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呈现的遗址周边地带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例

2021-11-25 02:56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春雨
中国勘察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上京会宁城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春雨

2021年3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实施严格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线及空间形态控制指标和要求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大力实施原址保护,加强预防性保护、日常保养和保护修缮。文件的相继出台,为新时期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城市规模扩张、建设新区背景下,位于扩张区域的大型考古遗址的环境保护正面临挑战。目前,国内的控高研究主要解决的需求集中在山水城市空间特征的体现、文物建筑或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控制、街道空间保护等,采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依据文物建筑高度确定控制范围及控制高度、街道宽度与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宽比控制等方法进行限高研究。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大型考古遗址,由于面临城市扩张,在开展土地开发建设时,应该如何考虑其周边区域的建筑高度控制?本文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讨并实践基于价值呈现的遗址周边地带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研究的方法,使遗址环境同遗址本体一同作为价值载体,实现对遗址价值的完整保护和呈现。

基于价值呈现的遗址周边地带控高研究技术路线

从遗址研究出发,明确遗址价值。从遗址的选址建造、建城思想、城址格局、遗存构成、遗存功能及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等。

由遗址价值确定具体控高需求。依据遗址价值,为实现遗址价值在空间关系上的呈现,确定遗址周边环境的控高需求内容。通过控制承载遗址价值特征空间的高度,凸显遗址的价值特征,使遗址环境同遗址一同阐释遗址的价值。

由视觉原理结合相关规划,确定控高分级。研究视觉原理,确定建筑高度控制的距离和视觉角度,依据遗址所在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确定不同区域、不同遗存的控高分级。

遗存分布图

遗址环境(左)与地形特征(右)示意图

现场实验校核确定最终控高指标,实现控高需求。针对理论得出的数值,为得出切合实际的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研究团队采用现场放气球验证的方法,对理论数值进行核验。依据现场放气球实验对控高指标进行修正,得出最终控高指标。

案例分析——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例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分析与认识

遗址简述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公元12世纪女真族所建金朝政权的早期都城遗址。南、北城遗址是都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址周边有推测为祭祀天、地、日、社稷场所的四处遗址:郊祭坛遗址、团山子遗址、刘秀屯金代建筑遗址、孙家屯金代建筑遗址以及皇陵及宗庙祭祀遗址完颜阿骨打陵址、宗庙祭祀遗址小城子遗址、佛教建筑遗址宝胜寺遗址和功能不明的半拉城遗址以及两处园林建筑可能遗存——临漪亭和云锦亭遗址。此外,大青山区域还发现了金代贵族墓葬,同时也是皇帝秋天行猎和铁矿等矿产所在地。

选址环境特征分析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东南有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亘卧,山脉绵延,东有张广才岭余脉大青山,海拔500米—700米,距遗址约30千米;北为松花江干流,发源于张广才岭的阿什河流经城址区域北流注入松花江。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松嫩平原的东部边缘,阿什河中游冲击平原的一级台地上,海拔130米—167米,西部为丘陵漫岗。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地形环境特征为南、北、西向地势较平坦,视野开阔,东部大青山遥望可见。

遗存环境控高需求评估表

遗址格局特征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整体的历史格局呈现城址居中,郊祭的礼制建筑分别位于城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宗庙建筑位于城址东、西两侧,城址东北方向为皇帝渔猎游玩场所的特征。

金上京会宁府为南北两城形制,南北二城皆为长方形,横竖相邻,呈竖曲尺形,北城东墙相较南城东墙向内缩进约四分之一。南城较规整,皇城在南城西北部,皇城的宫殿区至南城南墙西门址有明确的中轴线。

文物价值

历史价值。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迄今保存规模最大、遗存内涵丰富完整的金朝都城遗存,可从政治、宗教、文化、技术等多方面见证金朝的存在及其初期的文明特征,是金王朝立国、发展及衰落的珍贵实物资料,为体现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多元文化国家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礼制建筑,体现了中原都城布局形制和体现君权神授思想的礼制制度对其的影响,又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已消逝的金代文明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见证。

科学价值。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因山临河的地理环境特点,体现了金代初期都城的选址特点。其形制和布局既吸收借鉴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成熟经验,又具有鲜明的女真民族特点,体现了独特的都城规划思想,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控高需求

