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叫了一整天

2021-11-26 02:54秦羽墨
绿洲 2021年6期
关键词:豆豆小林老太太

秦羽墨

阿袁打电话来的时候,小林正躺在办公室沙发上眯着眼睛睡午觉,迷迷瞪瞪没听清,问她,什么丢了?阿袁说,你妈丢了。小林还是没听明白,阿袁只好重复一遍。小林说,一个大活人怎么会丢了?阿袁说,反正就是丢了,家里没人,电话也打不通,你赶快回来吧,我打不开家里的门。早上出门,阿袁忘了带优盘,盘里面有她昨晚熬夜做的课题,下午等着要用,不得不从公司赶回家拿,结果发现钥匙也没带。敲门,屋里无人应答,打电话,也不通,平日这个时候老太太要么在家睡觉,要么在院子里和那帮老头老妈子乘凉聊天,现在,两个地方都不见她的影子。

炎炎夏日,大中午的,进城没多久,人生地不熟的农村老太太能去哪?小林从单位开车匆忙往家赶,一路想着脾气多少有些古怪的母亲。老太太很能吃苦,也很会吃苦,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观精神,那些年,家里接二连三遭受不幸,全靠她支撑下来,送儿子读书,给丈夫治病,在病床上伺候了他十几年,毫无怨言,即便最艰难的时候也未动摇对生活的信心。前年,父亲在跟病魔的对抗中败下阵来,走了。母亲悲伤的同时,也松了口气,她总算从多年家庭保姆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像刑满释放的囚犯,重获自由。去年冬天,小林回老家看她,发现母亲脸上出现了难得的血色,在人前说说笑笑,如鱼得水,一开始小林还担心父亲走后,她一个人在老家会孤独难熬,没想到她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那么得心应手。有那么一瞬间,小林觉得简直不认识她了,这真的是自己的母亲么?以前,母亲所有心思都放在家人身上,如此这般,耗费了所有精力,农村最流行的赌博游戏,诸如搓麻将、赌牌九,从来跟母亲无缘,小林一度认为,母亲眼中除了丈夫跟儿女没别的内容,她是一个标准的被家庭拖累的农村妇女,她的世界那么小,那么可怜,可怜得让他这个当儿子的感到悲哀。可就在父亲去世后的两年,她不但学会了打麻将,还爱上了喝酒,隔三差五去串门,找她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喝,男的女的都有。同学们都已白发苍苍,几十年不联系的人,被她挨个找了回来。儿子结婚生子,在城里有了事业,病床上再没有需要她伺候的人,她像在有意拿回失去的东西。她的青春回潮了,容光焕发,一下年轻了十几岁。这是刚死了丈夫的女人应有的表现吗?这么快就从失去丈夫的陰影中走出来,如此种种,小林不知该高兴,还是生气。这真的无可指责吗?父亲活着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家里的负担,把母亲害苦了,可如今,见母亲活得这么滋润,如此轻松愉快,他又替那个死去不久的男人感到难过。人生大抵就是如此吧,有一天他死在前面,妻子也会过得好的吧,谁离了谁不能活呢?

天空没有一片云,路上也无行人,这个时间点,没人会上街。正午的阳光把路面照得发白发亮,从地面反射过来的光太过耀眼,眼珠子被刺得生疼,虽然路上车少,小林却没办法把车开快。泥城的绿化做得太好了,有几段路法国梧桐遮天蔽日,车子开进去,像进了山体隧道,树荫和阳光强烈地交替出现,光线的对比让他很不适应。街上没有人声,正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司机们也很少按喇叭,只有蝉在外面拼命喊叫,聒噪如硕大的雨点,砸得路面粉尘飞扬,隔着车窗小林都能感到它们强大的气势和对世界充满的敌意。就不能叫小声点?这么大声不费力么?

