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龙泉南宋官窑制作技艺及其瓷釉配方技术研究

2021-11-24 00:05刘建波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7期
关键词:龙泉窑釉料官窑

刘建波

浙江省龙泉市南宋黑胎哥窑青瓷研究所 浙江龙泉 323700

五代始,龙泉窑区域诸窑场,已初具规模。考古资料表明,晋唐时代龙泉窑区域已有窑址。文献记载钱王进贡的瓷器,有一部分为龙泉窑烧制的瓷器。五代及北宋,龙泉窑烧造工艺与越窑等窑口的技术和风格没有多少差异。北宋中、晚期,龙泉大窑、金村窑群蓬勃发展。北宋末年龙泉窑得到朝廷重视,“粗厚”制作开始改变,龙泉窑在北宋末年获赵宋宫廷青睐,直接秉承徽宗皇帝的设计要求和审美趣味,故“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北宋末庄季裕《鸡肋篇》)。这时龙泉窑中的民窑制瓷工艺也更加精致。因“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故北宋人徐竞在《奉使高丽图经》中说“汝州新窑器,越州古秘色,大抵相类”。汝州新窑器指北宋官窑新烧之青瓷,而越州古秘色则指龙泉窑青瓷。北宋晚期的龙泉“秘色瓷”已能与“北宋官窑”相媲美。可见其烧制资源之精良,烧制技艺之了得。北宋“命汝州造青器”,其实是仿造“越州古秘色”瓷。故此宫廷还派专人下至龙泉“置官监窑”,故有“禁庭制样须索”一说。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曾题词的“龙泉官窑,国之大器”即指南宋和明代的龙泉官窑。本文就龙泉南宋官窑瓷进行一些探讨。

1 龙泉南宋官窑技艺及其发展

南宋后,龙泉窑进入全面的快速发展。南宋政权南迁后,北方制瓷技术传入,龙泉窑在胎釉配方、造型设计、装饰艺术、上釉方法及装窑烧成等都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而且宫廷用瓷的大量需求,加之其间礼制恢复,龙泉窑开始大量烧制宫廷用瓷。龙泉随后出现正式的南宋官窑,并有朝廷派遣的督造官在龙泉督造。龙泉一些民窑在官窑瓷器的带动下,也出现蓬勃发展。当时的龙泉窑民窑与官窑合力研究,在制瓷技艺上,融汇了大江南北的先进技术,创新胎釉配制,试制出石灰碱釉,发明薄胎厚釉技术,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等具有单色釉巅峰意义的瓷器。

龙泉南宋官窑,因其专供皇室的独特地位,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烧制出前无古人的官窑瓷器。南宋至元明时,江南窑系中心窑场的重心完全转到处州龙泉等地。以龙泉官窑为核心的窑场在充分发挥其资源、材料、燃料、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提高烧制水平,使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龙泉官窑因与龙泉民窑技法相同、追求尚玉之风的主流审美影响相同、造器类型相同,而难辨官民。南宋哥窑瓷与南宋官窑瓷在龙泉更是类同一致的指向,高濂也说,“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

龙泉窑南官窑拉坯技艺,龙泉官窑瓷器拉坯的技术基础是在融合瓯窑、越窑及北方窑区各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工序为揉泥、拉坯、修坯、晾干。南宋龙泉官窑的拉坯设备是辘轳,称为陶车、陶均。拉坯前要清理好场地,准备好水洗盘、拉坯台、刮坯木片等系列物品。在摔打、搓、揉之间把准泥土脉搏,掌握泥性,感触中对泥软、硬、粗、细、干、湿等特性要有透彻的把握。揉泥中将泥土内含的空气都排出去,处理好黏土硬度不均、水分不均匀等问题。拉坯时,要适度沾水来润滑黏土,拉坯过程要熟悉转轮的快慢控制,调整好转轮的快慢速度[1]。

修坯,也叫“旋坯”,是南宋官窑瓷器造型环节中外形塑造极为重要的一环。利用修坯工具在陶车上将原已半干的泥坯进行形体修整,塑形修坯是传达官窑瓷器审美韵味的关键步骤,让泥坯达到器物要求的审美形态和厚薄度。将原先拉好的粗糙坯体整修为原先设计好的标准器物形态。需要修坯师傅极高的素养和耐性。将坯体置于辘轳陶轮中央,以与拉坯相同的方式转动转盘,匀速手动刮去土坯外皮,修理坯体形态,使胎壁厚薄均匀、高矮适度,让器坯表面光滑整齐。旋动修坯时,根据审美形态的高矮、厚薄、大小来确定动手和转轮的力点,要把控好一定的强度和均匀速度,保证不造成干坯的变形和开裂。这里转轮速度,使用工具的角度和力度,修坯时的宁静心智,手法的运用,节奏的把握等是南宋官窑瓷器制作的关键因素。