遗址控高需求因体现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特征载体而确定,包括观山望河需求、遗址点周边环境控制需求、城址与周边遗存的视觉联系需求。观山望河需求,即为了体现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因山临河的选址特点以及大青山与遗址的密切关系;对于遗址点周边环境控制需求,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遗存的功能和特性决定了对其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需求的不同,分为A、B两类,其中,具有A类环境控高需求的是南、北城址和位于城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郊外祭祀礼制建筑遗址,四处郊祭礼制建筑因为需要露天祭祀,因此对四周环境有低矮、开阔的需求。其余遗存的环境控高需求划为B类;城址与周边遗存的视觉联系需求,即为了体现城址与周边礼制建筑等各类遗存的整体历史格局。

现状条件分析评估

现行保护区划及管理规定

保护范围内除考古与文物保护工程外,禁止一切动土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严格建设控制区(一类)、一般建设控制区(二类)和特别建设控制区三类,管理规定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以绥满公路中心点向北100米范围内要按照一类控制区执行。一类控制区内的设施为单层、房屋高度不超过7米,距地表遗存水平距离不小于100米,形式、色彩与环境协调。

处于建设控制地带周边的二类控制区,其临向规划范围中心一面的 60米宽度地域内,建设控制高度为6米;其他地域内,建设控制高度9米。处于中间地带的二类控制区,建筑控制高度为 6米。

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土地利用现状图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保护区划范围内绥满高速公路以北约三分之一为阿城区城镇建设用地,三分之二为基本农田和村镇建设用地,绥满高速公路以南以村镇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用地为主。

在土地利用规划图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保护区划范围内绥满高速公路以北的城镇建设用地往南扩张,大部分规划为阿城区城镇建设用地,剩下的小部分基本农田和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为有条件建设区,绥满高速公路以南用地与现状一致。

视觉原理及控高方法

遗址周边环境控制的视觉原理

根据视觉控制相关原理,一般认为300米范围内为视域的近景区,人们可以感知到单栋建筑的细部; 300米—600米范围内为视域的中景区,可感知建筑群体; 600米—1000范围米内为视域的远景区,人们可感知城市的概观轮廓,景观有前后层次;1000米—1500米范围内为视域的轮廓区,可感知平面化的景观效果;1500米—3000米范围内为视域的影响区,可感知建筑及景观的轮廓,超过3000米后,基本无法感知。

人眼眺望视角分析

依据视觉原理可知,在水平视野辨别物体较清晰的是60度范围内,中心10度以内的部位最清晰。人体站立时可清晰辨别的视角是向上向下各15度的区域。因此,仰角0—15度为最优的眺望角度,为实现遗址点周边较开阔的视觉空间效果,避免产生压抑感,本研究采用10度仰角进行眺望视线分析。

控高方法

由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分布范围跨越城乡两类空间,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的建设强度区别较大,空间形态及视觉感受完全不同,这就要对位于不同区域的遗存采取分级控制的不同对策。

各需求分级控制

观山望河视廊分级控制

现行保护区划图

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图

不同距离视觉分析(来源:参考文献4、5)

人眼的水平视角(左)与垂直视角(右)分析图

视廊控制分级

周边环境控制区分级表

一级视廊(左)与二级视廊(右)

一至四级周边环境控制区

一级视廊总体位于乡村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遗存观山望河水平视角的控制范围为中央视野范围,即60度。依据现场观山的效果可知,视野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超过二层坡屋顶的民居高度能实现较好观山效果,因此限高为不超过二层坡屋顶的民居高度,包括城址观山望河视廊、郊祭坛观山望河视廊。

二级视廊,即团山子遗址观山望河视廊。以团山子遗址东侧、位于已建成的18层建筑北侧的规划绿地范围为视廊范围,水平视角为7度。建筑高度依据视觉分析确定。

遗址点周边环境分级控制

依据视觉原理,结合遗址对周边环境的控高需求以及遗址所处的城乡建设环境,分为四级进行控制,各级别控制的首圈半径大小和控制高度、控制圈层的数量分别不同。

一级周边环境控制区:对位于乡村的A类遗存,周边环境的最大控制距离为3000米,控制圈层为2层。首圈半径600米,限高为一类建设控制区的限高即7米,末圈半径3000米,限高为二类建设控制区的最大限高9米。

二级周边环境控制区:对跨越城市和乡村的A类遗存,城市部分的最大控制距离为1500米,乡村部分的为3000米,控制圈层均为2层。首圈半径均为600米,限高7米,城市部分的末圈限高18米,乡村部分的末圈限高9米。

三级周边环境控制区:对位于城市的A类遗存,周边环境的最大控制距离为1500米,控制圈层为4层。各圈层半径依次为300米、600米、1000米、1500米,限高依次为18米、36米、54米、80米。

