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

2021-11-26 00:10李亚辉
法制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诈骗犯罪

李亚辉

(河南天时达律师事务所,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也给不法分子带来新的犯罪技术与犯罪条件。由于最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不断涌现,犯罪主体组织化越来越明显,并且手段逐渐趋于智能化,使得受害人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完善电子诈骗犯罪法律制度,做好相应的治理,这是维护网络安全、防范群众遭受经济损失的关键所在。

一、电信诈骗现状

(一)呈现团队化和专业化

随着电信诈骗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如出现某个公司内全部是诈骗犯的情况,这种团队作案很难让人防范,很多犯罪分子聚在一起相互配合,让受害者不经意间就上当受骗。并且随着电信诈骗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诈骗集团选择使用新兴媒介与先进设备作案。这样的团队化、专业化的电信诈骗会让受害者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酿成悲剧,必须加大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和治理力度[1]。

(二)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升级

随着电信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犯罪分子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用各种方法谋取钱财,从最开始的短信、电话诈骗逐渐发展成现在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发送不安全链接的手段骗取钱财。由于诈骗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人们很难警惕,进而发生风险。如平时我们接收到的不知名链接短信,或是好友被盗号之后发送的链接,一旦点开就可能面临风险。

二、电信诈骗案例分析

针对电信诈骗,分析其案例,才能够找准电信诈骗犯罪法律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章节主要是利用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案例经过

某日,在一个网点迎来两位客户,其没有理会大堂经理询问,直接前往柜台,要求柜员办理付款业务,并且其定期存单也没有到期。虽然柜员好心提醒,表示这样的支取会降低收益,但是客户执意要将卡内的3万元钱直接转为活期,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一直与他人保持通话。因为感觉到客户的反常行为,所以,柜员及时与大堂经理联系,并且暗示客户先挂掉电话,然后询问其是否认识对方,是否要其进行相应的转账操作等。在经过多次的劝说与提示之后,客户才反应过来,因为员工敏锐的观察力,成功阻止了一次电信诈骗,使得客户的财产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

(二)案例分析

最近几年,电信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并且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因为犯罪分子可以准确说出你最近的消费情况,使得你对于他们的话语是深信不疑,如,称自己是某某法院、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已经将您的账户冻结,要求您输入密码来解冻;或是称自己是某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求客户及时的更改密码,以此来提高安全性等。电信诈骗的特点在于受害人与犯罪分子是一直在保持通话,并且要求受害人不能够与其他人说话,从而进行洗脑,最终骗取其财产。

(三)案例启示

经过这一简单的电信诈骗案例分析之后,也获取了对应的启示:第一,针对电信诈骗应该尽可能多宣传,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在银行大厅显著的位置上摆上典型的诈骗案例,并且发放宣传手册,提升电信诈骗的防范知识。第二,提高警惕,能够及时地提醒客户,确保能够从源头上堵住风险。

三、电信诈骗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

基于上述电信诈骗现状分析,再配合上对应的电信诈骗案例阐述,急需完善电信诈骗法律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消除电信诈骗犯罪,为大众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和谐的氛围。

(一)重视预防诈骗宣传

为了实现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有效预防,针对诈骗的积极宣传,提高社会宣传力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帮助人民群众尽可能提高对于电信诈骗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法律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防范意识。在社会宣传方面,就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报纸、媒体、微信等平台来进行宣传,能够将现阶段流行的骗局或者是可能有电信诈骗的信息直接公布到对应的平台上,并且做好对应的收集处理,这样就能够了解到相关案件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上当受骗的问题。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热门的社交平台,利用人们普遍使用的特点,这样就可以扩大其影响范围,做好积极宣传。第二,积极发挥社区派出所的优势,定期组织电信诈骗防范的座谈会和教育活动。社区派出所能够贴近于群众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生活,由社区派出所一力承担宣传工作,并且除开座谈会形式之外,还可以由民警上门宣传,以此来提高宣传的影响力。但是需要注意,在实际宣传中,应该讲求通俗易懂,选择受欢迎的方式,避免群众反感。第三,加强对于受害者家庭回访,并且做好对应的开导。同时,落实最新骗局的宣传,避免再一次出现类似的案件。

(二)努力拓宽司法实践范围

针对电信诈骗犯罪而言,拓宽司法实践范围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尽可能挽回损失。第一,针对通信行业,需要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之中的规范和条款落实,在实际的处理环节不能单纯想到如何方便,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所以通信行业需要优化其备案,提高敏感点水平,重点针对频繁换号、信用低的用户进行跟踪记录,并且建立对应的档案。一旦发生电信诈骗犯罪之后,就要积极配合,进行案件信息的跟踪与调查。第二,金融行业需要做好实名制的登记和审查,并且进行跟踪调查,将工作程序完善。对于账户存在异常的客户,必须进行长时间的监管,以此消除犯罪苗头,严厉打击罪犯[2]。

(三)健全刑法法律制度

在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中,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工作的核心,其本身对于犯罪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在诸多法律制度中,刑法的法律效用较大,同时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因此,落实刑法制度的完善,对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给予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进一步提升处罚力度,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触碰法律底线,也不敢挑战法律的权威。

作为刑法的立法部门,就要懂得从根本上引起对于电信诈骗案件的重视度,认识到制度设置的紧迫性以及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在建设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好对相应法律制度的合理设计与安排,针对原有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容应对挑战。另外,需要将电信诈骗犯罪与其余的犯罪类型进行合理的区分,确保能最大限度发挥刑法的法律威慑力。在法律规定之中要明确地提出:对于存在严重社会威胁的电信诈骗案件不设置年龄保护,一切都按照犯罪的实际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做出法律判决。即便犯罪分子属于未成年人,在进行法律判决的时候也要按照犯罪程度以及对应的犯罪从属意愿进行判决,这样的立法安排主要是为了控制电信诈骗低龄化的问题。同时,在立法过程中,刑法部门也要考虑电信诈骗犯罪对于财产以及社会的危害综合程度,以此提高判决和处罚的力度,最终建立司法部门的公信力。

如,《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中就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是单处罚金;但是针对牵涉数额较大或是存在其余严重情节的犯罪,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连带罚金;针对数额特别巨大或是存在极为严重的情节的犯罪,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给予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罚。因此,针对电信诈骗,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能最大限度防范诈骗犯罪的出现[3]。

(四)大众要警惕电信诈骗

作为大众,本身要做到的就是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贪图一时之利,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与此同时,加强培养自己的防诈骗能力,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谎言,往往诈骗分子就是抓住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谋取人们的钱财。所以,做好电信诈骗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并且积极进行宣传,让大众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楚犯罪分子的真面目,这样才能有力避免被骗。当然,大众也要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电信诈骗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面临电信诈骗的时候需要做好专项治理工作,有力维护网络的安全,同时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对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诈骗犯罪
Televisions
与谁接头?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