下了电梯,小林看见阿袁坐在对面楼道里,屁股下垫着工作牌。小林问,怎么坐在这儿?阿袁说,楼道有风,凉快。小林问,你确定不在家?阿袁说,我用拳头捶了半天,睡得再死都会听到的。像不甘心,小林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儿,用自己的拳头验证了一遍,如阿袁所说,屋里像真没人。阿袁说,还敲什么门,我急死了,等着回公司呢。小林这才掏出钥匙把门打开。老太太确实没在家,不过屋子被打扫得很干净,一切物件摆放整齐,都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不像早上他们出门上班时那么乱,看来母亲是打扫完卫生才出去的。阿袁到书房拿了想要的东西。小林问,这个时候老太太会去哪儿?阿袁说,谁知道啊,你妈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有主见,一个老太太跟我们过就得了,想那么多事干嘛。小林说,你上你的班去,我到外面找找。阿袁问,你到哪儿去找?小林说,这个你莫管。

阿袁走后,小林一个人在客厅吹了一阵空调,现代科学制造的冷气,让他浑身凉爽,空空如也的家,又让他觉得若有所失。在慵懒和舒适的某个间隙,他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坐在那动弹不得。联想最近发生的事,小林生出一种不祥之感,母亲大人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该不会离家出走吧,或者以此表达对儿子和媳妇的不满?

母亲一直不愿进城。她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在乡下。记得刚进城那会儿,第一个月打了五百多元话费,尽管跟儿子生活在一起,却每时每刻都想着那块土地,要是哪天不跟老伙计们说话,她连觉都睡不好。小林执意接母亲进城,一方面想让母亲好好享几年福,弥补过去的辛劳,另一方面却有说不清的苦衷。父亲去世一年,村里便有了流言,流言很快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儿子的耳中。寡妇门前是非多,即便是上了年纪的寡妇。有不堪者甚至说,那个屋子留宿了不同身份的男人。此种中伤和流言,不但关乎母亲的声誉,也影响到儿子的清白,他可不愿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不愿承受这个。好不容易送走父亲,小林不想再找个父亲来奉养。但母亲说过,她才过了两年舒坦日子,在村里自在得很,打死都不会进城。她还说,村里的某某,本来身体很好,进了城,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两年就走了,她可不想像他那样。小林说,豆豆需要你照顾,他有自闭症,医生说了,要家人多陪陪他,多进行心理开导,我和阿袁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为了孙子,老太太只好投降。这是小林的一个计策,豆豆确实不太爱讲话,性格羞涩,但并不是什么自闭症,他如此形容,是拿准了老太太舍不得孙子的心理,用一个小骗局把母亲骗到了城里。

豆豆已经上中班,老太太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幼儿园,剩下就没什么事了,下午不需要她去接,下了班小林顺便接回来了。如此一来,她的空闲时间很多。小林发现,自己在小区了住了四五年,才认识几个人,而母亲来了不到两个月,把小区各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谁谁以前当过校长,谁谁谁跟她一样也是来这里带孙子的,谁谁谁是重组家庭,谁谁谁生了一儿一女,他们很争气,都在美国留学。如今,她跟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已经搞得相当熟络。小林把母亲接到身边,是想远离闲言碎语,没想到,到了城里,老太太竟然陷入了更可怕的包围。有好几个老头前来打探母亲的情况,有的是替别人做媒,有的是毛遂自荐,这种情况完全超出小林的预料,他自己单身的时候,都没这么吃香。前来询问的人,条件都不错,最低都是拿退休工资的人,不会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也许这就是那些老头们那么大胆的原因吧,他们有底气,有恃无恐,你不过是个农村老太太,能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他们说,要是嫌麻烦,怕将来的事不好处理,不领证也没关系,老来伴嘛,凑合过。小林从未想过再喊别的什么人叫爹,他喊不出来,他只有一个爹,那个爹已经死了。但他又理解这种情况,毕竟老年人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那些人如此评价母亲:性格好,勤劳能干,能吃苦,会持家,这样的女人适合过日子。他们还表示,凑一起以后,工资卡归母亲管,死后财产不论,没有任何纠纷。真是奇货可居啊。小林想,换作自己恐怕早嫁过去了。他问母亲,母亲有些措手不及,很不好意思地说,都六十大几了,这种事她哪做得了主。说是那样说,意思是明显的,如果可以,她会很愿意开启新的生活。她自己恐怕都未曾想到,当初那么不愿进城,这么短的时间,就跟城里人打得如此火热,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母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小林感到吃惊。

