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探析

2021-11-24 00:05包永俊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7期
关键词:承包商风电业主

包永俊

云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00

风能和水力资源是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的清洁能源,这些能源普遍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虽然和煤、石油、天然气一样来自于大自然,但是这类能源的消耗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能源,不会改变地球的结构,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还能够减少气候突变引起的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破坏。经过几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地破坏,因此现在必须加速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以便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地区,可利用的风能资源规模不同,风能发电工程的建设也不容易,但是因为风能发电环保性特点非常突出,风能资源又可以源源不竭地利用,因此,提高工程建设水平、降低风险因素、提高管理能力,能够使风力发电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先进的风能发电系统,中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也较快,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电工程建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掌控风险的能力仍然有不足的地方,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重视风电工程建设中管理模式的改进和风险因素的调控。

1 风电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管理模式

1.1 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一体化的模式。完成项目决策以后,经过招标,将设计、采购、施工委托一家工程公司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模式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和各种组合。总承包工程的工程公司掌控项目的进度、财务开支和工程质量,并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总价格在承包合同中有明确规定。这种全权委托的管理模式,能够使总承包商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显著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一些协调工作,业主只负责整体上的目标管控。一般工期较短,除极特殊情况,不需要追加项目费用,也不需要对索赔费用进行支付,工期和工程总造价的确定性比较显著。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也有缺点,例如业主无法对工程进行全流程的掌控,承包商对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总负责,使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总承包商基本上无法再进行追加费用的索取,有时总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自行调整设计方案来控制成本,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1]。

1.2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C)

这种管理模式是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全流程的管理。无论是工程的整体规划,还是具体的招标工作,以及设计、采购、试运行等工作,都进行全方位管理,但是具体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项目管理承包商并不参与。这种管理模式优点也比较突出,承包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由于有工程承包方进行项目管理和必要的协调工作,能够避免出现大量矛盾,能够节省投资,可以优化设计,在工期缩短的同时,承包商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但是这种方式因业主基本上不参与工程的建设,难以进行权力变更,难以进行具体的协调,因此一旦业主选择的项目管理公司水平不高,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风险。

1.3 设计-建造模式(DB)

这一管理模式就是在确定好了项目原则之后,业主选择一家公司完成设计和施工工作。以总价合同为基础,进行投标和合同的订立,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选择咨询设计公司完成设计工作,然后用竞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总承包商所在公司也可以参与一部分设计和施工工作。这种模式能够使施工和设计之间不产生矛盾,业主只关心是否能够正常交付使用,至于承包商如何实施,业主并不关心。业主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工程建设结果。从项目规划到验收,都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时间和费用进行协调,承包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进行项目的管控。工程造价能够显著降低,同时工程进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责任又比较单一。业主只需要按照合同规定方式进行付款。总承包商负责提供产品,所有责任都由总承包商进行承担,但是这种模式让承包商承担了较大的风险是其显著缺点,承包商的水平如何也会影响设计的质量,操作方式也比较复杂。

1.4 平行发包模式(DBB)

这种模式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模式,而且应用较早,业主委托建筑师等人员,完成前期各项工作,例如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等,完成项目评估立项后,进行设计工作。完成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后,以招标的方式确立承包商,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进行协调,订立相关合同,完成采购等工作。在进行建设时,业主的施工管理服务由工程师提供。这一模式只有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以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业主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设计人员,可以很好地掌控设计过程,但是项目周期长,管理费用高,设计方案在施工的时候,往往较难实施,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难度也比较大,很容易因为图纸问题发生争端,出现索赔的情况[2]。

1.5 施工管理承包模式(CM)

施工管理承包模式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分阶段进行发包,承包商根据业主的委托,边设计边施工,能够使项目的周期缩短,决策能够公开化,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设计和施工的矛盾。业主以及受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经理,还有工程师,组成联合小组,进行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不设立总承包商,每个单项工程,由业主和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先完成图纸设计,然后再进行具体施工的生产模式。现在在国外广泛流行,这一模式能够充分衔接设计与施工,建设周期不长,能够集中管理,从而很好地把握项目进度,不会经常出现因为修改设计问题导致工期延长,业主能够很好地控制工程费用和工程风险。通过协调能够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当然这一模式必须要求承包经理及其所供职的单位具有很好的资质、很高的信誉,另外分项招标可能使承包费上升幅度较大,另外对于合同范本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1.6 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

