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

2021-11-24 20:57王伟伟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期
关键词:隐患轨道交通车站

王伟伟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650200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区间结构形式及建设工法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最基础的要素就是交通线路,交通线路主要由区间、车站、停车点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车站的作用是为乘客提供候车、换车等服务;区间主要的作用是进行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车站与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站的区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高密度建筑体,这是紧凑型城市的典型区域特征[1]。车站区的高密度发展必然导致车站区的三维空间立体化。在该地区,由地面活动基面、地下活动基面和空中活动基面构成了高密度的三维立体化空间特征。车站结构按照受力模式,可分为“桥-建”结合和“桥 -建”分离两大类。“桥 -建”分离结构类型形式比较单一,受力分析也比较清晰,主要是车站主体结构的行车梁部分承担车辆荷载,而车站结构其他部分承担除车辆荷载之外的一切荷载。“桥-建”结合体系。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率十分高,各个交通路线错综复杂,可以将城市中的主要位置有效的连接起来,对于城市轨道施工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很大,投资比较高,为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十几家施工单位同时施工[2]。②消耗时间比较长,由于轨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燃气、通信、水利管线的迁改问题,所以建设时间通常需要3-4年的时间才可以完成。③轨道交通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地铁施工之中,地下建筑错综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地下结构产生影响,所以对于技术的要求高。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内容复杂,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等,其信息量大,施工内容较多。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五个责任体系”,提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精细度

在土建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中,要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需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步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的精准性。安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注重合规性,全面接轨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人员、资金与政策等能够为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五个责任体系”,即以项目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全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项目生产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以项目物资设备负责人为责任人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体系、以项目安全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责任到人、实施到底、监督到位、保障有力”。通过提升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精细度,促进项目安全生产能力的提升。

3.2 提升安全生产投入实施的精准性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投资。安全生产投资必须严格按照管理理念规范安全生产成本的使用,以记录和使用企业安全生产成本(财务要求、保证安全生产成本的比率和使用范围)。①同时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详细规划各类生产成本的使用;②通过适当配置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包和建立安全培训和学习课程,提高安全培训的效力;通过确保安全生产投资的准确实施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建立诸如建筑工程部(TN)建筑行业安全措施标准化带(TN)和建筑工程所在制造厂的安全要求等工具。

3.3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过程高危特征项目实施中,应建立符合防灾管理规定要求的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紧急行动的确定和评估、紧急行动的建立和评估、应急准备方案和评估等系统的应急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应急保护能力建设,可以将事故伤害和事故后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4 完成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建筑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划分安全生产的责任,完善城市交通设施的总体管理准备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安全生产。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管理培训,以消除建筑业经常出现的安全风险,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风险动态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及其信息化应用

(1)动态化管理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一项全新的应用事物,在实际开展应用中,为了促使动态管理技术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际管理应用人员切实需要明确该技术应用思路,以此才能够保证实际工作开展向着科。

(2)信息化数据采集就是对轨道交通运行过程当中的信息进行录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轨道信号的模拟采集,为了有效地确保信息采集的专业性,所以说在进行信号模拟的时候也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包括车速、震动加速度、湿度等等方面,通过对轨道交通信息化整体系统的指挥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诸多有用信息在系统内容进行处理运转,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轨道交通在进行高速运行的时候就产生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运行过程也会更加的安全稳定。

(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应从这两个环节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防控。结合风险和隐患的定义,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防止能量或危害物质意外释放造成安全事故。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管控失效会造成事故隐患,而隐患排查或治理失效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因此,在双重预防体系中,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分级管控落实效果的验证。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实现对隐患产生前的预控,以及事故的事中监测、事后处理,体现了对安全风险的全过程管控,从而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性的提升,对于出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凸显出了城市轨道建设的重要性,需要在技术和相关经验的支持上来实现最为有效的发展,而且在施工当中既要保证工程质量也要注意人员的安全,以此来实现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品质。

猜你喜欢
隐患轨道交通车站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车站一角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