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邵伯秧号子”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研究

2021-11-26 17:34孙莹李梦石
黄河之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栽秧学唱号子

孙莹/李梦石

一、邵伯民歌概况

邵伯镇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面积1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37万亩,水面面积1.2万亩。古称甘棠亦称邵伯埭,因东晋著名军事家谢晋于此筑埭而得名,距今有1600年历史。邵伯镇为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自古以来生产水稻,唐宋时期成为京杭运河漕运、盐运的重要航线,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邵伯民歌质朴清新是江苏民歌的奇葩,内容曲调丰富,(据统计有400首散佚200首,现记谱157首)有栽秧号子、车水号子、薅草号子、推耙号子、打硪号子、抬草号子、赶牛号子、民间小调等。除了现成民歌还有丰富的民歌唱词。中国民歌的经典曲目《茉莉花》起源于邵伯,从清代1798年流传下来记录号子的书籍,其中记录有《茉莉花》,是邵伯民歌小调中的鲜花调。

伴随着民歌还有优秀的民乐文化,“邵伯锣鼓小牌子”在2008年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邵伯,民歌与民乐这两个姐妹艺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邵伯栽秧号子

邵伯栽秧号子也称邵伯秧号子,有千年历史,是邵伯人民在栽秧劳动中为消除疲劳、抒发情感而即兴演唱的民歌形式。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劳动号子的实用性,其音乐性在民歌体裁中是相对较弱的,然而,秧号子是一特殊现象,特别是在邵伯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秧号子。从收集的50首曲目来看,邵伯秧号子缺少明显的劳动的节奏形态,而更多表现的是抒情。常采用独唱、齐唱、‘一人唱众人合’的演唱形式。它曲目丰富,衬词、衬句的运用是其重要特征,几乎每首秧号子都有大量的衬词,有的衬词布满歌曲,甚至超过正词,这些正词内容多表达人们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它曲调丰富,曲调使用灵活,一曲多变,经典曲调可以套用许多秧号子的歌词。它长音和拖腔较少,多用装饰音,句法较规整,因其内容多表达爱情,因此旋律上具有抒情气质。

邵伯秧号子清新、俏皮,既不像江南民歌那样委婉,也不像北方民歌那样粗犷,不完全属于山歌、小调。它凝聚了邵伯人民千年的智慧,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感,传唱性较强。像其代表曲目《拔根芦柴花》已成为中国汉族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是《中国民歌歌曲集成 江苏卷》的卷首曲目。《一根丝线牵过河》在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位亚洲民歌。

三、邵伯秧号子传承

在世界全球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世界各民族的多样性,已经成为联合国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8年第29届大会上制定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宣言》,2003年在32届大会上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积极响应从中央到迅速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2006年邵伯秧号子被批准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邵伯秧号子传承现状调查总结如下:

邵伯秧号子的传承主要有三种方式:家传、师传、现代型

(一)早期传承

同其他地区的传承音乐一样,秧号子早期的传承以亲缘与地缘关系为主要传承渠道,以家传(母教女)、师传(老歌手带新歌手)用“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有记载的从第一代传承者崔杨氏(1876年生)开始,方式为母传女。

第一代:

崔杨氏(女),出生于:1876,学唱时间:1891

第二代:

崔宝珍(女),出生于:1896,学唱时间:1912

第二代传人崔宝珍未出嫁前跟随母亲学唱秧号子,后出嫁到邵伯镇柏庄,后将秧号子传给弟子,从崔宝珍开始秧号子开始以师传的方式传唱。

第三代:

王福妹(女),出生于:1927,学唱时间:1945

鄢格兰(女),出生于:1928,学唱时间:1947

华秀兰(女),出生于:1930,学唱时间:1948

黄凤英(女),出生于:1932,学唱时间:1950

施登英(女),出生于:1933,学唱时间:1951

华桂英(女),出生于:1934,学唱时间:1952

孙正华(女),出生于:1935,学唱时间:1953

许金英(女),出生于:1937,学唱时间:1955

石秀英(女),出生于:1936,学唱时间:1956

赵锦珠(女),出生于:1938,学唱时间:1956

刁元兰(女),出生于:1939,学唱时间:1957

第四代:

