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2021-11-26 06:12刘抚英胡顺江文旭涛于方舒
世界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织锦故居车间

刘抚英,胡顺江,文旭涛,于方舒

0 引言

都锦生(1898-1943),浙江杭州人,是我国近代丝织业的代表人物、中国“像景织锦”技术的创立者、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族实业家。由都锦生先生创办的都锦生丝织厂作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丝织工艺品生产企业之一,历经近百年发展变迁延续至今,形成集贸、工、商、旅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最具代表性的“都锦生织锦”是享誉国内外的丝织工艺品品牌,其系列产品曾屡获重要奖项[1-3]。“都锦生”已成为由历史人物、老字号企业、知名品牌关联融合的“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符号。

1 都锦生丝织厂发展演变

根据都锦生先生的生平及其创立的都锦生丝织厂发展历史,研究梳理提出了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创办与生长期、发展与繁荣期、衰退与停滞期、转型与复兴期、发展滞缓期、再复兴与文化保护期等6个阶段[3-8]。

(1)创办与生长期(1922-1927)

都锦生于1919年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织机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执教期间全面掌握了丝织工艺的全过程,并研制成功丝织风景画技术。1922年,他在位于杭州茅家埠自宅创办都锦生丝织厂,于1924年在自家宅院内的空地新建了一座厂房,并购制设备、招募工人。1926年,都锦生在艮山门火车站旁购置土地建新厂,1927年工厂搬迁新址。至此,都锦生丝织厂开始步入发展与繁荣期。

(2)发展与繁荣期(1927-1931)

都锦生丝织厂利用艮山门厂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其时市场对织锦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制定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新技术标准,聘请高水平技术人才,并两次赴日本学习借鉴先进的丝织技术,工厂逐渐由初期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中型生产企业。其后,都锦生丝织厂在这一时期发展繁荣兴旺,达到事业巅峰。

(3)衰退与停滞期(1931-194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际丝市受控于日本,浙江乃至中国丝绸业陷入严重危机,都锦生丝织厂也因此失去了重要的东北地区市场而陷入困境;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杭州的都锦生丝织厂停工;1938年,都锦生在上海西区永乐里租地建简易厂房,更名为“锦记丝织厂”,勉强维持生产;1939年,日军烧毁了杭州艮山门的“都锦生丝织厂”,厂房建筑、设备、图纸等皆被焚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都锦生丝织厂停产。1943年5月,都锦生因病在沪去世。抗战胜利后,都锦生丝织厂于1946年迁回杭州艮山门厂址,整修毁掉的厂房建筑,开始组织生产,但在内战环境下生产经营一直未有转机。

(4)转型与复兴期(1949-1966)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都锦生丝织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于1954年成功转型,完成“公私合营”。1956年,都锦生丝织厂与群利绸厂、浙江丝绸第三合营处等合并经营,搬迁至凤起路的花园工厂。在政府扶持下,都锦生丝织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复兴期。

(5)发展滞缓期(1966-1983)

“文革”期间,都锦生丝织厂的织锦用花板、意匠图、库存织物被大量销毁,生产秩序也遭到严重破坏,工厂进入了发展滞缓期。1966年8月,都锦生丝织厂更名为“东方红丝织厂”;1972年5月,更名为“杭州织锦厂”;1977年,工厂逐步恢复传统产品的设计、生产;1983年3月,恢复都锦生丝织厂的厂名。

(6)再复兴与文化保护期(1983至今)

改革开放后,都锦生丝织厂迅速发展成为大型丝织企业。2001年6月,公司改制更名为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保留“都锦生丝织厂”作为第二厂名。自1994年开始,部分生产车间迁转到桐庐、三墩及其他城市,原凤起路厂区逐渐被拆除或改造为商业设施。

都锦生传统的织锦工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高超的丝织技艺、历经百年经久不衰的国际声誉,其作为文化遗产受到高度重视。1990年12月,都锦生丝织厂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5月,都锦生织锦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以都锦生丝织厂作为申报单位的“杭州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至此,都锦生丝织厂作为传统文化遗产载体进入了文化保护期。

2 都锦生丝织厂的杭州厂址及其建筑遗产样本

由都锦生丝织厂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曾建于杭州的工厂厂址主要有3个:

