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山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2021-11-23 03:38刘贞先袭著燕侯冬冬谷冬清高晓瑾
科技和产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授权量专利申请代理

王 英, 刘贞先, 袭著燕, 侯冬冬, 谷冬清, 高晓瑾

(1.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济南 250100; 2.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山东省科学院留学人员创业园), 济南 25010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的一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5-9]。2020年3月17日,在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要发起科教改革攻坚行动,让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创新“策源地”。专利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及时体现最新科研成果,而且还可以评价机构的科研创新能力[10]。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推动着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专利也是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11]。山东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19年6月15日,已拥有146所普通高等学校,仅次于江苏省(167所)和广东省(153所)。因此,以专利为视角研究山东省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2010—2018年山东高校的专利产出、科技投入产出比、专利合同等多维角度分析山东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进而结合教科技〔2020〕1号文件,对山东高校专利质量提升提出具体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1 山东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统计分析

1.1 数据来源

分析2010—2018年山东省所有高校的专利申请、授权、专利合同等情况。数据来源于2011—2019年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2]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

1.2 专利申请量

山东省高校2010—2018年专利申请总量是逐年递增的。2010—2018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 524 928件,年平均增幅21.6%;山东省高校专利申请量累计达82 407件,年平均增幅22%,如图1、图2所示。

图1 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与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

图2 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与全国高校发明申请量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山东省高校专利申请的平均增幅略高于全国高校,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提升。地区排名上,虽然山东省高校较江苏省、浙江省和北京市低,但科技创新也较为活跃。2012年以来,在《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山东省知识产权(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知识产权(专利)资金管理办法》等激励下,山东高校的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4 612件到2018年的15 699件,数量翻了两番。相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由于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所以其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创新含量要高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3-14]。2010—2018年,山东高校的发明专利从2010年的1 667件到2018年的10 012件,呈较快的增长态势,发明申请占全国高校的比率也从2010年的3.79%增加到2018年的5.24%。

专利申请人方面, 2010—2018年专利总申请量排名前100位的高校单位,其中,山东高校共有6所高校位列前100位,山东大学(第16位)、山东科技大学(25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42位)、济南大学(第47位)、山东理工大学(第74位)、青岛科技大学(第88位)。这6所院校是山东高校专利申请的核心力量,它们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山东其他高校而言较强,同时也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1.3 专利授权量

山东高校专利授权总量在2010—2018年不断上升。2010—2018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762 197件,山东省高校专利授权量累计达43 611件,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与全国高校专利总授权量

图4 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与全国高校发明授权量

山东高校在2010—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逐年递增,虽然较江苏省、浙江省等省市低,但仍属于科技创新活跃省份高校。2010—2018年,山东省高校专利授权占全国高校专利授权比例在5.72%,发明授权占5.15%。全国高校的授权专利年平均增幅23%,山东高校的授权专利年平均增幅32%,远高于全国高校平均增幅。

专利申请人方面,2010—2018年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0位的高校单位,其中,山东高校共有5所高校位列前100位,其中包括山东科技大学(第7位)、山东大学(第18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34位)、济南大学(第52位)、山东理工大学(第85位)、青岛科技大学(第90位),可见这5所高校的创新实力居山东高校前列。

1.4 有效专利量

在专利保护期限内又缴纳了年费的专利称为有效专利。维护时间越长的专利,越具有价值[11]。专利的有效状况是衡量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分析专利的有效状况,可反映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13,15]。到目前为止,山东高校的专利中,授权日在2010—2018年的专利申请维持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2010—2018年山东高校授权发明维持情况

2018年授权的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基本已维护了3年,维持率为74%,2010年授权的发明专利,至今基本已维护11年,维持率比仅为11.8%。从2011年到2017年,维持率每年下降10%左右,2016年相对于2017年的维持率差距大于10%,通过对失效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比其他年度失效的比例高3%左右。

2010—2018年授权的山东高校发明专利总体维持率55.7%。山东省高校发明专利维持率,一方面与技术创造性和科技含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山东高校专利政策有关,山东省对维持5年以上的专利会给予一定补贴。山东专利的维持率低于苏浙粤,成果转化率低有很大原因16。

