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随访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5 04:25孙美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孙美红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病随访管理于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影响。方法:研究实验对象均来源笔者医院门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94例,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模拟随机抓阄方式分组,传统组47例,予以传统管理方式,干预组47例,予以慢性病随访管理。结果: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低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干预组患者预期效能及疾病自理能力评分均值高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开展慢性病随访管理对策,利于血压控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慢性病随访管理;降压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阻碍社会发展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原发性高血压以中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临床表现特异性较低,以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症状为主,疾病早期隐匿性较强,易被患者所忽视,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干预,以导致心脑血管、肾脏等功能器质性病變,是诱发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现阶段临床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考虑疾病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尚无根治手段,需患者终身服用降压药物,降压效果呈现较大差异性,与患者用药依从性、精神状况、饮食运动具有高度关联性,若血压居高不下,易诱发高血压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为有效提高高血压治疗有效性,于疾病治疗期间,加强慢性疾病管理对策,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能力,为疾病治疗及患者预后转归必要条件[3]。现研究笔者特针对慢性病随访管理于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有效性进行探讨,开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实验对象均来源笔者医院门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94例,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模拟随机抓阄方式分组,传统组47例,男女分布0.52:0.48,年龄38-76(51.67±2.17)岁,干预组47例,男女分布0.52:0.48,年龄38-76(51.67±2.17)岁,统计比对2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上述资料,具有比对指征(P>0.05)。

纳入标准;(1)所选观察患者均满足中国慢性疾病管理学会针对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依据;(2)所选患者均为本社区居住人员,符合长期随访需求;(3)所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2)合并高血压、并发症患者;(3)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认知功能不全患者。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管理方式,患者于医院门诊处接受健康宣教,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确保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降压药物使用方式、使用剂量、药物储存条件等,确保患者可遵医嘱用药,避免患者自行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导致药物差错等相关情况,指导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压指标,科学使用血压计,督促患者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若出现异常及时于院内就诊。干预组患者采用慢性病随访管理对策;(1)建立个性化病历档案,依据患者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饮食不良习惯等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既往史、现病史、机体合并症等相关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健康档案,以确保后续随访管理工作开展有规律可遵循,同时引入多媒体管理方式,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便于医务人员于线上调取患者档案资料,明确患者血压管理情况。(2)疾病健康宣教: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期期间,依据患者机体状况、受教育水平等情况,开展面对面宣教,借助口头宣教等方式,告知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基础知识、临床治疗注意事项、疾病预后不良情况及自我管理重要性等相关情况,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纠正错误认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4];并于口头宣教基础上可采用PPT、视频等方式,以加深患者疾病认知,有效避免口头宣教弊端,让患者直观了解疾病相关状况,提高患者健康重视度,告知疾病诱发因素、疾病转归注意事项等,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考虑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用药期间经济压力较大,易出现抵触治疗、放弃治疗等情况,严重影响血压指标;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引导,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告知用药重要性,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可有效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用药差错情况发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5]。(3)开展医疗随访:主要分为电话随访、线上随访及上门随访等三个模式,预留患者联系电,话于患者出院后,每月采用电话随访两次,了解患者居家治疗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肢体不适,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复诊;通过组建以微信平台、QQ平台为主的线上管理方式,预留患者线上联系方式,通过建立公众号或群聊等,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为患者沟通提供线上途径,患者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等方式,于线上进行咨询,指派专业医务人员现场进行答疑解惑,予以患者远程指导;同时患者可借助共情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询问最多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检索文献等方式,撰写科普小文章,定期于线上平台推送,以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医务人员定期联系社区人员,于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及时检出合并症,开展对症治疗,并依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运动计划表。

1.3评价标准

检测患者管理期间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3次,取中间值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患者用)自我效能评分量表对患者预期效能及疾病自理能力进行量化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将0.05设为统计学P值的预测值。

2结果

2.1 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对

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低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

传统组患者预期效能及疾病自理能力评分均值(83.68±7.49)分,干预组患者预期效能及疾病自理能力评分均值(91.47±9.53)分,预测值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加剧,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潜在危害,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以血压控制为主,加强靶向器官保护,有效避免高血压并发症,但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疗效呈现增大个体差异性,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于疾病治疗期间,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精神状况具有高度关联性,为满足患者长时间治疗需求,加强医疗随访管理,开展慢性疾病管理对策尤为重要。慢性病随访管理主要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开展医疗帮助,患者明確自身机体状况,了解慢性疾病管理情况,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性,为疾病长时间治疗增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试验比对数据显示,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低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干预组患者预期效能及疾病自理能力评分均值高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具有可行性。

综上,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开展慢性病随访管理对策,利于血压控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钱建新.评价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0):93-94.

[2]李佳.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7):1237-1240.

[3]武丹威,韩爽,施楠楠,等.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8,29(23):3251-3254.

[4]靳荣荣,张娟,李晋磊,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和管理现状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401-406.

[5]潘惠娟,罗洁莹,郑玉燕,等.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3):3361-3363.

[6]颜伟伟.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3):187-188.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
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血浆LP—PLA2水平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