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在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中的思考

2021-11-23 08:50阮金凤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微课

阮金凤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各阶段教育中一直都是重点部分。从目前各高中学校历史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教育学者提出了在历史课堂中落实时空观念这一策略,要想提高它的有效性,还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从中积极的创新和完善。本文先对高中历史课堂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又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时空观念培养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时空观念

引言

时空观念指的是对时间和空间统一的称呼,在它的影响下就是在课堂上能对学生全方位观察分析,学生也能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分析事物,并挖掘其特征,这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思維模式。高中历史教学并不是单一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把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渗透其中并进行传承与弘扬,所以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根据资料显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是有必要的。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现状分析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历史教材的设置是以专题形式呈现,其中的内容多数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上,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教学方向和主题明显,但这三个方面融合并不突出,这会对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带来一定困难,加上学生本来对教材整合能力就比较薄弱,因此教学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实际上,部分历史教师对时空观念并不理解,也不明确它对教学能带来的有效意义。就算教育部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此内容,但由于教师在这方面认识程度不足,再加上自身专业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导致时空观念教育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经常会将其和知识教学分开。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系统性,对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极为不利。还有部分教师对时空观念的理解也有错误,认为它就是简单的历史时间、地点还有地图这些方面的学习,因此与这项教育目标有所脱离,从而导致学生对时空观念认识不正确;再加上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微课在高中时空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学科交叉,激发学生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极强,它有着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与其它学科密切相关,包括地理政治语文等等都可以看到历史的影子。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培养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科的交叉性,同时贯彻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具体来看,就是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经验,了解其它学科知识内容,并在教学中能够将其合理渗透,以此来达到丰富课堂的作用。还有就是,教师可以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专业论文,让历史知识和现代化知识体系互相渗透。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统编新教材“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课时,如果只是单方面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形式,插入一些有关秦朝建立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微课作品,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也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利用微课构建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历史并从中深刻感悟,就要帮助他们了解历史的复杂性与阶段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这一活动来达到此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统编新教材“两次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立足于微课模式,先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也可以剪辑一些电影的片段,让学生进入一种农户的氛围之中。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问一下他们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会深受迫害?如果他们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怎么做?学生这时就会进入激烈的交流讨论中,允许他们自由发言。情境构建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背景,学生分别扮演林则徐、列强和清朝烟民,通过情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深刻,从而使他们更好的去理解时空观念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微课科学梳理知识,构建时空观念框架

绝大多数高中生对于历史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他们提升时空观念的前提条件。这些基础的知识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然后深入认知。因此,历史教师要加强知识点的梳理,给学生构建合理的历史知识点框架。例如:在统编新教材中学习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形式,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文化背景,播放一些微课视频,让高中生对于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孔孟思想这些代表性人物或者事件有一个基础认识,明确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正统。同时,给学生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比方说顾炎武还有黄宗羲这些思想家的观念,当知识点梳理明确以后学生就能更有效的对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展开学习,不仅能理清思路,还能在学习中有更为整体的把握,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时空观念[2]。

三、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包含着很多事件和人物,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时空观念基础上的。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时空观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将其看作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使时空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学生深入探索和挖掘历史学科核心价值观,并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高中学生才能用更加客观和辩证的角度看待历史,才能有效促进其学习效率和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规划课题《基于微课的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实践研究》科研成果(课题编号:20JX07189)】

参考文献:

[1]夏慧.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28):70-71.

[2]翟群娣.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的作用与路径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1(27):40-41.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历史微课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