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统计工作的作用分析

2021-11-23 11:00孟雪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社会经济

孟雪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统计站 山东泰安 271400

1 统计工作基本内涵

统计工作,具体指的是根据相关的统计理论指导,用人力资源、计算机技术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常由前期设计——中期调查——后期整理——统计分析这几部分构成。统计工作具备一定的自身特性,以数量为统计对象,具有精确性、整体性和社会性,这些特性将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明显区分开来,同时,统计工作还具备信息职能、咨询职能,通过统计调查与分析,反应经济社会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监督和预警,是经济社会必须具备的发展要素,对其具有重要意义[1]。

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统计工作的作用

2.1 为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当前,统计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政府经济工作来说,更是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1]。在政府经济统计过程中,可以将现行企业生产力、国民就业率、市场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通过数据的统计和收集,量化成统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指导,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下,能够通过人为的手段来控制不可抗力的市场风险,用“看不见的手”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通过统计数据和资料,准确地进行风险预警,从国家经济的大局出发,在动态的变量中,找准数据参数,实现科学统计,让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论依据更加丰富和正确[2]。

2.2 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不仅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于任何市场主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企业来说,在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定时定量生产产品,只需要付出生产劳动即可,不需要其他工作内容,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之下,计划经济的弊端就显露无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盈利能力,只有将整个企业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有着充足而全面地了解,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其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就彰显出来,统计人员将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相融合,根据本企业发展需要,进行搜集和整理,这样既可以快速地熟悉市场,了解客户需求,还能将企业和市场有效对接,提升竞争力。

2.3 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在经过数据资料的统计之后,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统计报告进行大数据分析,将理论依据和现实情况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在对经济主体的生产活动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可以根据资本的投入量、国家政府转移支付的情况、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企业财富增长趋势等现状,结合客观的数据指标,用“看得见的手”做出最真实的市场反应,通过对动态变量的整合优化,形成一个全新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经济模型,用现代化统计手段满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要求。

2.4 优化资源配置

在国家进行市场调控时,调控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可能出现偏差,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切市场的反应和调控的手段都具有滞后性,当发现经济运行偏差,意味着已经市场已经出现问题了,就导致经济资源和物质材料分配的不合理,甚至引发市场盲目投资的乱象。因此,通过动态的数据统计,可以实时监管各种政策出现的错误,纠正偏差,维护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导相关部门科学管理与决策,对经济的增长质量和增长速度做出有效的控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社会服务。

3 完善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统计工作的具体策略

3.1 监督并完善统计体制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让统计报告的数据“好看”一些,来提升自己的政绩,硬性地将统计结果做出更改,让统计工作失去了最根本的目的,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统计体制。事实上,统计数据应该具备复核的环节,由于当前统计体制仍然是统一领导,分层治理,这样的管理方式让统计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因此,要完善统计体制,推行“中央——地方”的垂直管理机制。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统计法律体系,对统计质量和统计真实性进行监督,实行追责制度,让经济统计的职能充分发挥。

3.2 创新统计方法

在统计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大数据检索和信息化建设,对于纸质材料进行保管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备案,方面后续查阅,其次,在数据统计处理时,要注重全国各地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流通与共享,建立全国联网的统计信息系统,全面化地为经济主体提供统计服务,保证统计工作高效化、信息化、实时化、市场化,让统计数据更准确,才能为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理论和科学的决策,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3]。

3.3 提升统计人员素质

由于统计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让其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区别开来,这就意味着,统计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要创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统计人才队伍。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熟练掌握统计原理、统计职能、统计相关法律制度,加强专业理论指导与培训,实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对现代化经济市场运作和国家相关法规有足够的了解,做到在实践中动态把握国家经济形势,准确预测经济风险,减小统计偏差,实现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4 结语

统计工作是国家经济活动和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统计工作可以预测市场风险,减小企业危机,提升竞争实力,不仅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还实现了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统计制度,创新统计方法,提升统计人员素质,让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经济社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