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探讨

2021-11-26 19:25李家锋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4期
关键词:监理施工人员钢筋

李家锋

1.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很多环节,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涉及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温度变化、混凝土配比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成形和浇筑质量。很多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就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多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浇筑以及振捣环节出现问题。常见问题包括了原材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不均匀等。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就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也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1]。

2.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

2.1 混凝土的混合拌制

混凝土是多种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的成分包括了石子、沙、水等物质,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合理配置。在具体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际项目制定合适的配比方案。不同的结构对于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是不同的,一旦混凝土的配比出现一定的偏差,就可能影响到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进行混凝土的混合拌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试验工作,保障配置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保障混凝土混合拌制,才能更好地为后续浇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等病害问题的出现。

2.2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相应的模板当中,从而使得混凝土凝固为相应的形状,这个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开始混凝土建筑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搭建的模板以及钢筋位置进行充分的检查,重点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安装合理以及均匀,这样能够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前后,钢筋位置出现相应的偏差,容易造成钢筋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与此同时,在开展浇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浇筑具体的技术、浇筑高度以及混凝土隔板的相关方案。只有确定了相关的工序,才能够更好地选择相应的振捣工具。在具体开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合理设置浇筑时间和浇筑混凝土的量,最后一次完成浇筑,减少浇筑次数。多次浇筑导致混凝土凝固成型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而且为了减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尽可能缩短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保障模板和钢筋位置处在正确的位置,密切注意模板以及钢筋的位置,从而防止钢筋错位或者挡板错位的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

2.3 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为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结构当中,需要做好振捣工作。通过振捣工作能够更好地改变混凝土的分布,使得混凝土分布得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振捣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缝隙,需要合理利用相关设备,熟悉设置机械设备参数和使用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振捣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振捣工作量巨大,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振捣工作的开展。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混凝土配置

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合适的配比,也就是需要将泥土、砂石、水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而且需要保障配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然后对于这些原料要进行均匀地搅拌和加工,进而保障配置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需求。另外在搅拌过程中,尽量将石子加工得更细腻,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

3.2 做好事中监理问题

事中监理就是对于建筑实施过程中各种施工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管。主要涉及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监督,重点监督施工企业是否按照相关工序开展施工,是否存在着施工漏洞,以及使用劣质材料的相关违法行为。因为很多施工企业为了缩短施工时间,在施工步骤中会省略相关的步骤,这样就容易导致最终施工项目难以满足相应的质量。在开展事中监理过程中,需要从各个环节来评估施工的可行性,例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需要指定监理人员不定期地对于施工企业进行抽查,判断施工方是否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开展施工活动。一旦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方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需要责令他们返工,直到相关环节的施工质量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事中监理是保障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2]。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这就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合同周期和施工计划合理规划每一天的施工任务,然后具体一天的施工任务和施工项目来合理安排各种施工要素,充分发挥每一种要素的最大作用,保障每一天的施工进度都能够顺利完成[3]。为了更好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每天将施工注意事项多次传达给施工人员,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相关施工行为规范施工,如果出现违例施工,加大处罚力度。另外对于一些高难度项目施工,可以组织论证会,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2)根据合同周期以及施工项目的规模来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规定具体的施工周期以及具体的施工任务,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施工进度以及便于项目的施工管理。

(3)合理应用施工技术,降低因为施工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可以指定多种施工方案,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经济性出发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最终施工技术满足相应的要求。

3.4 做好事后监理工作

事后监理工作也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很多混凝土施工项目在投入使用之后容易出现各种裂缝等问题,有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做好事后监理工作。事后监理一方面需要对于相关单据进行核实,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施工项目进行整体的验收和核实,判断混凝土整体施工项目质量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事后监理工作,切实做好各个方面的评测工作,切实保障混凝土项目的相关参数满足相应的要求。

3.5 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取决于施工设备的性能,这需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进行很好的配合。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包括检修类型、检修时间以及检修规模等,针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可以编写维修手册,将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方案写入手册当中,便于维修人员查看以及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方案,包括了设备使用、设备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参数等,要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对于重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减少关键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

(4)加强对于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邀请熟练的技术工人开展现场教学,针对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操作人员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加操作人间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更好地胜任设备使用工作。

3.6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保障施工项目正常地开展,还需要重点培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各种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需要长期培养。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日常施工中刻意注重自己的相关行为。而且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讨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让施工人员在相关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建立团队文化,在这样的团队里面有利于提高人们施工的积极性[4]。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做好混凝土项目施工,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施工环节,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而确保最终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使得他们树立相应的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混凝土施工。

猜你喜欢
监理施工人员钢筋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截钢筋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