龙泉南宋官窑瓷器的器型,从发掘出土和保存下来的器型看,鬲式炉、有鼎式炉、樽式炉、簋式炉、仰钟式炉、四羊尊、出戟尊、弦纹樽、花觚、玉壶春瓶、折沿盘、折沿盆、折沿洗、菱花洗、葵式洗、海棠洗、菊花瓣洗、盏托、长颈瓶、卷沿瓶、纸槌瓶、五管灯瓶、镂孔套瓶等器型。南宋官窑瓷造型独具特色,呈现端庄简朴、优雅高贵、明快庄重,而又轻巧细腻,传达宫廷审美的尊贵典雅造型风格。其作品造型无愧宫廷设计、精工制作,工艺先进巅峰的杰作。因此其造型制器应精心细致,步步到位,甚至反复耐心修整。作为官窑器物,制作用料上不惜工本,质量上精益求精,体现了中国瓷器巅峰时代官窑瓷器的最高审美追求。

2 龙泉南宋官窑瓷胎釉技术改进和釉料调配

从古人南宋官窑的文献记载资料分析,南宋官窑制瓷原料土脉细润,其土红紫。原料加工工艺,讲究澄泥为范。制瓷工艺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龙泉南宋官窑器物,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为主,均以青瓷釉面开大小片纹为基本特征。其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色,“冠绝当世”。

龙泉南宋官窑瓷泥釉土,讲究精选细磨反复炼制,将精选风化残积型矿藏,选其一半坚硬的石质制瓷原料,施行捣碎后反复细磨,反复炼制。讲究三冻三晒三陈,即破碎后三年露天过寒冬风化,三年露天日晒,三年陈腐,制成瓷泥。从现在一些窑址还可看到,其上端泥池至下端泥瓷泥池,分别有7—9层泥池。这就是当时炼制瓷土所用的炼泥池。其中有反复漂洗、反复捣搅、反复陈腐、反复沉淀提纯的精选过程。

南宋官窑对胎土配方进行改进,将紫金土掺入胎料中,使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成分含量在4%左右。从南宋官窑瓷主成分结构分析,其硅铝元素在硬质瓷还原焰烧成范围中烧造,可以提高官窑瓷的抗弯强度,使器物在高温下不易变形。有人对南宋官窑瓷胎进行研究,其硅石成分含量平均值为65.89%,与龙泉大窑与溪口瓦窑垟哥窑的瓷胎硅石含量平均值的62.54%与59.53%进行比较,数据十分接近。其氧化铝的含量上,南宋官窑的平均值为23.82%,与龙泉大窑青瓷与溪口瓦窑蝉哥窑的瓷胎平均值的25.65%与28.73%也十分接近。其差别因素是紫金土调节中出现的细微变化所造成[2]。

龙泉南宋官窑釉料,加入紫金土,紫金土原矿中的铁化合物含量相对其它原矿要高,而耐火度却较低,高温煅烧后,铁矿物呈色形成紫黑色,是胎色和釉色重要呈色元素。尤其南宋官窑瓷釉,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南宋官窑瓷早期采用石灰釉的配制配方,烧造的产品釉层较薄,釉色比较差。随着厚釉烧造技术对釉配方提出严格的要求,南宋官窑青瓷开始采用瓷石、石灰石、草木灰配制石灰碱釉,构成瓷石、石灰石、草木灰组成、以紫金土加减的南宋官窑青瓷的多元釉料配方。因采用部分草木灰作为釉料的组成部分,使南宋官窑釉料的颗粒级配保持相对比例。因经过陈腐工艺处理草木灰掺和于釉料中,草木灰和粉料相互吸附,保持了釉料的悬浮性、稠密度,使南宋瓷釉容易多次上釉、多层施釉、厚釉烧制中的挂釉、缩釉现象有所减少。精美的黑胎厚釉或灰胎厚釉官窑瓷大量出现,其釉层肥厚,釉色和釉质之美如巧夺天工的美玉,也如凝脂,腴润匀净,令世人爱不释手,为之倾倒。有关研究表明,瓷釉中含硅石成分比例在64~67%之间,氧化铝成分比例在14~15%之间。粉青色和青黄色两种釉中氧化铁成分含量在2~3%之间。经过试验检测证明,按照这一比例配料在还原焰烧成中氧化亚铁,确实可以使釉色呈青色。而灰青釉中的氧化铁成分含量则在1~1.5%之间,其铁成分含量与粉青色和青黄色两种釉中铁成分含量比较,明显低了许多。显然,南宋官窑瓷釉中铁成分的含量对釉色起主要作用。

