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分析医院运营管理

2021-11-25 01:32高乐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7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公立医院科室

高乐

(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资源分散阵地,肩负着解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重任,相关政策文件,对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旨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建议基于资源整合视角,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医院资源利用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

一、分析医院资源管理现状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行和促进优势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在“十三五”等相关文件指示下,调动了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掀起了公立医院实行分院区浪潮,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前,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和发展环境更加严峻,为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需要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因此,相关公立医院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开展运营管理工作。就医院多院区运营管理现状分析如下。

(一)协同管理方面面临困境

公立医院在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院区增加,加大了集中管理难度,降低了管理层决策效率,在医院实际运营发展中逐渐暴露出诸多的弊端;部分医院实施的是分散式的运营管理方式,然而,各个分院执行标准、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运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观性较强,难以保证各项决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整体观念缺乏;基于此,医院在协同管理方面忽视了资源整合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公立医院整体发展管理需求[1]。

(二)人员调配方面面临诸多的问题

人力资源是医院整体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医院多院区运行模式发展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多院区模式下,人力资源较为分散,造成了医院人才需求与人力成本之间的矛盾。同时,医院科室骨干人员下派存在一定的阻力,人员流动性强,下派人员存在思想层面的波动,因此,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三)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受卫生材料、固定资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成本支出费用,为保证医院成本管理成效,需要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然而,医院方面技术了对相关因素的考量,加之,人员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较为片面,因此,在成本控制环节,管理成效不显著。

二、基于资源整合视角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医院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

为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整体水平,医院方面加强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在内部控制管理作用下,提升医院内部整体管理水平。基于此,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结合公立医院实际情况,搭建了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分工,将岗位职责具体落实到个人,搭建监督管理体系,促使各个部门相互监管和制约,避免滥用职责。医院方面成立了运营部门,安排专人进行运行管理,主要的职责内容包括收集医疗市场信息、制定长远期战略发展规划,协调控制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资源整合,保证资源利用率,进一步解决医院运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医院方面重视内部控制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全体职工对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及营造良好的绩效激励环境,切实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另外,医院方面,为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分配目标,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实时对动态风险进行监控,明确界定了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要素,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识别,降低内部风险发生概率,重点管控资金使用风险、财务风险中的电子支付风险,避免医院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遭受外部风险压力。医院方面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和改善,搭建了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目的在于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为避免重复建设,依托预算对固定资产进行配置,并协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大型设备运营分析,确保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评估和分析,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处置,避免造成闲置资源浪费情况,保证医院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2]。公立医院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对医院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大监督管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对财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进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并对监督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全面跟踪内部各项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确保为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二)树立整合战略思想,科学进行医院布局规划

公立医院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积极转变传统的医院运营管理理念,将运营管理重点放在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方面,积极组织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大会,进行科室访谈,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组织院领导、科室主任、临床诊断专家等,协同研究医院发展规范,对长远发展方案进行探究和讨论,并组织召开医院运营管理领导小组开展集体会议,鼓励和引导职工代表建言献策。

运营管理部门,重点分析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全面防范外部风险,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全面分析医院优劣势,充分利用医院资源优势和综合优势,加快推进医院学科建设,积极引进相关设备,提高基础设备设施管理水平,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新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基于运营视域,评估分析医院资源整体使用情况、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多维度管理,确保提升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情况,根据医院方面制定的绩效方案和人力产出情况,进行科学的测算;结合医院门诊、物资保障部门、影像与检验科室等部门的特殊性,对各类病种进行成本管控,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风险机制防范作用,确保围绕人力资源配置等角度进行研究。

同时,公立医院积极制定了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工作量的评估和分配方法进行改进,对病患收治指标进行评估,因此,基于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提升视角,加强人力资源整合,确保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合理分配医保“蛋糕”,并科学分配医院内部“小蛋糕”,进而保证医院运营管理整体效率提升,最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科室服务质量和整体工作效率,更好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目标。另外,基于资源整合视角,加强人才梯队的构建,不断壮大优秀人才队伍;制定内部晋升制度,提供进修培训学习机会,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做好人才发展规划,更好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医院教研管理理念相融合,注重人员结构和年龄调整,避免出现人力资源配置过度集中的问题,有效规避人才断层瓶颈,最大程度上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实现对经济成本的把控[3]。在人才培养环境上,医院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创造优质条件,保证医院整体产出成效。

(三)加强医院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切实提升医院整体的运营效率

医院整体运用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此,在内部资源整合过程中,医院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绩效考核机制,以此为推手,为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保障。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将碎片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整合,将绩效考核机制涵盖范围扩大到医院所有科室,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加强常态化考核,并将关键性指标纳入考核机制中;同时,对医院不同数据来源进行整合,确保数据标准统一[4]。另外,在医院实际执行绩效考核机制过程中,根据考核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机制方案,逐步完善绩效应用机制,对考核考评结果反馈到临床科室,并对优秀职工进行表彰,发放激励性绩效。

(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优质资源效率

医患、护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突出,为提高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缓和医患关系,切实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医院方面重点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积极与其他医院进行合作,组织医务、护理、人事等科室开展调研工作,与合作医院机构协调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对资源配置、学科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究,加强对事业办公立医院、企业办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的合作,共同参与研究临床项目,确定合作模式及合作学科。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进行技术扶持,做好“病区延伸”“合作共建科室”等工作;针对社会办医院,制定并执行了资源共建共享合作计划,加强对闲置资源的利用,为病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技术和检查及护理服务,切实为病患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医疗经验,实现多类型医院整合目标,并保证实践运用效果,最大程度上规避资源浪费问题。

(五)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资源利用率

医院积极成立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制定成本管理方针,解决医院产权关系分割等问题,培养会计管理型人才,确保顺利推动成本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完善医院硬件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使用成本核算软件进行信息采集,按照会计制度准则开展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按照会计期间归集的费用进行核算,进而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医院制定了科室成本核算方法,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主要是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将稀有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分配,进而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提高公立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进而在医院运营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激活资源,提升医院优质资源效率。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基于资源整合视角不断改进医疗流程,积极开展合作病区工作,落实了“病区延伸”服务举措,在大医院协调带动下,提升了小医院医疗资源整合效果,实现了双赢目标。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公立医院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