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1-11-25 22:50张俊芳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张俊芳

(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兼容并包的国际、国内局势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政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凸显,高校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深入调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工作方式[1],从新理论中提炼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使高校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进入新阶段。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临网络信息困局

在之前的传统学校教育中,学生受教育的环境较为封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很少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仅通过一部手机便能接收各类消息。信息的泛滥和高速流转,也为错误信息的流入提供了可乘之机,正、负面信息的交替传播,在挑战学生辨识力的同时,也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而缺乏稳定性。大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个别网络信息中裹挟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盲目追星、崇洋媚外等社会不良风气极易煽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走向偏颇甚至极端,既而影响学生的人生选择及价值判断。

网络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性情和人格养成的差异性、阶段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教育形式同时受到教育群体不稳定性及教育环境复杂性的双重影响,在这一困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所具备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便很难继续施展。

2.思政教育机制遭受多元文化冲击

现代社会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和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文化冲击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青年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解决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困难和新问题”[2]。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多,各国文化、信息的交换频率日益激增,多元文化也便随之进入大学校园。近年来,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在校大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激进,其个性特点也更为明显,而针对高校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的这些新特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没有很好地将新时代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所以无法快速调整教育体制、方式,以顺应时代局势变化,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实践水平受限,无法高效开展工作

多数辅导员在进入岗位前拥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选择辅导员岗位,既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一种价值认同,他们满怀热血与激情,一心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正式上岗前虽进行了相关培训,但其职业能力和水平仍不能满足当前的岗位需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大多来源于前辈指导和同辈经验,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其业务能力的掌握、提升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服务者、管理者,班级、党团组织的建设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不同事务的操作流程、解决方案皆不同。某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年龄在25—30岁的约占20%,年龄在31—35岁的约占团队的55%,35岁以上的人员的占比约为25%。多数青年辅导员表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不足,往往无法在最佳的时间快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工作中较为被动,加之自身的职业、专业水平还不够高、理论素养还不够强,使得各项工作的效率无法快速提升,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

2.事务性工作为重,创新理念、意识薄弱

从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辅导员的工作属性就意味着其拥有了多重身份,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又要兼顾班级事务、奖贷困补、评优评先、党员团员发展、学生就业等诸多事宜。刚步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而冲动,在处理集体生活中存在分歧时易被情绪左右,部分学生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及自我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多数辅导员极易沉溺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无暇顾及其他。

事务性工作为重心,教室、宿舍、办公室三点一线逐渐构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路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事务间的流转、工作场所的转换使得这一群体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工作效果是否令学生和自己满意、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与失误、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使管理工作更好为学生服务等。长期缺乏深入的自我剖析与经验总结,原有的工作激情和专注力也随着时间和压力渐渐减弱,长此以往,部分无法在找到平衡点的辅导员就慢慢迷失在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只能以常规方法解决日常问题,不求突破与创新。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并不是缺乏创新理念,只是平时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削弱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意识,但这一环节的缺失,使部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职业理想和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与目的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着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3]。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传达者,具有更加敏锐的理解能力,能够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解读政策,将这些政策有效地落到实处,并且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自身可塑性极强,但易受影响和鼓动,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应以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为前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例如,利用班会时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小讲堂、属于中国的红色记忆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清楚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另外,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沟通联系,利用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沟通媒介,组建班级共享群、抖音群、微信群等,将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以及关于事件的正面评价分享给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引导他们,提高学生在各类事件和复杂环境下的分辨能力、自主意识,避免他们被别有用心者所误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目的性,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青年大学生是情绪复杂多变的群体,在单纯的学习生活外,他们还需考虑择业、交友、深造等诸多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情还不稳定,易冲动,所以辅导员要及时把握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师生间的集体活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针对个别特殊学生要按时约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况,在适当时候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学生成长、学习、择业的关键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决断点,辅导员要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在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及时性,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增强日常沟通交流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与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接触较多,更容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这也是这一工作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工作的独特性,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主诉问题、结合该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和当时所处的环境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在沟通过程中语言要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要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学生眼前的困境着想,与学生一起商议对策,找到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以教师身份展开说教,这样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加其心理压力,既无法达到双方的沟通目的,又无法有效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反而让学生与辅导员之间产生了隔阂与芥蒂,不利于之后高效开展工作。

作为学生最信任的人,辅导员是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会想到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等交流的同时,把握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习惯,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辅导员要事事迎合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在沟通过程中能够俯下身来,换位思考,和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信息的互换与沟通,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而自己则转变为一个用心的倾听者,并在适当的时候以朋友的身份给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也具有了更大的不稳定性。面对学生中突然出现的问题,辅导员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和学生的情绪,之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面前的问题,并做好学生的安抚和引导工作,在日常管理和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辅导员应通过合适的语言、表情和行动,不断提升自身亲和力与感染力,这样在平时的相处中,学生才会将个人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及时与之分享,才会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主动寻求帮助和建议,这样也就有效地将一些问题解决在了萌芽的初期,避免产生更大的影响。

3.加强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从职业定位看,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力量,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4]。言传不如身教,语言上的说教效果远不如耳濡目染的身体力行来得踏实有力,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作为辅导员,如果一直把自己凌驾于道德的制高点,对学生的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时间久了学生必然会产生倦怠或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抽象而又具体的工作,其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施教者、管理者自身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从点滴做起,赢得学生的认可,以积极正面的形象持久地引导和影响学生。

那么,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加强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第一,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是提升自我涵养、提高综合素质、掌握过硬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思维模式也会在平时的工作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二,要立德修身,言而有信,处理学生事务中要讲真话、办实事,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各类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助、困、补、评优评先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坚持民主选举与评议,所选结果通过班级群、官网、公告栏等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获取学生的认可。第三,在与同事相处中,要秉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态度,尽己所能主动分担工作任务,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锻炼、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向上的咨询环境。辅导员的个人威信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慢慢建立起来的,与学生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也是彼此建立互信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个人德行出发,不断督促和提醒自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学生的信服。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重限制,加之繁复的事务性工作易错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应从自身做起,不断反思工作方法、充实理论知识,用新思路、新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宏远志向、坚定政治立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