(1)第一厂址:茅家埠都锦生故居

在都锦生丝织厂创办与发展期,都锦生利用私家宅院建立的“前店后厂”式织锦手工作坊,是集居住生活、织锦生产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建筑组群,该建筑作为都锦生丝织厂厂址的时间为1922-1927年,其中1924年增建了生产工坊[1,3-4]。经保护性修复后,建筑组群被再利用为“都锦生故居”纪念馆,也作为“都锦生丝织厂旧址”纪念设施[9]。2014年,都锦生故居被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第二厂址:艮山门火车站旁

该厂区占地面积约为10亩(6666.7m2)。1926年购置土地建此厂,1927年完成工厂搬迁并开工生产;1939年厂区建筑、设备等被日军焚毁,1946年工厂由上海迁回该厂址,整修后继续生产;1956年工厂迁离该厂址。资料显示,厂房建筑为单层,采用锯齿形天窗,白墙黛瓦,风格上与地域民居接近。据文献记载,厂区内设置了3间环境清雅、专供技术人员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的专用办公用房[4-5,10]。调查表明,目前已无厂区遗迹和建筑遗存。

1956年,原位于艮山门的都锦生丝织厂搬迁到位于凤起路的新厂区。该厂区设施配置完整,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纹制车间、准备车间、织造车间、复制品车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主要有职工集体宿舍、工人俱乐部、图书馆、食堂、医务室、疗养所、托儿所、幼儿园、业余学校、体育活动场等[10]。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工厂生产车间迁移到城市郊区和外地,厂区内大部分设施被拆除或改造为商业设施。目前该厂区原貌留存1座设计办公楼用作“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公司办公和档案室等,其余建筑被改造或拆除。

综上,本研究选取都锦生故居、都锦生丝织厂设计办公楼和车间厂房建筑作为典型样本,对其保护对策进行解析。

3 都锦生故居的保护性修复与功能更新

3.1 修复与更新对策选择

都锦生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下茅家埠19号(图1),总占地面积约1686m2,南临“上香古道”,周边由地域传统民居特色的建筑汇集成聚落,绿树繁盛、碧翠环拥,具有绝佳的环境景观资源。由于年久失修,都锦生故居建筑破损严重,院落中杂草丛生,环境建筑亟待进行整治修复。2003年,杭州文保部门对都锦生故居采取了保护性修复工作,包括建筑群空间布局结构保护的院落环境整治、建筑结构加固、系统性修缮等,于2004年完成修复对外开放[9]。修复后的都锦生故居的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结构体系与材料等都得到了全面保护,并由原来废弃闲置的产住混合建筑组群更新为城市文化设施,通过实物展示、(原生活、生产)场景复原、文字说明等方式赋予其纪念馆的功能,由私家宅院转变为公共性空间。

1 都锦生故居区位环境示意

3.2 空间布局结构整体保护

在故居修复中对原有游廊和院墙分隔的东西两跨院的空间布局结构进行了整体性保护:西院为两进起居生活院落,第一进院落由东南侧大门、东侧游廊、西侧第一展厅(原故居厢房)和北侧祖屋围合形成;第二进院落由北侧第二展厅(原故居主居室)和东西两侧围墙组成,东侧围墙设门可通至东院。东院作为故居的附院,原用于织锦的生产和销售,采用典型的“前店后厂”格局:通过东院门进入第一进院子,院子北侧为展卖厅(原销售门店);在东院第二进院子内布置了用于织锦生产的工坊,工坊南、北都设有院落,形成独立的生产流线,东院最北侧院落设单独生产性出入口。为与周边环境取得协调,都锦生故居第二进院落的布局轴线有向东20°偏转,偏转后的院落轴线分别垂直于南北河岸和临河道路。故居院落内各院子布置了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景观,且在第一展厅前设置了都锦生纪念雕像(图2、3)。

2 都锦生故居布局总平面

3 都锦生故居群体鸟瞰

3.3 建筑功能更新与外观形式保护性修复

(1)维持空间原态的建筑功能更新

都锦生故居建筑群整体功能更新为公共文化设施,其各单体建筑内部空间都维续更新前简洁、规整的空间原态。各建筑更新前后的功能内容见表1。

表1 都锦生故居内建筑更新前后功能(制表:刘抚英)