阿袁说,你妈真有男人缘啊,你会不会马上有个后爹?是老李还是老张?要我看,还是老李吧,他是退休教师,条件很不错了,长得也很体面,带出去不丢人。老张当领导出身,说话趾高气扬,虽然条件更好,但不会照顾人,他找老伴肯定是指着别人照顾他,你妈累了大半辈子了,没这个必要。小林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妈在这里妨碍我们的私生活了,巴不得她嫁出去?阿袁说,看你说的,那是你妈。小林说,我妈难道不是你妈?阿袁说,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到时候你管得着吗,我是不好说的。小林说,你看我管不管得着。后来,他直接对母亲说,你跟哪个老头过,我都不反对,反正大家住在一个小区,可以相互照顾,要是再嫁,我的态度很明确,我不会再喊谁爹了。母亲说,要么领证,不领证凑合过算怎么回事,我这张老臉还要的呢。母亲虽然表示不会再嫁,但很长时间都不高兴,不过,依然和那几个老头走得很近。在小林看来,不嫁给具体某个人,那些老头就有了平等的机会,母亲更成了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

小林再次拨打母亲电话,电话依然处于失联状态。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小林站在走廊从窗户望下去,看见平日跟母亲走得近的几个老头老太太正坐在小区的凉亭里聊天,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扇子,有的是旧蒲扇,有的是色彩浓艳的塑料团扇,一边摇,一边说话,他只看见他们的嘴在动,听不清在说什么。倒不是距离远的缘故,小林家住三楼,离凉亭很近,平日只要把窗户打开,小区里的人说什么话听得很清楚。蝉的叫声实在太大了,它们的存在如同一道屏障,起到强大的屏蔽作用,在蝉声的笼罩下,其他一切声响都退居幕后,那些人的动作成了一连串无声符号。

小林下楼打听母亲的情况,才起了个头,几个老头便主动问了。老李说,你妈是不是在楼上看电视?也不下来聊天,电话打不通,喊再大声也没人应。老李的热情让小林感觉有些不适,看起来,他跟母亲的关系比母亲跟自己的关系还近。小林说,我下来就是想问问,你们谁看见我妈了,她没在家,出门也没留半句话。一位老太太说,早上见过一面,那时候她送你们家小孩从幼儿园回来,在隔壁市场买了两块嫩豆腐,说晚上给你们炖鲫鱼汤喝,后来就没见她。小林哦了一声,算啦,可能等一下就回来了。说不定她是去哪个店子买衣服去了,边上一位年纪不太大的妇女插了一句,上次听你妈说,没一件合适的夏天衣服穿,媳妇买得颜色太艳了,穿不出去。小林礼貌性地微笑了一下,他知道母亲肯定不是买衣服去了,她要是去买东西,一定会找个伴,同时告诉自己一声。这时候,当过局长的老张说,放心吧,大妹子那么聪明,还能丢了不成,说不定到哪玩去了。“大妹子”三个字令小林感到恶心,像吞了一只苍蝇,可他又不能不表示出感谢的意思,毕竟大家表面上是在关心母亲。走出凉亭的时候,他觉得那些人的发言全变成了蝉叫,嗡嗡地塞满了他的脑袋,令他头痛欲裂,简直要爆炸。太阳太大,即便站在大楼的投影里,小林也能感到阳光的炙烤,母亲可千万别爱慕虚荣,看上这个局长,那张嘴脸实在无法让人忍受。

小林用手搭在额头上眯着眼睛望天,几朵小规模的云分散各处,它们白得非常纯粹,也非常彻底,像一群惬意的游客,在天空自由行走,这个时候,只有它们不害怕太阳。有辆送快递的小三轮从小区门口开进来,擦身而过,刮出一小阵凉风,这激发了他的思维。小林朝门口走去,给保安大哥递了一根烟,每天从门口过,保安对小区里的人如数家珍。小林问,你看见我妈了吗?保安大哥说,上午看到一回,下午没看到。小林问,上午是什么时候?保安大哥说,大概十点多钟吧,她出去的时候用塑料袋提了什么东西,因为手里有东西,不方便按开关,是我帮她打开的门栏。

