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与统计质量提升研究

2021-11-25 01:32苟成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基础农业

苟成芳

(广饶县李鹊镇便民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333)

农业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素,只有不断扎实农业基础,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才能有效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目标。通过开展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能够掌握国家经济发展中农业这一组成部门的具体情况。在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为农业统计工作也带了一定的压力,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统计制度、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此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来,农业统计工作面对的发展形势愈发复杂,需要相关部门认识到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尝试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农业统计质量与水平,从而发挥出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一、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现状

(一)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有待提升

农业统计基础工作需要在基层展开,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做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若没能全面细致的完成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势必会对后续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难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农业统计工作已经逐渐正规完善,不论是农业统计工作的效率,还是对相关工作的影响都有所提升。但依旧存在基层农业统计部门与工作人员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没能认识到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工作中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有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没有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提高日常工作重点中,完全忽略了农业统计工作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还有些基层部门的领导没有从实践统计工作中分析问题原因,难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难以从根据统计工作掌握深入全面的问题。还有部分统计人员以消极怠慢的态度开展统计工作,导致农业统计基础数据搜集不完整,缺乏全面性,精准性不高,这些因素都是制约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质量提升的常见问题。

(二)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其他统计工作有所不同,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负责开展相关工作的人员大多存在一人身兼数岗的情况,没有做到专人专岗。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工作机构不断尝试改革与创新,很多负责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人员经常会面临岗位调动的情况,且调动频率相对较高。还有些政府部门与执法人员没有认识到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安排负责开展统计工作的人员严重匮乏统计方面的知识,且综合素养相对较低。在频繁调换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常会面临通过断层的现象。由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理念与方式方法,由于工人人员频繁变动,难以有些衔接统计相关工作,经常会发生农业统计基础数据与资料错报、漏报、延报等情况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实时性,难以保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对相关政策落实与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降低了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统计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型,同时为农业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与压力,农业信息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有所提升,内容上也愈发复杂多样,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制度体制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统计制度体系,以此促进农业统计基础工作有序进行。但从当前的农业统计制度体系来看,没能将相关内容全部纳入其中,统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有待进一步健全统计指标,以规范、标准的模式开展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当前对新形成的农业农村信息加大关注力度,避免农业统计内容出现遗漏。当下农业统计制度体系缺乏动态指导性,在具体实践中缺乏规范性,对农业统计工作最终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农业统计服务技术与方法有待更新

在我国农业生产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很多新型农业发展形态被人们所关注,需要积极引进全新的农业统计技术与方法,以此促进农业统计整体质量与效率提升。从当前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实践来看,缺乏对新技术与方法的尝试与探究,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大多数都是以手工记录、汇总的方式开展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造成统计内容不全面、统计工作存在误差等问题,对农业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形成了一定的阻碍[1]。

二、提升农业统计基层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统计工作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需做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力度,要让负责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单位与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谨性。需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一线作业人员与管理者同心协力,团结一致解决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农业统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工作中任何一项细节都会影响到统计工作质量,应及时将统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上报的领导与上级部门,从每个参与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人员做起,在统计工作的根源处有效避免发生错报、漏报、迟报的情况。当地政府要将人权、财权、事权等分开上报到统计部门,只有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有效调动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农业统计工作中,有效发挥出统计人员的能力与作用。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人员在开展调查统计工作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体系,为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营造透明的环境,以此保证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在提升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认识的同时,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工作予以充分的尊重,与之相关的单位要积极配合统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相关的措施规范促使相关部门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列入日常事务中,争取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并不只是某个机构或部门自身的任务,其涉及单位与岗位相对较多。因此,需要提升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并共同支持统计工作实践,确保各单位能够为统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2]。

(二)逐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各地要配置齐全的专业统计人员,尽量实现定岗定人,并且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不得换岗,以此保证农村统计岗位人员的稳定性。进一步规范上报程序,在数据报表上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与流程进行,要求上报报表中各项信息填写完善,如:填报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等。从而将具体任务与责任落实到个人,尽量保证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同时,要对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以此保证农业统计数据与信息的质量。同时,要重视对统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力度,使其在实践工作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升责任意识。加大统计制度改革力度,通过提升农业统计基础人员的待遇,唤醒自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3]。

(三)持续强化统计信息的精准性

数据真实、精准、全面是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底线也是相关部门最为关注的一环,只有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保证数据的应用价值,避免对后续决策造成误导。因此,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具体情况将直接对统计数据的质量造成硬性,并对后续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为保证农业统计数据的精准性,可以通过法治手段提升农业统计人员的认识与法治观念,并且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监管力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据检验工作。以此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认真态度,督促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开展统计工作。科学合理的统计方式是搜集农业统计数据的重要基础,方式方法科学得当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利于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要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点内容,采取灵活科学的手段开展相关工作,促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等基础条件,为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适当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使其积极面对本职工作,从而保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质量[4]。

(四)加大农业统计宣传力度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到各级政府与农村基层中,或缺有关部门与群众的大力支持,发挥出群众的力量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与监督,以此促进农业统计工作质量提升。此外,需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培养其掌握更多的农业统计方法,使其在实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熟练的选择方式方法开展统计工作,促进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质量提升[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提高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相关制度法规对具体统计工作进行规范,通过加大监管与配合的方式,更好的支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使其更好的应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提升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质量,为相关部门农业决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基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整式”基础巩固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