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仿生在传统器物中的应用

2021-11-24 09:27杨珺然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仿生设计文化内涵传承

摘要:中国的传统器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造型,其中许多的器具保留了先前制作者的智慧,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古代,仿生的思维和意识在造物活动中都已得到体现,其中在器具上的形态最为明显。而不仅仅是形态的传承,而是其中深重文化内涵的传承,有形体的器具与无形的道进行比较,使器具的造型设计更加有感染力,在设计中增添了更多的承载之力。传统器具中的动物形态仿生设计是以一个具体的视角对于器具研究的延续。通过古今对话,发现器具中所隐藏的内在精神和仿生意识,并传达出人们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关键词:传统器具、仿生设计、文化内涵、传承

一、传统器具

传统器具是个非常宽泛的称谓。从时间上说,可以从上古延续到近现代;从种类上来看,器具曾多用于尊卑的古代祭祀与礼乐中,生活中包括了与人们衣食住行用所有相关器物的用具。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人们根据自己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器具改进的动力。

二、仿生设计

仿生设计是对生命形态设计的仿拟,是人对自然生活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的模仿和运用的过程。主要应用仿生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和设计方法,从人类情感的设计角度出发,不仅在物质方面,追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精神。

三、动物仿生设计

人们经过观察动物,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对它们的改造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设计能力,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形状、结构和功能作为模仿对象制作简单的器物,加强自己与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四、传统器具中的动物形态仿生

1、动物仿生的抽象形态体现

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动物的具象仿生,并把这种手法运用到器具的造型上。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器具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具有多种有用的使用功能和时代特征,其中大部分都具有新颖典型的设计特点。

1.1造型仿生

(一)全面仿生

我国古代器具的造型以动物形态仿生作为参考有明显的特征,表现在器具的各个方面。从观念上来说,人类模仿自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古人在创造器物的过程中,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许多器具中,存在着大量以自然为模拟对象的仿生造型。人们审视自然取物于自然,将自然之美流注于人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高超的师法自然的能力。

陶器中模仿飞禽形态的器具,黑陶鹰尊(见图1)外在形态是根据一只鹰的形象来塑造的。从陶器的正面来看,黑色的鹰爪尖利突起,略弯的勾喙稍微伸展开。从侧面上看却像是件饮食器具,制作器具的鼎身是根据鹰的整个胸部和腹部进行仿拟的。秦汉时期的雁鱼灯,它的灯架造型是仿照鸟类的形态制作的,鸟的嘴中衔着鱼型灯盘,充满生趣。

(二)局部仿生

在器具中还有一类是对动物局部形态的仿生,局部结构的仿生是模拟生物形态的局部,是对器具的各个部位、各种附件都是主体部分的补充。

器具仿生造型是在整体结构上对动物形态的借鉴,在局部结构上如口部,壶嘴、壶把,提梁,足部等,根据不同对象的形态结构取其长处进行处理,并以动物的形态进行模拟。其中有将动物的嘴部借鉴到壶的嘴部进行局部结构仿生,砚台、香炉等器物的足部采用动物的足部等等,都体现了仿生造型多样的形式结构是借助不同对象的形态结构满足自身需要的,用以加强装饰效果。例如对器具局部的仿生体现在动物头部和脚部等方面的模拟。动物头部的仿生,有制作成器盖的部分,有将动物头部与陶瓷壶嘴的结构融为一体,还有将动物头部与壶把的形态相结合(见图2)。

2、纹样上的仿生

传统器具除了对造型上的仿生,纹样仿生也十分久远。早在远古时代,图腾根据史料,我们从图腾中看到了人类历史的一些基因和脉络。在最远古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或者也可以说没有文明的时候,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会面临各种考验,但是最直接的考验,多数都来自自然灾难和猛兽侵袭。因此,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做斗争、与猛兽做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把战胜某些东西看作一种荣耀,于是,这些动物也成了他们的图腾,比如有的游猎民族以野猪作为图腾,成为一种极其原始的信仰。但是有的国家的图腾则是在本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很多年的祭奠、融合,慢慢形成了对某种动物的一种崇拜,比如中国的龙图腾。

2、动物仿生的抽象仿生

陶器最初的制作是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展开的,以“圆”为基本造型,主要模拟自然界果实的形状,同时用来表示天圆地方的宇宙意识。在传统陶器的造物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基本保持圆形形态的器具。如:碗的造型等。此外,自由曲线、对称形式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使人感到活泼、丰括再到几何组合的过程。

2.1造型仿生

首先,抽象几何形态的出现是以具象器具为基础而产生的。从仿生角度看可以将器具的造型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的几何形态造型,比如各种罐、瓶、等器皿。另一类是在继承抽象几何形态功能的条件下发展和创新具象器具,如鼎、豆、鬲等,這些相对复杂的器具仿生造型是原始先民在模仿大自然抽象形态的基础上,随着造型能力和工艺技术的加强而制造出来的。

2.2纹样仿生

陶器中大量器具的装饰纹样有较多应用抽象几何形态仿生的案例,从鱼纹、鸟纹、人面纹、连贝纹、栅栏文等纹样中可以看出这些几何图形的演变过程。如彩陶双耳网纹壶中的鱼纹是典型的提炼后的装饰纹样(见图3)。彩陶罐上圆形与条状纹的组合是人们思想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度的提高。在早期的青铜器具中也有许多丰富的抽象纹样,其中饕餮纹,具有的节奏感,陶器纹样的转变就是从具体到概纹、云雷纹、蚕纹及蟠龙纹是器具表面装饰的代表作,表达出人们对万物的思考。

五、动物仿生的意象形态体现

意象形态仿生是通过寻找物体本身与被仿对象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来进行设计的,属于仿生设计的最高层次。它主要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满足人们抽象的审美心理,使人的联想无限深入,并且要求造物者必须对自然有着极高的感悟,使自己的感悟借用到器具制作中表达出来,从而到达物我交融的意境。中国传统造物思维中的象作为古代设计的基本形式,是对宇宙万物外界表象的模拟再创造,而且也表现了物体的内在特征。

“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等仿生意识形成了虚实相生、形神兼具的造物形象,进而形成了一种意境美。形态的意象仿生一般不能直接感受到物象,常常需要通过幻想、情感等加工,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变化,达到对形状意象的感知与共鸣,完成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作者简介

杨珺然(1997—),女,汉,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湖北大学,设计学。

猜你喜欢
仿生设计文化内涵传承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探究仿生设计在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