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新闻评论的对策思考

2021-11-26 16:22陈海丽杨红峰
传媒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时评舆论中心

文_陈海丽 杨红峰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具有独特而直接的力量,它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或发表议论或作出解释或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从而直接作用于舆论引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新闻评论建设,既是一项光荣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众声喧哗的网媒时代,激进的表达甚至偏颇的言论层出不穷,社会舆论场急需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声音来去伪存真、激浊扬清。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拉开与其他媒体的竞争层次,就必须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传播科学、理性、权威的“独家观点”,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一、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评论面临的现状分析

1.自媒体快速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统优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过去时代,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可以第一时间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并利用新闻评论表达对新闻的看法。然而,互联网的崛起改变了舆论生态场。进入新媒体时代,“个个都有麦克风”。人们不仅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方便地浏览新闻,而且能通过微博、QQ、微信等随时发布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县级融媒体中心面临的冲击尤为巨大。

2.多元思想文化、多种话语体系,给党媒舆论主阵地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正确引导舆论,承担党的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随着广大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网络评论更加宽松自由。有些观点虽然偏激,但符合受众心理,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很多读者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自媒体上,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在网络时代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就要分析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新方法,及时有效改进传播内容、形式、技术等。

3.时效性的滞后,使县级融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在传播速度上处于劣势。

受各种要素制约,对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新闻评论本就是“短腿”。按照以往采编惯例,报纸新闻评论需要评论者在阅读新闻之后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撰写,等到真正见报一般要到第二天了。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评论几乎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撰写评论,随时随地发送到网络上。报纸的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时效性较差,劣势明显。

4.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不重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成为稀缺货。

新闻评论常被人们称为新闻传媒的灵魂和旗帜,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我们观察发现,许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对新闻评论这面旗帜还举得不够高,在新闻的消息、通讯、评论、摄影四大件中,新闻评论往往成为弱项。其表现是:有些报社评论文章屈指可数,短评则偶尔为之,专栏评论时有时无,尚未形成叫得应、打得响的骨干评论队伍。

二、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新闻评论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在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在社会舆论场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整合平台资源、加强新闻评论建设不失为一条值得尝试的创新突围之路。

第一,认识要到位。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要真正把评论当作“媒体的灵魂”“媒体的旗帜”,花大力气抓好新闻评论。作为媒体,我们要高高举起新闻评论的旗帜,以增强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就把加强新闻评论建设作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要求每位采编人员都学会撰写评论并把评论列入考核范畴,多年来新闻评论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中遥遥领先。

第二,措施要落实。在管理机制上,要把评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总编辑要“扛大旗”,亲自动手撰写评论,并像抓新闻报道一样抓评论;工作机制上,配备专职评论员,加强评论队伍建设。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于2020年4月成立了时评工作室,工作室由一位在评论写作上有一定积累和心得的资深记者领衔,挑选有评论写作特长的年轻骨干记者作为后备培养对象,集团对时评工作室下达工作指标,要求每周推出至少一篇时评,遇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时及时推出系列重磅评论。

第三,平台要整合。县级融媒体的报纸依然是新闻评论的主阵地,每个版面要精心设置个性鲜明的评论栏目。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在头版设有《灵江评论》专栏,这一专栏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等配发评论,主要由时评工作室负责,在二版开设《有话实说》专栏,鼓励每个采编人员和通讯员积极撰写简短精炼、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此外,在《教育》《健康》等版面也开设了评论专栏,力争让新闻评论多点开花。针对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评论相对弱化的状况,打通了全媒体编辑部与时评工作室之间的联系通道。记者编辑共同会商,把时评工作室撰写的评论按电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并配上主持人播读的视频,拉近评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第四,内容要“有料”。新闻评论要想真正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就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取胜。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时评工作室成立以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评论。比如,针对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初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临海市的落实情况推出了《绿色,临海发展不变的底色》《在化危为机中揭开临海发展新篇章》两篇评论员文章。时评工作室紧贴临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全媒体中心紧密配合,及时造势。如结合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配发评论《全国示范梦可追》;村级换届试点工作刚拉开序幕,马上推出评论《选好“头雁”是做好换届试点工作的关键》。去年7月,临海对“河马集市”涉嫌改变土地用途,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擅自建设,不符合市场规划以及涉嫌违法发布广告等问题进行查处,第一时间推出评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摆事实、讲道理、明政策、表立场,在关键时刻体现了主流媒体旗帜鲜明亮明观点、提供舆论支撑的有力担当。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好新闻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让新闻评论在移动端优先推出。如临海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当天,《掌心临海》APP就推出了消息,同时配发评论《让文明之光照亮发展新征程》,不仅深化了报道,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广大市民的自豪感,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时评舆论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