(2)建筑外观形式保护性修复及其特征分析

都锦生故居各建筑的形构与立面等外观依据原形式,经结构加固、破损修缮、脏污清洗、受损构件与部品置换等过程后,恢复了其杭州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形式特征,研究选取起居院落(西院)中的“祖屋”“第二展厅(主居室)”和产业院落(东院)里的“工坊”作为典型案例,利用现场调查采集的修复后建筑图像信息数据,结合现场测绘后建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和据此绘制的分析图等,对样本建筑的特征进行分析。

祖屋:两层、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南立面设外檐柱廊形成前廊,首层中部开间设6扇木格扇门,两侧各设4扇槛窗,窗下墙采用青砖砌筑;二层中部开间设4扇木格扇窗,两侧各设2扇木格扇窗,窗两侧为木制板壁。北立面设门于首层东侧开间,其余两间各设2扇木格扇窗,门、窗两侧的上部为木制板壁,下部采用青砖砌筑;二层与南立面形式相同。东、西两侧山墙均为砖墙砌筑白石灰抹面。建筑采用木柱与砖墙混合承重,屋面结构为木屋架;为形成室内开敞空间,建筑柱网减去两根中柱。祖屋建筑形式、空间关系与结构体系见图4。

4 都锦生故居的祖屋建筑

主居室:该建筑在都锦生故居建筑组群中形制规格最高,为2层、开间4间、进深3间、四坡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建筑南立面设檐廊,廊柱通至屋面下檐,外走廊设木质雕花栏杆,南立面外围护结构主要为木门窗,首层、二层立面形式相同,西侧开间满铺8扇木门,其他各开间设1扇木门和6扇木窗,窗下槛墙为青砖砌筑白灰抹面。建筑北、东、西3个立面为砖墙砌筑白石灰抹面,墙上开木窗。主居室建筑采用木柱与砖墙混合承重,屋面结构为木屋架。主居室建筑形式、空间关系与结构体系见图5。

5 都锦生故居的主居室建筑

工坊:为单层、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建筑南立面呈对称形式,中部开间设8扇木格扇门,两侧开间设5扇木格栅窗,窗下槛墙为青砖砌筑。建筑北立面中部开间设4扇木格扇门,门两侧为木制板壁;两侧开间做法与南立面相同。建筑东西立面为砖墙砌筑、白石灰抹面。工坊建筑采用木柱与砖墙混合承重,屋面结构为木屋架,建筑柱网减去两根中柱以形成开敞的工业生产空间。作为产住一体的建筑组群中最主要的工业生产建筑,工坊在空间格局、建筑形式、结构体系与材料等方面与地域民居建筑基本相同,唯有设在建筑正中南北两侧的门的尺度和布置方式,投射出手工业生产的空间和流线组织需求。工坊建筑形式、空间关系与结构体系见图6。

4 丝织厂设计办公楼的景观重塑、形构保护与空间再生

4.1 基于建筑原貌保留的环境景观重塑

都锦生丝织厂设计办公楼(也称“意匠轧花楼”)1)位于原厂区中部,“第二准备与织造车间”正南侧(图7、12)。在城市环境改造进程中,都锦生丝织厂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城市商业、服务业用地,原厂区内大部分车间厂房和附属建筑被改造或被拆除。在整个厂区中,只有原设计办公楼按建筑原貌被保护下来。1997年5月,都锦生丝织厂自筹资金将其再利用为“都锦生织锦博物馆”[8]。在博物馆建筑周边布置了道路和停车场,为在城市商业街区环境中营构相对静谧的文化氛围,对环境景观进行了重塑,在建筑南侧密植绿化以形成对视觉和噪音干扰的缓冲(图7、8);建筑西侧设置了周恩来总理视察都锦生丝织厂的纪念雕塑;建筑西南侧主入口旁的草坪中布置了都锦生先生的纪念雕像,以两组雕塑凸显都锦生丝织厂独特的的工业历史文化蕴含。

8 设计办公楼(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及环境鸟瞰(摄影:胡 顺江)

