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1-11-25 22:43李业亮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中医院校教学探索

李业亮

【摘要】细胞生物学属于目前医学院校中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研究不断更新,为了更好的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需要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细胞生物学属于微观领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力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此需要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师生互动以及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提高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希望能够为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教学探索

0.引言

细胞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近些年该学科呈现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其涉及到中医药学在内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能够为医学发展提供许多的推动与支持。近些年伴随着细胞生物学理论技术的持续性发展,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课程的基石学科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相关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因为细胞生物学本身涉及到的内容繁多,再加上实践理论知识较多,所以对于教学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对此,探讨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具备较高实践性价值。

1.做好趣味性教学设计

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创新式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例如采用启发式教育,在课堂中可以借助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内容教学方面,学生很容易将被动运输集中方式特征记忆错误,所以在教学期间可以将膜脂的双层分子结构比喻成为一条河,促使学生想象过河的方式并从中引出集中运输特征,如直接游过去属于简单扩散,这一种方式不需要膜转运蛋白而直接借助细胞膜的脂双分子层,再如搭桥过去,就属于离子通道介质的协助性扩散,桥就如同细胞膜的通道,其能够促使离子基于该通道通过细胞膜。再如坐船过去,就如同载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方式,因为属于载体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结合方式。借助这样教育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特征,在娱乐中快乐学习。

2.突出实践性教学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快的接触到细胞生物学的相关工作。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案例型的教育方式,适当的提出实际问题促使学生解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应用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同时也能一定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膜受体异常与疾病内容教学方面,便可以将疾病与细胞膜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基于高胆固醇血症主要是因为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异常表现而导致的疾病,在正常细胞当中血浆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和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解受体进行结合,通过受体接到的胞吞作用进入到细胞当中,并被溶解体讲解成为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可以反馈并抑制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同时维持胆固醇的平衡。因为患者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缺乏表现,所以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无法进入到细胞,此时便会导致胆固醇在血液中大量堆积、细胞中胆固醇减少,反馈抑制减弱并导致细胞大量合成胆固醇,促使胆固醇含量进一步提高。从这一种双重作用的影响之下会导致大量的胆固醇在某一些组织中沉积并形成黄色瘤,例如在心血管中沉积便会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在上述这一种案例教学方式之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于受体接到胞吞作用的理解,还能够进一步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溶酶体膜异常时与疾病关联方面,可以基于矽肺的案例实现对溶酶体知识的巩固,该疾病属于一种职业病,其在水泥厂、矿山以及金刚石加工生产中容易发生,发挥生机制在于肺组织巨噬细胞借助胞吞作用吞噬矽尘颗粒,从而形成有细胞膜包裹的异体吞噬体,之后和初级溶酶体结合会形成异噬性的溶酶体,在酸性环境之下会形成二氧化硅并逐渐转变为硅酸分子,硅酸会导致溶酶体膜的结构出现变化從而破裂,导致大量酸性水解酶与硅酸流入到细胞质中,从而导致巨噬细胞自溶,通过死亡细胞方式二氧化硅并被正常巨噬细胞吞噬从而反复。通过这一些实际案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溶酶体类型以及细胞内消化功能的复习,还能够将大分子物质的胞吞功能与溶酶体有机结合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强化实验教学

细胞生物学本质上就属于实验性的学科,从发展历史来看,细胞生物学的任何成果与新理论的建立都是基于实验研究结果而言的。对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尽可能亲自参与实验教学。例如,开设关于细胞生理和生化相关的实验,并提供相关的仪器设备,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动手操作,并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参与积极性,养成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习惯。另外,在实验教学得到改进的同时也应当适当提高实验教学的成绩权重,提高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认知度。

4.总结

综上所述,细胞生物学属于所有学科的发展基础,在临床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对于专业教育者而言,不仅需要承担着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还兼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重要职责,在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理论教学,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方式,积极改进与优化教学方式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学人才,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汤宁,苗嘉芮."多点合作式教学"理念下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v.7(14):37-39.

[2]李绍军,李文强,陈坤明.远程教育等效交互原理在细胞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v.22;No.67(01):52-55.

[3]谌卫,王长楠,赖学莉,等.浅谈《医学细胞生物学》新教员教学能力的提高[J].教育现代化,2019,v.6(45):99-101.

[4]翁美芝、刘升长、谢燕飞、舒青龙、彭淑红、郑里翔.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0,v.42(08):83-88.

[5]向蓓蓓,马琳,王海英,等.基于"细胞生物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有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No.386(09):112-113.

猜你喜欢
细胞生物学中医院校教学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国际班《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以科学方法教育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改革
中医院校研究生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医院校留学生病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