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2021-11-26 20:02曹倩琴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精神

曹倩琴

(景德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媒体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学校教学工作,网络直播式教学、短视频碎片化教学、场景体验式教学、人机互动式教学正在普及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然而新媒体新技术是把双刃剑,海量信息容易造成筛选的困境,多元价值渗透冲击时有发生,各类文化思想和观念冲击着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传播速度和效能在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传播成本更低,能够带给受众内容丰富、信息量庞大的信息体验等特征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他们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还能从网络媒体、社交公共平台、自媒体等渠道获取。成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各类新媒体平台,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之举。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重大意义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我国文化资源传承的优秀部分。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党中央尤为重视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因此,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着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红色文化的特点是内容多样性和还原历史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重温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因此,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中践行使命,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爱国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爱祖国,了解祖国的过去,规划祖国的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感悟战争年代的不易,从而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保持热血青春的战斗力,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全力以赴。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能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而且能够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大学生热爱党、热爱民族与国家,增强党的战斗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竞争力。将红色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红色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更好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课程效果。

(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红色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其中的红色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红色精神主要包括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红色文化包括红色精神在内的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等等。红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能够在各个不同时期激励着我们拼搏向上,朝着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从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将红色文化精神与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让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我国优秀的红色文化,并体会领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更好地铸牢爱国情怀。在红色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程的结合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和红色素养,植根红色基因,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

(三)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树立大学生高尚品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等文件,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红色文化包含着中国共产党艰苦的革命历程和优秀的精神品质,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在思想上加强引导作用,使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自信。红色文化中先进的伟人事迹无不表现出优秀的精神品质和高尚品格。比如:革命先烈们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强大意志及奉献精神等等,这些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非常为之感动,感叹幸福来之不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和艰苦实践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今后生活中,也必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树立国家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树立政治自信,用实际行动来为祖国效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机遇和困难

作为信息化产物的新媒体,利用网络多媒体图像、声音、视频、文字等资源,借助新媒体交互平台,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技术都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工作带来机遇。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工具有其两面性,对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新媒体资源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但海量信息筛选是困境。新媒体中关于红色文化的大量素材,使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内容变得十分丰富,在原有教材书本的基础上,扩展了教学的内容。新媒体出现后,在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捕捉时尚、高端的前沿信息的同时,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能第一时间感知学生的思想变化,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无法触及,造成大量的低头族产生。随着 4G 技术的普及和 5G 技术的应用,新媒体资源的容量越来越大,更新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为我们展示大量相关教学资源以及最新动态信息,教育工作者可以自由地收集、整理、选择和使用新媒体信息,获得最新教学资料和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落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工作。但笔者也发现新媒体时代不利之处在于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分享者,海量信息汇聚到互联网中。信息爆炸,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不仅对大学生是一个难题,对教师也同样如此。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海量互联网信息的选择上是被动的,他们不懂得如何筛选,不能很好地分辨信息的真伪对错,喜欢获取一些非官方的错误信息。一些教师在尝试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展教学试验过程中,对教学材料的选取上不合适不恰当,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因此,对海量信息如何筛选,如何去除虚假、无效和垃圾信息,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是以后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新媒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学习形式,正在形成新的学习状态,一些传统教育方式受到质疑。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过于拘泥书本,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内教学,再加上一些高校采用大班制教学,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与学生互动,将教学内容入心入脑,教学方法也是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借助新媒体平台,将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共享,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和手机教学软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其学习时间和空间被打破,学习不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进行,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寝室、家里等借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登录网络课程平台、学习网站等,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不受时空限制。教师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和手机随时随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利用新媒体平台附带的聊天工具、微信、QQ 等即时通信软件,与学生开展实时互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在线上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思政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它的理论性、系统性更强,这与大学生逐渐形成的碎片化阅读和学习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是中心,掌控着课堂和学生,而新媒体时代,这个中心已经被打破,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传统课堂上的教学,他们通过新媒体了解和掌握了很多教师没有掌握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受到挑战,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难以调动,其内容、形式受到质疑。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平台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模式,但大学生也受到了多元价值的渗透冲击。信息技术、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了一系列新兴、多样、有效的新媒体教学平台。自2012 年“慕课元年”以来,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超星慕课、有道精品课等慕课平台纷纷上线,一些高校还组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1.25 万,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达到 1291 门,学习人数超过2 亿,6500 万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摆脱传统思政课给学生留下的刻板印象,利用新媒体平台,精心挑选、设计和制作受学生喜爱的短小精悍的授课视频、音乐、动画和图片等资料,将红色文化资源细化,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灵活穿插课程小测验,并开展线上互动讨论和答疑等,借助新媒体教学平台,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理论的教学贴近学生、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较量不仅是经济实力,更上升到文化软实力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谁的文化被青年一代认可,能引领青年,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一些西方势力利用新媒体、互联网上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借助新媒体开放、虚拟、共享的特点,向大学生推送西方的价值观念,并炒作和攻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动摇和否定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形成,在海量信息的攻击下,容易造成思想观念混乱,理想信念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心存疑虑,严重冲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