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的健康养老现状分析

2021-11-23 12:32张婷于涛王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功法中老年人养老

张婷 于涛 王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85)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资料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延缓生理性衰老,而且也对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消除不良情绪均卓有成效。传统功法作为体育锻炼中常见的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以自身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对中老年的健康和身心修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集中落地,“健康养老”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在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多方力量协同下,以互联网为手段,以传统功法为依托,为健康养老赋予新的活力和能力,由此,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现状如何,该文将对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1]。

1 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作用

随着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理念推广和普及,体育与生物、心理、营养、医疗等领域和谐发展,衍生出了功能多元化、高质量的体育项目,无论是传统功法还是现代体育健身,其目的是满足大众对体育项目的不同需求,而对中老年而言,传统功法对其有特别的价值和作用,更重养心、养护、养生[2]。

1.1 身体健康方面

对于中老年而言,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疾病的健康情况是进行传统功法最基本的目的,针对于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如心血管血液循环减慢,生理功能减弱而易发生心律不齐,呼吸系统因肺及支气管弹性下降而易发生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由于神经细胞大量萎缩和死亡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因为四肢骨质疏松与增生,容易发生关节畸形和骨折,等等。此外,还有肠道疾病、三高等慢性疾病,免疫力逐渐下降,剧烈的体育锻炼已不适合中老年逐渐衰老的机体。传统功法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生活和生产的智慧结晶,其招式动作舒缓柔和、运动强度低缓,非常适宜中老年人进行保健和锻炼,特别是传统功法讲究吐纳调息,缓慢柔和的动作配合在五脏六腑周转的气息,内外兼备、和谐统一,对改善上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1.2 心理健康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从运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传统功法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亦然,一方面传统功法可以促进中老年体内的内分泌变化,刺激大脑在运动后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从生理上使得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另一方面,通过传统功法的不断练习,可以增强中老年的自信心,并培养积极的心态,在传统功法的锻炼中,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同时对于自己比较喜欢的传统功法,在与同伴配合协同或比赛活动中,会获得愉悦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即便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状况,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和克服。

2 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功法对中老年的身心健康促进具有卓越的功效,然而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并不是所有中老年人都有健身养生的意识以及对传统功法的功效作用的认知和认可,再加上手把手、面对面地传授传统功法,并不能顾及所有的中老年人,特别是偏远城镇和乡村,而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型健康养老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迅速发展[3]。

2.1 普及传统功法促进健康的迫切需求

截至2020 年末,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预计会在2022 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卫生组织预测,2050 年中国老龄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将达到35%[4]。“互联网+传统功法”的智慧健康养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与传统健康养老模式融合,通过远程定位、远程教学、远程监控、远程数据收集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可以对传统功法的价值、内容、注意事项进行宣传。如以八段锦为例,依练习形式、地域、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流派和种类,不同动作对应着机体的五脏六腑和骨骼四肢,功法的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课一时所能达到的,需要长期反复地锻炼和琢磨,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远程视频教学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依托互联网,对中老年人进行传统功法的锻炼情况以及身体各个系统进行数据监控,及时反馈,以此手段宣传、普及和监控传统功法在健康养老方面的促进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2 融合体育产业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持续,体育产业上升到了关乎国泰民安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医疗产业等融合,共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不同行业之间得以彼此紧密重叠,发挥了“1+1>2”的效果。传统功法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发展前景良好,作为传统体育产业,在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等支持下,会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获得人们的肯定和接受。传统体育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有利于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补齐健康养老的短板,激活社会投资的活力,同时从中老年消费者群体角度,更容易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得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5]。

3 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现状分析

随着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及广泛普及,传统体育和健康养老产业进入加速期,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具有积极贡献的同时,如同事物具有两面性的哲学原理一样,优势与问题并存[6]。

3.1 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在加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家庭结构在逐渐改变,以传统功法为核心的传统健康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以“互联网+传统功法”的智慧健康养老逐渐成为刚需。

3.1.1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传统功法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分布更为广泛

面对庞大的中老年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中老年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渐从温饱类的生存型向身心舒畅的享受型转变,高品质、多元化、便利化的市场需求在暴发式增长,互联网技术,特别是5G技术及基站的大面积普及,为智慧健康养老的安全、舒适等方面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功法利用科技赋能,可以实施远程教学、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模式混合,利用手机APP 终端,实施身体机能的数据监控,对传统功法在中老年人的身体疾病预防、治疗方面,提供了大数据分析,以便及时纠正和完善。

3.1.2 互联网技术维系了来自不同地域和种族的中老年人的沟通交流

以网络通信平台和服务系统为支撑,仅用一个终端服务器,在政府引导、企业联合、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多重模式下,中老年人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和环境,享受到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健康养老服务的同时,中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频繁。对于传统功法基本技艺的交流切磋、心得体会等,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进行交流,在情感体验方面得到了满足,产生了更多的愉悦感。

3.2 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功法对健康养老的问题阐述

虽然“互联网+传统功法”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能促进中老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通过对国内外中老年养老模式的资料分析和我国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发现这样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以“互联网+传统功法”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与我国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和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关系。

3.2.1 供给方面

我国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特别是优势明显的5G、人工智能仍未得到普及,不能满足所有中老年人的需求。资产阶层、中产阶层和工薪阶层以及乡村中老年人,在有更好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前者更追求传统功法的养生保健功能和互联网所带来的舒适、便捷性,而一般普通的中老年人则倾向于治疗疾病的基本需求,如此,容易造成部分中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部分中老年人的需求过于满足的情况,造成养老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3.2.2 服务方面

以“互联网+传统功法”促进健康养老,不仅是各类传统功法对身心健康的普及和宣传,中老年人群体对于互联网终端产品的使用程度,也不得不引起重视。应用智能辅具后,部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存在玩噱头的现象,产品没有考虑到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能力。对于一些终端产品,虽然厂家在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对传统功法视频的各种回放功能、暂停功能、捕捉功能一应俱全,然而其设计角度多从年轻人出发,如屏幕小、按键复杂等。并且服务志愿者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对中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终端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等。

3.2.3 管理方面“互联网+传统功法”的智慧健康养老行业方兴未艾,涉及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家庭、医院、体育等多方机构和部门的健康养老行业,其顶层设计和管理模式问题,随着中老年队伍的壮大而逐渐浮出水面,如普遍存在重“线上”,轻“线下”的问题,或对于中老年人的实际问题推三阻四,智能辅助终端只能作为一个“呼叫平台”。

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功法对于健康养老具有特别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加持下,传统体育产业被赋予新的活力,在智慧健康养老上功效再次升级,在促进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上也给予了中老年人愉快的体验。然而,在庞大的养老群体和中国养老产业的实际国情背景下,不得不面对供给、服务、管理等方面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路径,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猜你喜欢
功法中老年人养老
慢性疼痛——中老年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养老生活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中老年人的网络世界
养老更无忧了
空劲气功概况(一)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