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25 01:32汤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7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内容

汤娜

(重庆公用事业建设有限公司,重庆 401147)

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相对完善,但是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同样困难。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最核心的目标是按照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合同管理也成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从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开展来看,为了解决合同管理的常规问题,需要对合同的内容与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把控,从而推动合同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

一、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一)合法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建筑项目工程量巨大,涉及利益众多,各方都希望在建筑工程中获取最大利益,而建筑项目合同关系着建筑工程各方的利益,施工企业按照合同来完成建筑工程,而且合同甲方应该根据合同上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约定对施工工程进行质检,然后按照合同规定来支付项目工程款。当合同双方存在争议时,可以依据合同的内容来进行公平公正的化解矛盾,明确争议的事项的责任方。如果合同内容没有相关规定,甲乙双方仅依靠口头约定来维持,那么将无法明确责任,进而致使甲乙双方无法进行追责,尤其是资金问题与建筑刑事责任更容易发生推脱,从而给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导致合同双方的利益与权益得不到保障[1]。

(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时需要大量的基础材料、建筑配件、人工资源等,这些生产要素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效率等有着巨大关系。因此,根据建筑项目甲方与施工的乙方相应的要求,在合同中要规定相应的建筑工程工期、质量、维护、安全、施工技术、质检、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而且施工企业要根据建筑合同的相关要求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进程控制等,所以在制定合同时,要认真地做好合同管理的每个阶段,确保其能够指导与监督建筑工程的进行,进而有效地帮助建筑管理控制施工安全、进度、质量、效率[2]。

二、现阶段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的法律认识不足

合同具备法律效应,能客观的根据法律效应来保证合同双方的利益,而且建筑合同内容与格式比较严格,致使每一项建筑内容出现争议与矛盾时能找到法律依据,但是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项目承包企业、建筑企业、材料供应商等鱼龙混杂,其中有部分项目承包商本身不具备施工建筑,需要依靠第三方进行建筑或非法分包与转包等方式开展建筑施工,然而承包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会迫使施工企业签订不平等条件,致使合同内容存在缺陷,条款较为模糊,更有甚者会建立阴阳合同。基于此,充分表明建筑行业内部分企业对合同法律意识较差,对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公平性、工作性认知不到位,致使合同管理存在缺陷,进而影响合同甲乙双方责任的履行,而且不利于合同法律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加重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难度,降低合同效力[3]。

(二)合同管理制定不完善

建筑合同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严格的制定建筑内容与相应的规章制度管控,使合同甲乙双方必须按照合同办事。其次,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建设合同的重要性,致使建筑工作建设合同管理工作实施困难,无法按照合同内容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控,造成甲乙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出现各种问题,如合同没有清晰划分责任、权责不清晰、合同管理意见不统一等,如果建筑项目出现问题无法进行追责,而且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或合同管理成员不够严谨,致使合同管理如同虚无,无法对合同管理的细节进行解读,致使合同管理出现漏洞。最后合同管理没有成立正规部门,无法培养专业的人才,所以对合同进行审查与评估时不够细心,合同的执行效果较差,导致合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

(三)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专业性较强,涉及的内容较多,相关人员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对建筑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而言同样如此,合同管理人员除了需要了解建筑专业的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管理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等,而且大多数建筑公司并没有真正合同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与储备,造成部分建筑项目的合同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实施人员,而且部分合同管理人员是由财务出身,对建筑工程管理经验较少,对施工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致使合同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对相关合同内容的制定与细致化管理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有部分合同管理人员具备管理经验,而且还了解相应的建筑知识,但是缺乏法律与金融相关方面的知识,只能将合同管理当作一项普通工程管理来进行,当违约事件发生时无法正确地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相关权益,做不到项目工程合同的有效管理[5]。

(四)合同内容不够严谨

建筑项目合同的签订需要合同内容公开、透明、公正、合理,这样才能对合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但是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大量的流程导致时间较长,而且合同必须是甲乙双方共同签订才能生效,致使施工企业无法正常开展施工,进而造成施工工期较短,施工项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施工进度,往往会与建设单位进行口头约定后开始施工,但是当建筑项目出现问题时,甲乙双方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施工项目延期,施工费用不能进行正常的结算,从而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带来困境。其次,部分建筑工程通过标准的招标来确定合同,但是在招标现场时有很多建筑细节无法确定,导致合同内容不够全面,即施工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谁承担、承担的比例多少、施工期间材料物件上涨怎么算、未能如期完成施工进程等问题没有合理界定,导致合同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

三、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合同的法律认知

根据国内相关法律的要求,合同签署过程中,合同甲乙双方相关人员要提高防范意识,理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以及所有的相关权益,确保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签署合同;其次,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合同意识,并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相关建筑工程问题严格按照相关合同标准严格把控。

(二)完善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涉及众多内容,包括合同协商、工程评估、合同拟定、合同签署、合同执行、管理监督、资金赔偿、合同终止等,各个环节的要求与管理内容不尽相同,只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一一落实合同内容。第一,要根据合同内容明确地将责任与任务落实到施工部门具体负责人,并以专业业务能力对合同实施规范管理,避免公共违规行为。第二,接受独立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对合同管理从招标阶段开始,对合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审核,切实的履行管理职责。

(三)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具体手段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培养现阶段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邀请相关专业学者进行培训,并定期举行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沙龙探讨,制定相关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措施。此外,要适当地进行综合素养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第二,以相对比较好的待遇和较高的升职空间来吸收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招聘相关专业人才进行合同管理,并适当吸收高校学生,为企业合同管理储备人才。

(四)完善合同内容

合同管理人员要详细的了解合同的具体内容,并要求施工企业履行合同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充分的分析合同的具体规定,切实履行合同管理的责任。与此同时,合同管理人员在发现合同存在问题时要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调整,进而履行工作职责。此外,合同管理人员要将合同的具体责任落实到建筑项目具体负责人,一旦项目出现问题,项目负责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或法律后果。

(五)做好合同追踪

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因外界环境致使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执行,进而出现部分偏差。因此,合同管理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适当地对合同进行调整,使实际施工与合同高度统一,进而做到及时有效的合同追踪。此外,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合同条款,不同的条款存在制约情况,合同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具体项目内容进行调整,促使合同发挥最大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管理在建筑行业的建设管理过程中逐渐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作为建筑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与核心要素,其具有全过程、全员参与、精细化等特点,并且要保证合同的公开公正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完善相关细节,进而明确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最终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优化合同管理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合同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保证企业收益,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