合作方式,实现各个机制创新。通过清晰划分相关权力和职责,使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尽其用。尤其是政府应负责出台相关政策,对如何开展特色休闲文化建设加以指导。通过统筹相关资源和给予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协助资本投入和市场运营管理。建立健全休闲活动管理和监督体制,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教育[5],从而保证休闲体育地方特色建设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拓展。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为更好地发展休闲体育,江西省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开设一些休闲文化专业,加强对休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并结合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制定能够满足当前休闲文化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不断向社会培养更多的休闲文化和旅游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再次,注重产业融合,实现多元业态发展。尤其是要明确休闲体育特色项目的特别之处,并依靠大数据围绕其协同文化、网络、食宿、旅游等产业发展,使之互利互惠,相互补足,从而形成集聚效益。然后,依据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为小镇发展找寻借鉴思路和提供建议,对各种策略进行深入性的分析,最终确定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方案,从而在减少建设成本的同时,提升休闲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立足于社会发展形势和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小镇自身文化特色挖掘市场潜力。通过加大地域特色休闲体育文化宣传力度,最终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此推动休闲体育项目的社会知名度和休闲文化影响力。

3.2 明确产业定位,完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链条

在“互联网+”背景下,江西省应明确休闲体育产业定位,推动产业链条的优化。首先,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使产业链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理顺产业链条。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也是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效率的关键所在[6]。江西省应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并以信息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推进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以优化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休闲体育的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完善休闲体育服务体系。此外,江西省还应注重专利技术的运用和品牌优势的打造,依托优势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核心价值以及市场影响力。

其次,江西省应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与休闲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休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江西省应进一步加强资源的融合,健全经济运行机制,根据民众参与休闲体育的愿望,建立健全新型业务体系,优化服务形式;积极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整合,打造现代化媒体体系,利用媒体宣传,扩宽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影响力。例如,江西省政府可以制定推动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激励一些占据资源优势的地区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并利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资本融合和渠道融合,提高休闲体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互联网+休闲体育”的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规范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最后,江西省应积极制定主导产业引导政策,利用“互联网+”的机遇,打造休闲体育发展新业态。在产业发展中确定“互联网+休闲体育产业”为主导产业,并利用新业态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化升级,如探索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智能软件、智能硬件、转播权、垂直电商、电子竞技等不同的分支,并发展文化配套产业,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从而助力休闲体育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2.2 量表得分 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平均为(86.35±10.04)分;护士婚姻质量总得分平均为(427.01 ±33.89)分。

3.3 促进企业集团发展,优化休闲体育产业组织形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都从属于经济建设,经济功能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功能。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休闲同健康、教育一样对人们生活至关重要[7]。可市场和政府在经济调节中均存在失灵的现象,而且在“互联网+”背景下,整个经济发展越来越复杂,这种失灵现象进一步凸显,如一些体育赛事的过度宣传、配套设施不到位,给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网红经济带动了游客进入景区参与,影响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问题的存在使得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组织优化和制定,而打造企业集团,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和主要途径。

在互联网高效率影响下,企业产品营销渠道更加丰富多元,同时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在打造优质产品网技术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也不断涌现,这必然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资源共享,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企业集团应根据市场规律,不断扩大规模,深挖资源优势,打造休闲体育品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能够依靠自身在各个方面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大型企业集团也承担着开发产业资源、吸引市场要素的任务。从目前江西省实际情况来看,与休闲体育相关的体育集团在产业经营中涉及不同的方面,企业经营活动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对整个休闲体育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整个江西省体育行业的发展,控制了体育产业链的发展节奏。在“互联网+”背景下,江西省应该给予这些企业足够的政策,打造龙头企业,并利用其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以不断优化休闲体育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目前“互联网+休闲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秩序混乱和资源严重浪费的局面比较突出,江西省各级政府应利用企业集团的优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企业规范生产,以弥补市场经济调节失灵和政府调控不到位的不足,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有序发展。

3.4 制定产业供给政策,支持休闲体育产业高效发展

当下,“健康、快乐、时尚”的体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体育消费或旅游消费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实现健身、娱乐、休闲等多种消费同步进行,也成为许多人参与休闲体育的初衷。基于此,江西省在休闲产业发展中应紧跟社会需求增加,探索多元休闲体育发展势态,推动供给侧改革。例如,江西省应积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协同发展政策,促进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娱乐、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促使企业间展开广泛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当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为产业之间的融合、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江西省应积极制定“互联网+休闲体育”产业集聚政策。以江西省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例,政府应积极推动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并利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优势,促进景点聚集,利用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建立产业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制订出行方案,利用网络缩短地区之间的距离,强化聚集效应,促进休闲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这样才能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让江西省优势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在休闲体育产业中能够实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5 转变民众的休闲文化意识

城市居民普遍存在休闲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脱节的问题,时间和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限制[9]。为打造良好的休闲体育文化特色项目,使之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需要及时转变民众的休闲文化意识,使民众正确解读休闲文化与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为改善小镇休闲环境和提升休闲文化影响力奠定基础。借助“互联网”宣传、组织专人加强休闲文化意识渗透,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休闲文化”的价值意义,让民众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加深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幸福感的认识,并积极号召当地民众参与休闲活动,进一步提高民众的休闲文化品位,使得居民都能感受到休闲体育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4 结语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休闲体育产业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产业。江西省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积极发力,为民众提供了休闲运动的良好环境,拓宽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市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西省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转型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应将“互联网+”与休闲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形态不断转变,激发实体经济的生命力,引入新思维、新方法,充分调动休闲体育资源并进行重置优化,不断实现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促进江西省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江西省小镇
模拟成真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熊的小镇
考了个大的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吃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