(3)第三厂址:凤起路519号

4.2 建筑形构与立面形式保护及其特征分析

都锦生丝织厂设计办公楼的形构和立面形式得到了全面保护,除了必要的修缮措施外基本维持原态。建筑形构为规整的2层长方体双坡屋面建筑,立面采用基座、屋身、屋顶三段式构图。首层窗下沿至室外地面采用条石砌筑作为建筑基座;主立面(南立面)屋身部分采用清水青砖外墙,窗墙均匀分划,外墙开设深凹窗以强化虚实关系,立面由竖向壁柱划分为15间,壁柱贯通基座和屋身抵至屋檐形成立面的竖向图元,二层出挑的外廊则强化了横向构图,形成纵横均衡的构图逻辑;屋顶部分采用双坡小青瓦屋面。南立面西侧第二间作为展厅主入口,设三坡瓦屋顶门廊,门廊的两根支柱上有对联书:“为锦而生传千年瑰宝,求国之强留百世美名”。

建筑整体形式简约平实、清淡素朴,在周围商业环境的映衬下尤显历经岁月累积的厚重、平和与沉静。设计办公楼的建筑形构与立面形式见图8-10。

9 设计办公楼(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建筑透视

4.3 建筑内部空间再生与空间序列组织

设计办公楼在空间再生为都锦生织锦博物馆的过程中,其内部空间得到了完整保护。建筑平面呈规整矩形,展陈空间设置在建筑首层,二层布置办公和档案室。活化再利用后的建筑空间格局划分为6个展览主题:织锦历史、工艺流程、像景织锦、装饰织锦、都锦生织锦设计过程、早期织锦专用设备等,据此进行博物馆空间序列组织。各主题空间之间未做实体分隔,利用展板、展台等形成连贯、流动的袋形串联空间序列。建筑空间的再生因应功能模块需求,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布局紧凑。建筑空间再生后的空间格局与形态见图10、11。

10 设计办公楼(都锦生织锦博物馆)空间格局示意

11 设计办公楼(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内部空间(摄影:

5 典型车间厂房建筑数字化复原与特征解析

5.1 车间厂房建筑案例样本选择

在快速城市更新背景下,都锦生丝织厂凤起路厂区大部分建筑已拆除或改造,原厂房建筑历史风貌特色已消逝。对此,研究选取原厂区中已改造为商业综合体的“第二准备与织造车间”和已拆除的“动力综合车间”,进行建筑数字化复原和特征解析。根据浙江省冶金设计院于1988年绘制的“都锦生丝织厂厂区总平面图”(图12),该厂区以位于凤起路侧的“主入口-办公楼-中央绿地花园”构成厂区外部空间的南北主轴线,将厂区分为东西两区。第二准备与织造车间位于东区北部,根据1988年市工交系统危房翻建计划[11],拆除原车间后在原址新建,该建筑已改造为商业综合体,原建筑外观形式已不复存。动力综合车间位于西区中央绿地花园西南角,根据1984年市工交系统危房翻建计划[12],将原金工、油漆辅房拆除建动力综合车间,该建筑已于21世纪初期被拆除。

12 建筑数字化复原案例样本在都锦生丝织厂厂区中的区位示意(1988年,图片来源:根据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提供的都锦生丝织厂厂区1988年总平面绘制,绘制:胡顺江)

5.2 信息数据采集与建筑数字化复原

(1)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档案整理

研究以杭州市城建档案馆调研提供的建筑竣工图作为建筑数字化复原的主要信息数据;通过现场调研测量、无人机摄录数字影像等,获取经改造的现存建筑的工程和技术信息数据;搜集、查阅、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形成案例样本的属性信息数据。据此,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和初步分析,形成案例样本数据档案。

(2)建筑数字化模型构建

根据案例样本数据档案中的建筑竣工图和属性信息数据,应用CAD软件绘制完成建筑工程设计图的矢量化二维图形;据此,利用3D建模软件构建涵括建筑空间格局、结构体系、围护结构、立面形式、细部装饰等要素的三维模型;在研究中比照同时期类似建筑的立面形式以确定材质纹理及色彩细节。三维模型构建完成后,据此绘制建筑空间、形构分析图,用以分析建筑空间格局和形式特征。

5.3 基于数字化复原的建筑功能空间布局与形式特征解析

(1)建筑功能空间布局

第二准备与织造车间由主车间和附属用房两部分构成。主车间为3层,首层设置普通织机、特种机、宽幅床罩机等特种织机车间,二层为普通织机车间,三层为白丝工坊、准备设备车间、挑剔间、纹板工坊等;附属用房共6层,主要布置办公空间和库房。

