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4 04:1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阎蓉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校训我院校园文化

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阎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头人,我们更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从各个方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近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的积累,展示着学校的灵魂。跟一流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扩展生源、如何提高教学所需的软硬件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而且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缓慢,从而与之相关的工作无法开展。而有些高职院校融合工作流于形式,不注重内涵,认为举办几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晚会就代表已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了,而不是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得不到传承与发展。

(二)高职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创新性。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以开展全院范围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为主,例如:文化演出,各种文化参观等模式。这些活动方式很多是形式多于内容,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容易出现应付的现象。在教学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凸显不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表象上,认为会背几首古诗就是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再者,老师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以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研习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兴趣,也就无法积极投身于学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当中。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意义

随着本科院校“双一流”工作的深入,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的要求再次提高一个级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提高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要下大功夫去打造校园文化,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优秀的校园文化更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经过5000年的风雨洗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让学生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学习奉献精神,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体味古人的献身精神,从而磨炼学生的心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积累,形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不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大学的校园生活不是每天待在宿舍看手机,不是天天做低头族,而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明确方向。在校园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带给师生的文化底蕴,并依托这样的文化底蕴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使其综合素养随之提高。

三、我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将我院办学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对于每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办学理念就是学校教育思想以及价值追求的集合体。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的形象、校园文化的体现以及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以其为中心来开展的。我院的办学理念由最初的培养高水平高职人才到现今的坚持走“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之路,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随着学院“双高”进程的不断深入,我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完善学院办学理念,根据学院实际将传统文化中的“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融合到办学理念当中,培养德技兼备的高水平学生作为教学目标,努力营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

(二)我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我院由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至今学院已建校85周年。因此,我院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大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代表学校特色的农林水三元素相融合,从教室、雕塑以及教学楼命名等方面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学校将教学楼命名“行知楼”“致远楼”“水韵楼”“乐农楼”“修远楼”等,不仅将我院农林水三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取意中国优秀古典诗文,以物明志,使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同时学院还将中国优秀文化中经典励志的诗句、古文以及名人名言以图文的形式悬挂在教室墙面,直观呈献给学生,让他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我院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学院校训中。校训是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应以历史文化为根基。校训又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体现,催人奋进。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周易》,而浙江大学的校训则出自《汉书》。我院的校训“明德强能,言物行恒”,其中“明德”出自《礼记·大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言物行恒”则出自《周易》“君子以言有物,而行而恒”。我院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校训中,不仅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精技强能,产教融通,蕴含了学院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四)学校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学院校风建设中。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教风、作风、班风和学风都是校风的体现元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风为“诚朴、勤奋、求实、创新”。“诚朴”是以诚为本,质朴素雅;“勤奋”是勤勉努力,奋发图强;“求实”是严谨务实,实事求是;“创新”是开拓进取,追求卓越。我院的校风是学院办学86年来的文化积累,反映了学院历史传承的精神风貌。无论学院的校训还是校风,都是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也是学院历史和精神的传承。

(五)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及时性吸引着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们的业余生活从此多了网络这个重要载体。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图书馆联合学工部团委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中国优秀古典诗文大赛”,大赛通过学习通进行线上答题闯关,每关5题,闯关次数不限,积分累计。第一阶段比赛共分6个时段,每10天为一时段。每10天统计一次。本次大赛自4月13号启动到6月21日结束,学生总参与人数高达38088,不重复人数11259,总参与为58.49%。“中国优秀古典诗文大赛”是继学院在2017年推出的经典晨读后,又一个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本次活动是我院第一次利用网络开展的学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学院充分调动学生的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院针对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启动了“中华经典晨读”,依托校本教材《中华经典晨读百篇》,利用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晨读,每周诵读一篇。自2017年10月活动开启至今已坚持3年时间,而“中国优秀古典诗文大赛”也是以学院经典晨读为基础,两者线上线下结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学院团委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实施了“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爱国之怀”“重阳之孝”十大节庆和“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文化底蕴。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工程,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院在这方面的建设初见成效,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校风校训精神层面的建设,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学习的,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从各个层面与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让学院每一位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将历经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下去,不断提高学院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校训我院校园文化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我院对视神经萎缩无特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