戴明芳(女),出生于:1940,学唱时间:1960

赵长红(女),出生于:1942,学唱时间:1962

马金兰(女),出生于:1945,学唱时间:1965

第五代:

杨敏(女),出生于:1962,学唱时间:1982

石学东(女),出生于:1966,学唱时间:1990

张小红(女),出生于:1974,学唱时间:1991

一对一的‘口传心授’的模式,使邵伯秧号子得到真传,延续了秧号子的传统唱法,在上世纪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传唱人。传承人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全国文艺调演,演唱的《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好评。

(二)现代型

19世纪末开始,随着农业机械化与经济结构调整,密集型的栽秧盛况逐渐不复存在。为了更好的传承,当地政府采取措,让秧号子走上舞台,走进教室,逐渐突破传统的一对一‘口传心授’的模式。借助‘扬剧’地方戏种院校、小学院校、民间艺术社团等,采用一对一及集体授课模式,扩大传播范围。如:2001年成立甘棠民歌民乐队,重新唤醒人们对田野里秧号子的美好回忆,此乐队由传承人张小红为主要独唱演员,成员多为民间爱好者。2004年邵伯秧号子纳入当地中、小学音乐教材《江都经典民歌》。在邵伯镇如今已有自发组织的1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政府提供排练场所,定期排练秧号子。

四、邵伯秧号子的发展

(一)舞台专业化

“劳者歌其事”,邵伯秧号子是邵伯千年稻作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在田间在劳动中的迸发出的情感宣泄。在1798年清朝嘉庆间年就有收录秧号子的书籍,学者丘良任(1912-2000)曾在其《竹枝纪事诗》中提及栽秧时节人们在田间高歌秧号子的壮观场面。上世纪50年代,邵伯文化站每逢夏收之季开展号子比赛,挖据整理旧民歌、创作推广新民歌,1953年,在邵伯露筋乡组织的秧号子大赛,参加人数有上千人,是邵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秧号子比赛。此次比赛发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曲调,上述各种活动都是发生在田间地头。1954年,传承人施登英被召进江苏省歌舞队,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专门演唱邵伯秧号子。1958年秧号手赵锦珠也被请到省歌舞团,有‘苏北梅兰芳’之称的歌唱家雪飞,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活动上首次演唱改编后的《拔根芦柴花》,会后中央和省广播电台作了录音,向全国播放。从此《拔根芦柴花》唱响全国,邵伯秧号子从田间开始逐渐走向舞台欣赏。1981年,江苏省民族音乐访日代表团赴日本演出,秧号子使观众陶醉;1982年,江苏省歌曲团赴京演出,在民族文化宫连演8场,将邵伯秧号子的优美歌声带到了首都舞台。[1]如今的邵伯秧号子,像《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等优秀曲目经常亮相扬州音乐厅、省级卫视,甚至被带到国外的舞台作为汉族民歌的代表来演唱。原先在田间地头的赛号子也走上了专业竞技舞台,如参加‘苏北田歌’比赛等,在表演、演唱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

(二)创作专业化

由于邵伯秧秧号子的曲调优美,引起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多年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邵伯农村采风,聆听传承人咏唱,创作出符合时代气息的新歌曲,同时以邵伯秧号子为素材编创管弦乐、器乐独奏、民乐合奏等。香港电影《三笑》中的音乐便取材于秧号子旋律,音乐家费克改编后的《拔根芦柴花》首次亮相变唱响全国,之后关于《拔根芦柴花》的创作形式多样,如:作曲家刘松林把《拔根芦柴花》改编成萨克斯与木管五重奏[2];由葛逊、王剑在保留《拔根芦柴花》主旋律的基础上改编成男声独唱曲《又唱拔根芦柴花》[3];1959年作曲家黎英海对《拔根芦柴花》的其和声旋律及调式结构进行了创新,改编成钢琴作品,通过将主题旋律在高低不同声部变换,来增强音乐色彩的对比,是其更具诙谐活跃感;1991年作曲家鲍元恺的《拔根芦柴花》创新性的运用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方和声技巧相融合的手法,以D宫调式、4/4拍子对原歌曲主题进行变奏;1992年作曲家桑桐同样以其为素材改编成降B宫调式的民歌钢琴小曲,将《拔根芦柴花》的主题进行变奏扩展。[4]

