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1-11-24 00:05刘文忠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7期
关键词:投入品农产品生产

刘文忠

德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四川德阳 618000

进入社会公众越发注重生活品质的新时期以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受到社会公众,而且受到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在某些时刻依旧难以得到保障,农产品质量问题依旧时有发生。从前几年发生的诸如染色馒头、毒豆芽等安全事件来看,各级政府的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依法加强对于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务必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中心与重点。

1 关于农产品和农产品安全的概念探讨

从广义上来讲,农产品指的是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例如农作物种植、动物喂养)中所获取的初级产品。在我国的范围之内(即从狭义范围讲),农产品指的是我国人民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中产出的经过人类加工的初级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指的是人类生产的初级农产品中不含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的或者威胁的、具备有毒害物质的元素。在这之中,农产品的质量指的人类所生产的农产品所具备的外观所具备的内在的性质、农产品本身所拥有的使用价值、农产品本身具备的性能,比如农产品所具备的口感,农产品的包装标志等。农产品的安全指的是,农产品本身所含有的危害因素,例如在农产品生产中所用的农药或兽药的残留成分,以及农产品本身因重金属超标而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实时的或潜在的危害。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愈发高涨,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的问题愈发明显,而在这过程中,农产品是所有食品制造的原始材料,农产品的安全与否关乎到我国整个食品生产系统的安全,它是最原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所以必须引起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探析

2.1 农产品生产不集中

尽管当前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流行,但依旧有部分地区农产品生产不集中,农户因为私心不愿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至于农产品产出的效益难以达到标准水平。部分农民缺乏对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并且对于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确,生产随意性比较大,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有效性的指导与把控,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为低下,未能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知识,致使在农产品生产中投入品选择与使用上难以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这样对产出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大多数农民缺乏对于现代化农业无公害技术的认识水准,缺乏对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意识以及农产品的科学化生产管理。农民对于农产品生产安全与质量保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都会对产出的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2.2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每公顷的化肥使用量超过同时期欧盟的两倍以上,在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群众一味追求农产品的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化肥使用过多的副作用,以至于生产出的部分农产品重金属残留量严重超标。除此之外,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常伴随着杂草蔓延、害虫遍地、病菌滋生,农民为了消灭杂草、病菌与害虫不得不使用农药,但大多数农民不懂如何科学使用农药,以至于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经常超过正常的剂量,致使生产出的农产品存在有一定剂量的农药残留。进入新时期,我国部分地区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新生儿畸形率逐年上涨,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化肥农药使用超标的情况不无关系[2]。

2.3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愈发严重

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而来的,是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人类居住环境与动植物生长环境污染的愈发严重。环境污染不但使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极大地威胁,而且重要的是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极为不利。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人类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肉用动物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农业投入品,例如地膜、毒性大的农药,对耕地、农业灌溉水源以及大气环境也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地区耕地的减少、自然灾害在部分地区的逐年加剧、水土流失状况的愈发严重,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逐步加重,这些情况也都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制约。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尽管当前进入了经济发展迅速的新时期,我国农产品的市场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职能分工仍然不太明确,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十分容易形成真空状态。与此同时,各地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面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的检测能力、部分地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部分地区缺乏统一完善的质量监督认证体系,各地区缺乏一套统一、一致的认证标准,并且通过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品质不一,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落后于时代,这些情况都难以满足当前农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的实际需要。全国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缺乏统一的安全与质量的严格规范,一个地区的质量检测通过的农产品到了另一地区就有可能重金属超标,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3]。

3 关于解决农产品现存问题的对策探讨

3.1 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统一标准

要在全国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质量标准,我国的农产品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品质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我国各地区要加快统一农产品产地环境,力求尽早与国际农业生产接轨。各地区都要遵循全国统一的农产品相关严格规范,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使全国各地区都有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可以遵循。农产品进行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可以迅速推动各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与集约化,充分提升各地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效益,进而保障各地区乃至全国农产品生产的质量与生产的安全。

3.2 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要及时建立一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安全溯源管理体制,要将农产品的生产产地和销售市场紧密连接起来。当前我国推行的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各地区要严格遵守并不要尝试越过其底线。发展出一套农产品连锁经营和农产品集中售卖配送的健全的供应组织体系。各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农产品行业标准,构建完善一套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与认证体系,农产品生产没有获得标准的产地食品合格品农产品合格证的,就不能够进入农产品流通的领域。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依旧实行由当地农业厅、当地高等院校的农学专业、地区农业科学院等所领导的无公害农产品的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证农产品制度,这些地区一定要加强对于本地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监督与管理、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市场的批准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残留检验、提高对于所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能力,并形成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严密的检测网络。除此之外,其他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地区一定要派专门的部门落实此制度,严防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之中,威胁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

3.3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要想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得到绝对的保障,就应当在源头上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控制与监管,所以各地区在充分提升农产品建设标准的基础之上,便应当着力开发农产品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各个地区要严格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地,着重解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要按照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员居住环境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务必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与无公害农产品经营者遵守农业部门制定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规范,禁止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与百姓的餐桌。各地区要从源头上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规模与水平,充分保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环境契合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整体要求,要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根本源头之上把好安全关和质量关。

3.4 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

根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的相关管理条例的严格规定,各地区应当使农业投入品符合严格且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我国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监管部门要实行科学严格且规范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生产经营许可与登记监管制度,科学规范和统一严格的农业投入品准入管理制度,科学严谨地引导农业投入品市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尽全力发展高质量、低残留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种[4]。各地区要把好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关,构建好一套科学完整、规范完善的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管理体系,要向本地区及时且准确地公布农业投入品的禁止使用与限制使用的种类,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必须依据农业监管部门所规定的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标准,来规范本行业、本地区的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流通和加工售卖。

各地区还应当按照当地土壤与农作物的具体状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与农药,要使科学先进的动物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在地区内迅速推广,同时使低残留、低毒害的农药兽药在各农产品生产区域迅速推广;要根据各地区的土壤配置施肥的比例,大力推广土地使用有机肥与复混专用肥;各地区要构建完善科学的动物防疫与植物保护体系;加强对于农田中和动物饲养场所的病虫害、疫情检查、疫情防御与防治的工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应当构建完善一套严格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并使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农产品的规章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相关责任,各地区要推动生产基地构建农产品自我检查制度,在投放到农产品市场之前,农产品一定要经过检验合格。各地需要根据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与交易市场、农产品集散地和连锁超市等区域产品市场建设自我检查机构。各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其检测机构进驻到农产品投放的批发市场,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抽样检查,不管是超市或是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都应当接受配合各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农产品检测与检验,接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不合格农产品抑或是重金属残留农产品的依法处理。农业农村部门也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场生产的农产品加强抽检力度,确保超标农产品不进入市场。

3.5 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各地区要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为中心,抓好对于农畜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与新技术的服务工作,要加快开发准确检测化肥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专业仪器设备与检测方法,研制能够快速降解农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的技术与产品,使农产品生产的无公害技术能够推广到各地区,使各个地区的农民、农业生产基地形成无公害生产意识,逐步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深入人心。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技术发动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各地区的农业部门要使群众认识到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给农民带来的益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宣传,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推广到每一个农村、每一个农产品生产基地[5]。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个地区应当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各地区还应当坚持以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的导向,以全面整体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为核心,规范农产品质量的标准,让质量和安全检验贯穿于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各个地区的农业部门要从农产品的生产产地与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两个环节着手,把控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如此,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方能得到最全面的保障。

猜你喜欢
投入品农产品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田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