南宋官窑的施厚釉工艺,是在800度左右的低温素烧坯上,用荡釉、浸釉、补釉、喷釉、修釉等方式进行施釉。第一次施釉稍薄,晾干后第二次加厚,如此反复,直至施3—7次釉。让釉层厚度在2毫米以上,釉如堆脂,再经高温烧制而成。这里要考虑釉水的粘合度、均匀度、干湿度等因素。

荡釉是对素烧坯的内部进行施釉,如炉、罐、尊、瓶、瓮、壶等,尤其是深腹小口造型的器物,需在施釉时,进行来回荡动。用勺子等将釉水注入素坯内腹装至一半左右,就以匀速均匀摇晃,使器物坯内壁釉水均匀,如若大件器物,则需两个人或多人合作完成摇荡。里釉无需太厚,估计达到需要的厚度和均匀度,倒出多剩的釉水即可。

浸釉是将器物通体沉浸于釉水缸中的上釉方式。通体浸釉适用于小件器物的施釉。里釉干燥后,浸釉时双手或单手拿住器物在清水盆中让器物底部过水,再施行浸釉。浸釉要看具体器物,往往是进行多次快速浸釉比较均匀。一般要器物在釉水中持续8到30秒的时间,具体素坯具体控制。浸釉时间的把握根据器物大小、高矮和厚薄进行确定。此外还要考虑釉浆的颗粒粗细,釉浆浓度等因素,一般釉浆含水量在60%左右比较合适。整个施釉过程中有很大的技巧性和实践经验包含其中。浸釉取出时,适当转动素坯,让釉浆均匀。釉浆一旦吸附于瓷坯,很快就会干燥成粉末状,不宜再用手去拿捏。否则就会破坏釉面表层的均匀,甚至出现釉层干裂,烧成后易产生脱釉、缩釉、开裂等现象。

补釉是施釉工序中重要环节,施釉时,器物上口和器物的底足,因双手端握会因吸收不到釉水,该部位就需要重新修补上釉,补釉一般在通体施釉完成后进行,修补的釉水厚度要求,与通体施釉的厚度相当,以施釉者目测为准[3]。

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瓶,曾于2015年在香港面市,拍卖出一亿港元。该瓷瓶形袭古制,具先秦青铜之韵,颇具收藏价值。笔者按一比一仿制此瓶,型制规整,瓶八方,园盘口,长颈修长,棱线清晰分明,硕腹丰盈。特方配釉,反复多次施釉,高温龙窑烧制后,釉偏粉蓝,恰如古器。釉厚如脂,釉层肥美,釉面宛若水映晴空,又似月光柔和婉约,温润清丽。胎骨棱角俊逸,凸棱高处,青釉流淌,锐角敛藏,柔里蕴刚,适于握抱掌内,抚弄摩挲。制作精致,釉色莹澈,形态高雅。另一件官窑作品《尊贵高罐》。

综上所述,龙泉南宋官窑,在制瓷技艺上,融汇了大江南北的先进技术,创新胎釉配制,试制出石灰碱釉,发明薄胎厚釉技术,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等具有单色釉巅峰意义的瓷器。龙泉南宋官窑釉料,加入紫金土,并以瓷石、石灰石、草木灰组成南宋官窑青瓷的多元釉料配方。龙泉宋代官窑瓷,型制规整,典雅高贵,是工艺美术宝库的瑰宝。其御用瓷器皿的不惜工本,制造工艺精湛,釉质平淡含蓄,素雅中表现着深刻的内在意蕴。

猜你喜欢
龙泉窑釉料官窑
朱正文书画作品选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渗花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渗花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此“官窑”非彼官窑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
一种不透水的熔块型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