视廊控制分级表

四级周边环境控制区:所有的B类遗存,周边环境的最大控制距离为600米,控制圈层为1层。城市地区的限高7米,乡村地区的限高由视觉分析确定。

城址与周边遗存的视觉联系分级控制

一级视廊为南、北城的城门遗址与周边遗址之间的视觉联系廊道。大部分位于乡村地区,宽度为100米,视廊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7米。

二级视廊为北城址与团山子遗址之间的视觉联系空间,以北城北墙东西两端望向团山子遗址形成的视觉空间区域为建筑高度控制区域,角度约为60度,控制高度为多层坡屋顶住宅建筑高度。

总结

通过对控高需求实施分级控制,可实现对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整体环境的建筑高度控制。

控高指标的确定

建筑高度定义

依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的规定,本研究制定的建筑高度,80米控高指的是建筑室外地坪至建筑的最高点高度,包括电梯井、水箱间、装饰构件等物体的高度。除80米外的建筑高度指的是建筑顶高,即建筑室外地坪至平屋顶女儿墙顶部标高或坡屋顶屋脊标高。

分级控制叠加(左) 与观山望河视廊控制的实现(右)

绥满高速公路以北区域控高图

绥满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绿化带对高80米气球的遮挡

观山望河视廊控制的实现

依据GIS可视域分析及剖面分析,可知团山子遗址东望大青山的2/3高度的最高遮挡为24米,北城东门东望大青山的2/3高度的最高遮挡为10米,南城东门东望大青山2/3高度的最高遮挡为9米。由于绥满高速公路两侧50米—100米宽防护绿化带对两侧建筑的遮挡,按照遗址保护规划对一类建设控制区不超过7米的限高要求及小于24米的视廊控制,可实现观山望河需求。

遗址点周边环境控高指标的确定

公路以北区域

团山子遗址结合建筑设计按照250米、310米、400米、600米四个圈层进行高度控制,结合放气球校核确定的控高指标为0米、18米、36米、54米。城址与阿什河为整体区域以北150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控制,由于绥满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化带的遮挡,对建筑高度的影响较大,通过视线分析及现场放气球校核确定了各地块的建筑高度为18米—80米。半拉城遗址城墙外扩600米范围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建筑高度依据视线分析及现场校核确定为36米。位于乡村地区的部分控高为7米。

公路以南区域

由于双丰街道镇区限高为18米,从郊祭坛遗址望去,距离较远并有树木遮挡,对遗址影响较小。除二类建设控制区的2、5地块位于郊祭坛、孙家屯金代建筑遗址600米半径内的建筑限高调整为7米外,其余区域按照保护规划一、二类建设控制区限高进行控制。

城址与周边遗存视觉联系控高指标的确定

北城遗址与团山子遗址视觉联系区域控制为15米,其中,北城门遗址与团山子遗址之间的视觉廊道控高为0米,实现了遗址之间的视觉空间联系,而位于公路以南区域的视觉联系廊道均位于一类建设控制区内,限高为7米,可实现视觉联系需求。

实施建议

笔者建议将本研究结论另行制定建设控制地带的补充管理规定进行公布,并将保护规划的保护区划边界、补充后的保护区划管理规定等内容纳入阿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实现对遗址的整体保护。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补充内容建议如下:特别建设控制地带的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其中,北城北门遗址至团山子遗址100米宽的视觉联系廊道内建筑高度为0米,城址与团山子遗址视觉联系空间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超过15米,团山子遗址周边的建筑高度从12米逐级升高至54米。二类建设控制区的2、5地块,位于郊祭坛遗址、孙家屯金代建筑遗址600米半径范围内的的建筑限高为7米,600米—3000米半径范围内的建筑限高为6米—9米。

结语

在城市规模扩张、建设新区背景下,位于扩张区域的大型考古遗址的环境保护面临挑战。针对目前缺乏遗址周边地带控高研究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价值呈现的遗址周边地带建筑高度控制指标研究的方法,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例,从遗址研究出发,明确遗址价值,由遗址价值确定具体控高需求,由视觉原理结合相关规划确定控高分级,并现场实验校核确定最终控高指标,与遗址保护规划现有的控高要求相结合,形成全面的符合遗址价值呈现和城乡发展需求的控高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上京会宁城址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辽上京遗址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我在会宁等你
金初上京新城琐议
辽上京博物馆藏花押印选介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