2 国内专利视角下山东高校创新能力分析

2.1 科技投入产出比

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支出多少、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高校每年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不到江苏省高校的一半。以2018年为例,山东省高校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为39.38亿元,而江苏省高校的支出为82.08亿元。因此,按照山东省高校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支出水平,研究经费支出少,科技创新产出必然会差一些,专利的产出必然低于江苏省。2010—2018年山东高校和江苏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每万元投入产出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2010—2018年山东高校、江苏高校每万元经费支出授权发明、发明申请情况 单位:件/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8年,山东高校经费支出每万元产生的发明申请数量略低于江苏省,而2010—2018年山东高校经费支出每万元产生的授权发明数量远远低于江苏省,一方面,山东高校创新能力低于江苏高校;另一方面,山东高校的专利申请文件质量低于江苏高校,专利申请文件质量与高校采用的专利代理机构有关。山东高校授权日在2010—2018年的授权发明专利的50.45%是济南圣达、济南金迪、济南舜源、济南泉城、青岛高晓、青岛海昊、青岛中天汇智、济南诚智、济南誉丰和青岛发思特这10家代理机构撰写。而据统计,全国专利代理机构中,2020年国内授权发明授权代理量排行榜前100名,上述代理机构中仅有济南圣达入榜[17],2019年也是仅有济南圣达入榜[18],2018年和2017年上述代理机构中济南圣达、济南舜源、济南泉城、济南诚智4家代理机构入榜[19-20]。同一件技术交底书,不同的专利代理机构呈现的申请文件都会有不同,撰写的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也不相同,山东高校有必要采用更多授权代理量高的代理机构以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和授权量,进而提高山东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比。

2.2 山东高校的专利转化能力

专利转让和许可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技术转化情况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情况[21]。本文分析了2010—2018年专利合同交易情况,见表2。2016年全国高校专利合同4 803项,总金额22.7亿元,每项平均交易额为47万元[11],而山东高校2016年专利合同94项,交易额接近0.3亿元,平均交易额为31.7万/项。2016年,山东高校的授权专利在全国的5.81%,但专利合同仅占全国高校的1.9%,表明山东高校成果转化能力和效率远低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而且,山东高校的专利合同平均交易额远低于全国高校的平均交易额,说明山东高校的专利价值和专利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山东高校专利合同199项,交易总额7.5亿元,平均交易额377.8万/项,比2016年翻了十几番,并且远远大于全国专利平均交易额,分析原因是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转让“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专利,价值5亿元左右,从而大大提高了山东高校2017年的专利合同总额和平均额。2018年,山东高校专利合同平均交易额又回归正常,略高于全国平均交易额。

表2 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与全国高校专利合同情况

与国外相比,以2017年为例,2017年全年专利授权量超过500件的山东高校有3所,其中2017年山东大学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 000件,而官方统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2017年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06和204件[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23],山东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为10%以内,而美国高水平大学专利转化率约为40%,可以看出山东高校专利转化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重申请轻实施”问题依然很严重。另外,山东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挂靠学校科技处,没有专设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据了解,山东高校中仅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近几年设立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处,但主要职责是对已经公开的专利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和运营,未涉及申请管理。这说明山东高校普遍将成果与专利混淆所致,还未认识到专利是对研发成果的保护,专利申请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起点。以公开换保护的专利成果与其他科研成果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利申请过程复杂且时间长,目前发明专利的授权平均时间为22个月,而且申请专利的过程中需要与专利代理机构合作,还涉及市场转化前景等问题,如果没有全过程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部门,对学校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的开展极为不利。

3 山东省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建议

教育部、国知局、科技部2020年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文件),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专利申请事前评估、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政策制度体系等作为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和管理的重点任务[24-27]。专利产出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重要表征指标,但是,随着政策鼓励和激励措施的推出而增长的专利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机构的创新水平[28]。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最终应该反映在高价值专利以及专利转化率上。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2010—2018年山东高校专利情况,分析了山东高校专利产出及其转化情况,指出目前山东高校专利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东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山东省高校专利质量提升的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完整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部门。专利运营管理部门人员需要经过系统培训,重点掌握专利法律法规、技术市场、技术经纪等方面的培训,具有识别高价值专利的能力。

2)科研项目进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将专利分析、评估纳入选题、立项、实施、结题和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提高科研项目成果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3)设置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和专利申请文件质量监管,技术交底书全披露,对专利申请进行分级管理:将待申请专利分为核心专利(不可替代技术)、基础专利(重要技术)、一般专利(一般技术)、其他专利(边缘技术)等几类,将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打造成高价值专利包,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专利布局,提高技术的市场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

4)专利代理机构分级,引入多个专利代理机构,百家争鸣,根据代理机构撰写的专利质量,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的考核,进行评级制度,对不同级别的专利采用不同级别的代理机构,培育高价值专利或高价值专利组合,为高价值专利运营做准备。

5)加强专利意识培养,提高专利运营转化意识。培养教师和学生先申请专利再写论文的意识,有效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成果转移转化由传统方式逐步转变为专利运营的方式,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和技术价值。将专利授权奖励逐步转变为专利成果运营奖励,提高研发人员追求高价值专利、专利运营的积极性。

在山东省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山东省高校应该不断优化专利布局,提高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价值专利或者专利组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服务于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授权量专利申请代理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揭晓 华为公司发明专利最多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12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3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2017年广东省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居全国首位
专利申请三步曲
复仇代理乌龟君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