动力综合车间由3层主车间和6层附属用房构成。主车间首层主要有平车间、金工车间、电焊车间、调度车间等,二层布置钢箱、龙头组等功能,三层主要为“花版”仓库及办公;6层附属用房均为办公空间。

2座车间厂房建筑因应工业生产的功能需求,适配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逻辑,形成了简单、素平、高效的工业空间形态。建筑功能空间布局见图13、14。

13 基于数字化复原的车间厂房建筑剖透视

14 基于数字化复原的车间厂房建筑空间组织示意

(2)建筑形式特征

第二准备与织造车间由简洁长方体组构形成。建筑东、北两侧为附属用房,西、南两侧为生产车间部分,两部分体量采用了相似的开窗形式,在立面经竖向线条分划后,采用较均匀的矩阵式窗洞。建筑外墙面采用了白色涂料、浅驼红色面砖等饰面材料。

动力综合车间采用长方体量组合形构,东立面(附属用房)挑出外廊;建筑立面窗洞分组开设。车间部分建筑外墙面采用浅黄色干粘石,附属用房部分及其外廊的外墙面采用白石屑粉抹面。

从2座车间厂房的数字化复原图像可以看出,其建筑形构简洁,立面构图上仅有线条分划和门窗洞口开设,未见表皮建构设计和细部装饰,且采用了当时普遍采用的、低成本的、能快速施工完成的外墙饰面材料和构造做法。车间厂房建筑的形式特征见图15。

15 基于数字化复原的车间厂房建筑透视与构成体系

6 结语

6.1 工业遗产价值认知

杭州都锦生丝织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丝织工艺品生产企业,其工业建筑遗产无论是经保护和修复后的物质实体,还是数字化档案文件,都可以作为地域丝绸工业文化发展的见证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由此,3个典型案例共同拥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中,都锦生故居作为近代历史中著名的爱国商人曾经的住居、创业场所和现阶段的纪念设施,采用了杭州地域性民居的典型建筑形式,因此除文化价值外,该建筑群也具有关联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价值、用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的艺术价值。都锦生丝织厂设计办公楼是该厂凤起路厂区目前唯一原态完整保存的历史建筑,目前作为纪念和宣传老字号企业的博览设施,其遗产价值涵括了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数字化复原的车间厂房建筑通过信息数据采集、数字化建模和分析图绘制,形成历史建筑的数字档案,具有文化价值和基于数字技术应用的技术价值。

6.2 保护模式总结

综上,研究将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归纳总结为3种模式:

其一,基于建筑原貌修复的纪念性功能模式。在该模式中,都锦生故居的前店后厂、产居结合的空间布局及其民居建筑形式表现为较显著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具有历史人物和专题工业遗产的双重纪念意义。在建筑修复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修复的理念和方法,在充分尊重建筑遗产既存物态的基础上,对破损严重的构件、部品等进行了替换、整修和清污等处理,以维续建筑遗产本体的寿命。

其二,基于建筑整体外观保护的博览空间模式。作为典型案例的是都锦生丝织厂设计办公楼,其建筑形式从整体到细部得到了完整保护,内部空间则再生为博览和办公设施。在该建筑遗产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中,借鉴应用了建筑遗产历史价值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对建筑进行加固、修缮和照料,尽量达成对原建筑遗产本体的最低干预。

其三,基于数字化复原的数字建筑遗产模式。经数字化复原后生成的典型车间厂房数字化建筑图系投射出1980年代中后期工业建筑的设计与建设观念、空间组织方式和外观形式。该模式尤其适用于对已拆除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建筑遗产保护对策。

根据杭州都锦生丝织厂遗产保护模式,可进一步深入开展地域丝绸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对策系谱及其所映射的遗产保护观念演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作为工业遗产专题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参考依据和借鉴样本。□

注释

1)信息来源于由杭州市城建档案馆提供的1980年代的都锦生丝织厂厂区总体规划图,图上标注该建筑为“意匠轧花楼”,其功能为织锦纹样设计绘制与纹板轧制的办公空间。

猜你喜欢
织锦故居车间
卫立煌故居
瑶族织锦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传承
山间采茶忙 车间制茶香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