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设计中动力设计与节能设计

2021-11-24 17:08余贞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建筑暖通节能设计

余贞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问题愈关注。当前,节能环保理念是我国工程建设的应用重点。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要从动力设计及节能设计角度切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到暖通设计的动力设计和节能设计中,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深入剖析当前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调整措施建议,为全面提升动力设计与节能设计成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暖通;动力设计;节能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筑能耗也会随之增加,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则。鉴于上述情况,对建筑设计中的动力节能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暖通工程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主要负责调解建筑室内的温湿度,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在暖通结构设计中,需要应用多种资源形式,包括环境资源及气候资源等。但是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在区域环境条件或者施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下,资源能源的损耗较为严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合理利用动力设计与建筑节能,结合建筑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暖通工程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动力设计不仅可以保障建筑冬暖夏凉,还能够避免室外环境对建筑室内造成影响,降低建筑的能源损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比如,目前大部分建筑都通过地热进行采暖系统的设计,结合低温热水地板,利用水循环的方式进行建筑暖通工程的建设,在保障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损耗,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2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不足

2.1关注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相对复杂琐碎的系统性项目,在长期运行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一整套比较系统完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也产生积极影响,新时代新形势下,传统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所涉及暖通设计的总体关注和重视程度,以保证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暖通设计取得积极成效。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所涉及暖通设计过程中,各个关联环节并未被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单独专项深化设计方面,一般很难达到相关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

2.2规范化、精细化水准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的高质、高效执行落地涉及较多细分专业领域,而这些专业领域之间并非孤立的,更多地表现为合作联动关系。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暖通设计具有更为严格的专业水准要求,这就从源头上对建筑工程所涉及暖通设计相关工作的科学有效及合理有序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的要求。当前,建筑工程所涉及暖通设计相关工作在具体开展期间的规范化及精细化水准明显有待提高,对于国家及行业出台的政策法规及制度流程的理解把握程度不深不透,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到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暖通设计工作中。其中,直接穿越防火墙及防火阀安装就是典型的问题,需要对此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3统筹把控能力尚需深化完善

为了切实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暖通设计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强化提升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整体工作效能,关键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提升全面统筹把控能力,为暖通设计相关工作的推进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然而,暖通设计相关全流程全链条的统筹把控能力依然还需要进行深化完善,目前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联动依然比较薄弱,上游环节普遍很难站在大局角度为下游环节考虑,产生的返工问题直接影响总体工作效能,需要在统筹把控能力上下足功夫。

3建筑暖通动力设计措施

3.1积极强化地热能源的利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筑暖通动力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地热能源的利用,以期高质高效应对制热及制冷2方面的问题,使能源使用效率能够达到集约化水准,在建筑暖通动力设计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到实际执行操作,特别是针对北方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预先规划设计相对完备的地源热泵系统,能够稳健实现地热能源的持续获取和利用,通过冷、热水循环系统完成冷、热水之间的转化,促进建筑暖通动力设计整体成效提升。

3.2持续发挥日光能源积极作用

因日光能源具有非常优质的无污染及低成本等重要属性,与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对日光能源的科学有效及合理应用,有利于暖通设计中动力设计初始预期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对于日光能源的整合利用机制主要可以划分为吸收式及吸附式2种方式,各具特色、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预先安排设置好日光能源集热转换设施设备,为后续整合联动的设施设备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对日光能源的高质高效利用能为建筑暖通动力设计创造积极有利的前置性關键基础条件,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4建筑暖通节能设计的优化措施

4.1优选节能设计方案

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选择冷热源系统的时候,由于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冷热源系统能耗非常大。因此冷热源系统的选择需要从初期投资成本以及后期运行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以及建筑的功能特征等对冷热源系统耗能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对比。

(1)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形式进行选择以及划分的过程中需要从朝向、周边区域以及内区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系统整体应该采取分开设置或者是分环设置的方式,这样才能为后期分系统以及分环控制调节提供便利。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暖通空调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区域过热或过冷现象,而且也能有效避免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2)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节能效果进行充分考虑,要尽量避免在设计环节出现盲目追求新技术的现象,部分设计人员认为采用新技术就能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但是不同设计方案本身都会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具体选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的具体状况,全面综合环境特点、建筑功能、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要对节能效果、技术经济性进行全面对比,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以此来保障暖通空调系统达到经济性和节能性运行。

4.2开展科学设计计算

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四季运行工况以及运行全过程来开展科学计算。在此基础上来找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另外还要注意,设计方案要充分保障系统在室外气象参数以及室内状况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达到经济合理的运行,这样才能为后期暖通空调系统实现高效节能打下基础。此外,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系统冷热负荷、风管阻力和水管道阻力进行详细计算,并以计算结果为准来选择最佳的冷热源设备、水泵以及风机等动力设备,科学设计的方式才能够充分保障各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达到最佳工况。如果不进行科学计算仅仅凭借经验或者水泵和风机的特性曲线来进行设备选择,很可能会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能耗。

4.3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水平

要想保证暖通空调系统后期达到良好的运行工况,就必须针对系统操作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引入持证上岗制度,对未达到标准考核要求的人员坚决杜绝其上岗操作。只有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保障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结合室外参数变化情况对空调系统进行科学调节,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最佳节能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当前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建筑暖通动力设计方面提出积极强化地热能源宝贵优势及持续发挥日光能源积极作用等优化建议,在建筑暖通节能设计方面提出着力夯实规划设计关键基础及深化应用先进成熟科学技术等调整建议,期望为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提升建筑暖通动力设计与节能设计成效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关于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智能城市,2018(124):256.

[2]周小芳.研究暖通空调系统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9):148-149.

猜你喜欢
建筑暖通节能设计
论建筑暖通施工要点和技术措施
浅谈建筑暖通安装施工中常规需注意的问题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工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建筑暖通工程中管道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
浅析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浅析建筑暖通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以及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