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2021-11-23 02:17丁朝媚
读与写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理念教学模式

丁朝媚

(福建省邵武市东关小学 福建 邵武 354000)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也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新形势下,教师需要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逐步营造出全新的教育格局。之后才能够以讲解课本理论知识为起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平稳、健康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基本概述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所以教育方面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为了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应当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关注度,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传授给他们方法,从而为其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简单来说,“创新”就是实现事物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过渡,而创新教育则关注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应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以掌握课本知识为前提学会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其中涉及到了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之后还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特定知识点的迁移运用。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改革、革新教学模式还需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主要包括求知欲、好奇心、善于发现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1]

笔者认为,若要依托创新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学优化改革,则不应将工作重点简单定位于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革新。教师需要重新量化教学目标,并加强对于教学细节工作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创新教育的主导作用,强化幼儿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2.1 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有代表的科目之一。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推进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其创新思维培养打好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所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也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上,引导其积极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探究性学习,最终提高其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帮助其把握准确所学知识点中的重难点知识,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时,要在课上对相关物体进行集中展示,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着手进行观察,发现其特征,之后才能够适时的引出教学内容。期间,要注意给学生留出分析思考的空间,不能一股脑的将需要他们掌握的内容直接告诉他们。

在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目标的优化设置,以确保能够更加高效、有序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在优化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即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②层次性原则,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接受能力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③动态性原则,即留出修改教学目标的空间,保证整体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2.2 革新教学理念,营造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现阶段,教师若想要实现创新教育理念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融合渗透,必须要革新教学理念,着力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期间,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要给学生营造出展示自身个性和能力的舞台,并鼓励其就特定的教学内容发表看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大方向来看,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对此需摆正认识。

以“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具体来说,可尝试通过“比身高”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对身高的概念建立起初步认识。之后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对身高进行描述,从而帮助其熟悉米、分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建立起直观、立体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来测量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或宽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发现意识。按照以上思路开展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准确掌握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让其在不间断的测量实践中强化自身的问题探究意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2.3 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工作。这一环节的改革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以此为起点革新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工作,以确保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为例,笔者在讲解“小数点的性质”这部分知识时进行过以下实践:首先笔者在课本上写下了“10”、“100”、“1000”这三个数字,并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如何添加小数点才能够使这三个数字变相等”。听到问题后,学生纷纷动手尝试,经过不断的演练,终于找准了小数点的正确添加方式。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抛出了疑问,还通过让其动手操作的方式实现了其对于小学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因此教学质量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来说,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他们也更愿意去积极思考,所以其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升。

3.总结

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创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以上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理念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