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以改革为引擎 全力提升市场化法制化的高质量发展环境

2021-11-26 23:13祖国韩东起
祖国 2021年24期
关键词:案件工作

《祖国》记者/韩东起

2021 年,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法系的思想和理念”,坚持严格高效、开放亲民的工作思路,对标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以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精神,深入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发起攻坚战,为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执法保障,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站在党建引领的高度,向“第一资源”要活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该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和人才优先的工作战略,创新抓好引进、激励、培养、使用等多个环节,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是,赓续精神血脉,营造用心干的氛围。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赴沂蒙红色基地学习,在思想洗礼中补钙铸魂。创建《党建动态》、《党建微课堂》,党史教育实现常态化。在全区党史知识联赛中以压倒性的成绩夺冠,掀起了学史力行的新热潮。成立“奉法尚德”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在全区重大活动中,全系统队员自觉自愿,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和满弓状态,在非工作时间累计出员5万余人次,各项工作均顺利完成。省直机关工委、市委组织部等对该局工作进行转发,市城市管理局主要领导两次给予肯定性批示。

二是,实施精准培训,培养真会干的人才。先后举办法制审核员四期培训班、指导员和纠察专员专题培训班、综合执法系统业务骨干两期培训班等班次120 余课时,使大家迅速适应了“局队合一”改革以来的新变化。建立“一专多能”基础信息库,组建综合执法师资库、一线法制审核员队伍,加快推动“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变。持续开展“结对帮带”活动,达成人员结对225对,中队结对19 对,“执法共同体”模式进一步加强,营造了“互帮互学、共同成才”的浓厚氛围。

三是,推行赛马机制,打造比着干的队伍。加大对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培养,将26名年轻干部安排到重点岗位上历练,让年轻干部在压力和激励下快速成长。稳步推进公务员(参公)职务职级晋升,圆满完成改革划转事业编人员聘任工作,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深入组织“执法先锋”月度评选活动,共评选执法先锋个人(集体)368个次,业务精湛、默默耕耘的干部职工得到广泛宣传。

把握精准执法的尺度,在“第一要务”展实力

行政执法是该局工作的第一要务。该局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担当意识和创新思路来消除违法状态、抓好综合治理。

一是,多元共治,推动执法方式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联动执法协作机制。联合查处偷倒垃圾、工程渣土运输等案件282件,脱落扬撒案件103 起,运输车辆“一超四罚”移送案件23 件,“两客一危”案件立案34 起,私运私营成品油、城镇燃气等案件5 件,国土卫片立案查处类图斑40 个,查办文化和旅游市场案件125 起,清理海上非法养殖近2 万亩。实行局领导包路段整治制度,加强联勤作战,累计清理规范游动商贩占路经营6.1 余万处、店外经营3.7万余处,清理地桩地锁1800 余处、乱贴乱画8 万处,捕捉流浪犬959 只,拆除存量违建541 处67.9 万平方米,拆除新生违建19 万平方米,城市品质得到持续提升。

二是,内外兼修,推动执法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在推行“两张清单”的基础上,扩大“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加强“三步式处罚”模式的运用。出台12 个法律适用和执法办案指导文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推进绩效管理,目标式量化工作绩效,进一步优化执法办案绩效,全系统70 项重点工作已纳入考核体系。全面推行公示、记录、审核“三项制度”,持续提升执法案件质量,该局1 件执法案卷被评为全省优秀典型案卷。

三是,疏堵结合,推动执法重心从“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进一步推行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临街商户责任区范围,商户签订责任书达到99%,共建共治理念深入人心。建立“物业牵头、业主自治、行业主管、执法监督”的小区违建治理模式,小区违建投诉电话同比下降11%,多个新建小区实现了零投诉。建立健全镇街-站所-管区-新村-行政村“五位一体”的矿产资源监管网络,社会监督、网格震慑的作用明显,年内查处16 起盗采滥挖案件,同比下降12.5%。积极探索建立行政争议联防联调机制,强化行政强制执行类、拆违征收类案件的审核审查和执法指导,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防和化解工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同比减少20%,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零败诉。

着眼蓄积发展的厚度,往“第一保障”挖潜力

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该局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围绕走好“开放路”、用好“啄木鸟”、打好“聚光灯”三个重点,靠阳光政务来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对外实行开放机制。将“公众开放日”向“开放式执法”纵深发展,打造“中队长周周见”互动直播平台,构建“周开放、月体验、季评议、年评价”的社会监督长效机制,敞开大门鼓励市民对该局工作“找茬挑刺”。建立24 小时执法为民服务站,方便群众了解执法办案法规依据、查询举报或案件办理进度、线上提出意见建议,打造常态化的政务公开新模式。4月份以来,“中队长周周见”单场围观量最高达21 万人次,累计围观量近80 万人次,开展公众开放日281 场次,接待市民群众近4000人次,收到意见建议558条,解决各类问题62个。

二是,对内实行纠察制度。将日常纠察、专项纠察和驻点纠察贯穿综合执法全过程,加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持续纠治“四不”问题。办理各类投诉举报11起,完成对38个部门的纠察检查2轮149次,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运用50人次;各部门纠察专员开展内部纠察361次,检查并纠正问题97个。今年实行的“纠察分析报告”制度,在全市“作风建设年”中起到良好示范作用,连续被市城市管理局转发学习。

三是,全员实行即时考核。在实行“个人成长纪实档案”的基础上,依托“掌上执法”系统建设了考核平台,构建起日记录、周调度、月小结、季考评“四步一体”考核机制。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本年度三个季度均为好等次的有20 人,两个季度好等次的有37 人,一个季度好等次的有70 人,无好等次的有46 人,获评好等次的人员数量呈金字塔式分布,杜绝了平均主义的现象,正向激励作用明显。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实地调研该项工作,并予以转发推广。

长保便民利商的温度,听“第一信号”留魅力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是该局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该局案件投诉量同比下降10.5%,社会监督员对该局工作评价为优秀的达到100%。

一是,全力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唐岛湾金融科创区“五纵三横一街”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彻底清理占路经营、建筑立面遮挡破损等近千处问题,为新区发展创投风投业态营造良好的招商外部环境。全力护航新区重大节会保障工作任务。

二是深化便民利商举措。进一步升级执法办案系统功能,推行“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整合该局数字智能平台、“掌上执法”系统,探索推行更加完善的“非现场执法”,已在市容环境领域试行。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办理信用修复申请31 家,助力企业投融资、招投标等工作。建立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实施“双随机”检查,企业受检次数和执法力量均大幅下降。

三是,创新店招共建机制。举办新区首届“寻找最美店招”活动,征集店招作品达5600余件,网上投票近30万人次。在全国率先成立店招设计行业协会,组建全区视觉设计人才库,制定了加强户外广告招牌管理的指导意见、门头招牌设置前置服务导则等,以“店招”这个小题目切入,在提升全民审美观念、倡导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等大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被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抖音发布仅10小时就突破10万观众。

猜你喜欢
案件工作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不工作,爽飞了?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选工作
“上诉审”改判案件实证分析——以沿海某市2010-2012年的上诉改判案件为例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