(三)唱法专业化

早期的邵伯秧号子的传授采用了‘口传心授’的模式,采用邵伯方言及原生态的发声方法演唱。随着新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电视台展播、中外艺术交流、专业院校音乐会、专业作曲家再创作等,使得优美动听的邵伯秧号子被迅速普及,1997年《拔根芦柴花》与《一根丝线牵过河》等9首邵伯秧号子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成为专业音乐学者的演唱曲目。专业声乐学习者演唱秧号子必然用学院派方法、标准化的语言(普通话)赋予其‘专业性’。

CNKI中有大量关于《一根丝线牵过河》及《拔根芦柴花》的文章,如戈宁的《浅谈民歌的区域性特色对歌曲表演的影响-以歌曲<拔根芦柴花>为例》,基于改编的《拔根芦柴花》五线谱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涉及了曲式结构、衬词及演唱体会。南京艺术学院李媛的硕士毕业论文《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的演唱解析》,从广的层面‘扬州民歌’来介绍《拔根芦柴花》,歌词分析是从扬州方言入手,对比了原始歌谱与改编歌谱,得出了改编歌谱更适应新时代的结论,演唱方法上主张借鉴美声唱法。上海音乐学院尹籽的毕业论文《浅析民族唱法在扬州民歌中的运用以<撒趟子撩在外><拔根芦柴花><渔翁>为例》中,《撒趟子撩在外》使用五线谱的歌谱,《拔根芦柴花》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声乐作品选集(民族女生卷)》的五线谱歌谱,演唱技巧上主张民族唱法与扬州民歌地域习惯相融合。

受以上专业性多方面的影响,加之现代审美的变化,秧号子的演唱者不再是来自民间的号子手,取而代之的是受过专业培养的歌手,专业的、科学的混声发声技巧逐渐取代了最初的运用纯邵伯方言、真声演唱的方法。

(四)政府保护及宣传多样化

近年来,邵伯政府文化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加强了‘邵伯秧号子’的研究、保存和传播工作。收集秧号子曲目,组织各类科研单位、大专学校及专家学者对‘邵伯秧号子的保护和发展’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讨。如南京艺术学院钱建明的文章《苏北“栽秧号子”的音乐构成与形态分类》对邵伯秧号子《一根丝线牵过河》进行了音乐分析,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王菲的文章《邵伯秧号子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与骆丽霞的文章《从邵伯栽秧号子的兴衰谈及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对秧号子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实际性建议。

同时,当地政府加大了‘邵伯秧号子’的宣传力度,以地方‘品牌’的形式,借助‘邵伯龙虾旅游节’、‘邵伯全国摄影大赛’等当地大型活动,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结 语

扬州邵伯镇古代京杭运河上闻名遐迩的商阜,在唐宋后日益兴盛。优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孕育了‘邵伯秧号子’这一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2006年‘秧号子’被江苏省政府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传承经历了家传、师传到现代型,但随着早期传承人的逐渐离去,这一民歌的传统及个性渐渐丢失。它的演唱方法逐渐与学院派唱法相融合,它的演唱语言逐渐以普通话为标准,但却丢失了在田间有感而发的自然声音。它的表演方式由最初的田间地头发展到全国专业化舞台,但少了原始的无修饰的纯真。它的创作由田间劳动的即兴发挥到西洋作曲技法的渗透,但却再也没有创作出类似《拔根芦柴花》的经典号子。综上,‘邵伯秧号子’看似跟随时代的发展,却是传统的丢失。因此在高速发展当今,如何科学的、合理的保护和传承‘邵伯秧号子’,是音乐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猜你喜欢
栽秧学唱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栽秧泡
栽秧酒,不好喝
二十八,把面发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我家的“号子”
新闻
插秧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