这种模式是从政府部门获得某个项目的建设特许权,然后独立或者组团进行建设,整个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经营,在特许期内都通过项目公司来完成。项目公司在经营项目期间获得的利润,能够抵偿自己的债务,完成特许经营期之后,项目公司将项目无偿或者是低价移交给政府有关部门。这种模式可以获得优惠政策,能够使融资渠道拓宽,在建设发电厂等项目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为这个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虽然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是运营以后容易获利。这一模式能够使政府部门减少借贷,降低还本付息的负担,可以向民营承包商转移风险,避免公共机构承担全部的高风险,可以吸引到国外投资,能够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非常突出,首先,在特许经营期内,政府无法对项目进行管控,另外建设周期中的前期用时较长,而且会出现高成本融资的情况,在特许经营期内会出现税收流失的情况,还会出现风险分摊不均等的现象。有时政府要承担汇率或利率风险。

1.7 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这种模式是民营企业或政府在某个项目建设期间形成以相互合作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政府与金融机构达成直接协议,向项目公司支付相关费用,但是不对项目进行担保。这种模式能够较容易地获得金融贷款,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政府的支持力度能够使贷款的额度上升,从而降低项目公司的融资难度,一般进行项目建设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特许经营权,从而使项目公司有较高的收益,这能促使项目公司加快建设,并提高运营水平。如果是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回报慢的项目,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现在这个模式的应用相当广泛,能够节省政府投资,能够使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并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并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政府具有较好的掌控权,当然政府也分担了一部分风险,另外在管理上难以协调一些工作,另外容易因为项目回报率发生争议。

2 风电项目工程建设常见的风险问题

2.1 项目决策管理阶段

如果决策阶段出现风险,那么整个项目的建设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建设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管理优势,就不能够对建设进行精准评估。在决策阶段因为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考察项目本身,因此不能够进行很好地进行风险识别,从而不能够对项目进行准确的预判,导致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在资金管理和融资问题的解决上,出现了隐患,甚至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出现停工的问题。

2.2 招投标风险问题

在招投标阶段,出现的风险也不小。很多投标单位为了获得项目的建设资质,使用了各种违法行为,但是因为伪装较好,有时难以识别,例如串标,虚假投标,伪造或借用资质。,或因为制作的标书没有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清晰的识别和准确的评估,导致建设与承建单位在工程后期发生争议,从而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有时签订合同时,因为一些条文不清晰或自相矛盾,也会导致后期的项目建设不能够连续进行,出现较严重的影响项目质量、工期成本等问题。

2.3 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问题

在施工阶段也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一阶段的风险有时类型复杂,不容掌控,因为在具体施工阶段,需要多种施工技术进行配合,涉及计多项工艺和多个工种,只有协调好各方力量,做好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购买、使用等工作,才能够确保工期正常,质量得以保证,成本不会增加,安全风险小,但是很多突发情况或者是早期阶段的隐患在施工阶段显现出来以后,例如突发自然灾害,地质水文条件考察工作有疏漏等都会影响施工,如果没有应急预案来应对,就会使很多风险问题扩大化,影响工程的建设。

3 风电项目工程建设风险问题防控处理措施

3.1 统筹规划,落实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风电项目的建设时,必须站在全局角度进行科学的规划,形成合理完整的建设体系,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后续的施工才能够顺利。要根据科学的原则进行规划,使风电项目的建设能够按计划有步骤实施,每个建设环节都稳定,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要准确识别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做好演练,要协调好人员、设备、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等工作,划分好责任,这样才能够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下去。

3.2 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

施工过程必须做好控制、提升管理水平,要控制好工序,注意细节,避免因小失大。要合理配置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建设材料以及设备。对于施工期间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对可能发生的隐患及时排除,出现问题以后及时调整解决。要建立好监督机制,确保施工顺利,要充分审核施工图纸和方案,避免具体施工偏离设计图纸和方案,每次施工前都要对设备做性能调试,避免施工中发生故障,影响工期和工程[3]。

3.3 加强沟通协调和变更管理

因为风电工程往往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部门,投资又较多,因此必须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内部部门和内部与对外部门,都要做好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管控工程风险,确保工期不发生变化,从而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必要的时候,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使各个单位能够获得信息共享的平台,促进交流、促进沟通,共同探讨,集中解决一批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下去。

4 结语

我国的风电工程建设管理虽然充分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国的很多风电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比较突出,解决起来速度并不快,从而影响了风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展,并降低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因此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提高研究相关模式的力度,更好地掌控风险因素。发展风电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清洁能源中的典型代表,又是可循环能源,必须重视其应用,才能够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支持,外汇支出减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承包商风电业主
10 上海电气风电问鼎全球整机商海上新增装机量冠军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国内外企业承包商管理与实践
职业“房闹”背后的“产业链”
风电新景
第三选择思维的妙处
物业出租小区广场牟利,业主能否要求折抵物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