上午就出去了,还提了东西,也就是说,她中饭都没在家吃。事情看起来有些蹊跷,母亲从不单独在外面吃饭,她认为外面的馆子既不卫生,也不经济,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有什么重要事让她中饭不吃就出门了?小林想不出来,看来当中真有什么隐情。想到这儿,小林再次拨打了那个号码,声音反馈,既不是欠费,也不是关机,而是你呼叫的电话无法接通。无法接通意味着什么?手机掉了?卡被人抽走了?还是人被控制住了?那样一台老年机,即便掉在路上也没人会捡,根本值不了几块钱。小林有点心慌。他打电话向单位请了假,又跟妻子阿袁说,下了班你去学校接豆豆,我得出门找人。阿袁说,一个大活人,她自己走到外面,你上哪去儿找,等等吧,说不定自己就回来了。小林说,万一没回来呢。阿袁说,没回来,咱就报警。小林说,找都没找就报警,真有事,报警就迟了。阿袁说,那你上哪儿找?小林说,让为我好好想想。阿袁说,要不你到上次卖健身器材的地方看看,说不定,她又被那班人给骗回去了。妻子一说,小林如梦初醒,我怎么没想到呢,八成去了那里。那个地方,挂羊头卖狗肉,专门欺骗老年人,他们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不让听众把手机调成静音,而是直接没收,讲座结束后才发给老人,以此保证洗脑效率,十足的传销手段,上次母亲就失踪了一回,回来后才知道,原来是听讲座去了。听完讲座,母亲羞涩又不甘心地说,要是你们工资高一点就好了,就可以帮我买一张按摩椅。小林问,什么按摩椅?母亲说,那种既可以健身,还有助睡眠的椅子。小林说,那是骗人的,专门骗你这种进城不久,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农村妇女。听到这儿,母亲生气了,在小林的记忆里,母亲从未生过这么大的气,她几乎咆哮起来。买不起就买不起,我又不会说你俩不孝顺,有必要污蔑中伤别人么?后来,小林打听到,母亲说的那种能治各种疾病,延年益寿的按摩椅,要一万多块一张。

为了将母亲拉出骗局,小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先是调查了那家名叫“一康健身”的保健公司。那家公司骗术高明,很会利用国人的孝心。如今生活好了,经济收入比早年改善了不少,人有了钱,日子好过了,当然想着多活几年,子女们也想补偿父母以前吃过的苦。如今,老人跟孩子的钱最好赚,很多人即便受骗,也心甘情愿,毕竟钱花在了最心疼的人身上,至于能否起作用,并不重要,他们花钱只为买个心安,甚至安心都不用买,能得到邻居亲戚的夸奖就行。那些健身器材买回去后,常常用不了几回,扔在角落里任由灰尘覆盖。

“一康健身”组织员工到社区搞了几次免费体检,像做公益事业一般向老人宣传各种健康知识、饮食起居方略、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等等,无所不包,在宣传这些内容的同时,他们让老人填写家庭情况、子女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经济状况。有了这些信息,便可对症下药,像攻克堡垒一样挨个攻克老人的心理防线。打电话,安排老人去店里体验免费理疗,几个疗程下来老人们基本会被征服,对他们公司的产品深信不疑。如果这样还不行,他们就放大招,组团带老人去旅游。对经济收入高的人,组织出省,收入一般的,像小林母亲这样,就用大巴车接到郊区转一圈,那都是些免费景点,不收门票的,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从未得到如此礼遇,内心的满足感不言而喻。那些健身器材也不是一点用没有,它们是符合医学原理的,也有出厂的合格证书,只不过功效被严重夸大,说连糖尿病综合征、半身不遂都能治好,疗效如此神奇,当然要卖高价了。要是没治好,他们会说,每个人体质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他们从未保证一定会治好。打这种擦边球,公安局和消费者管理协会拿他们完全没办法。小林请工商局的朋友给母亲做了几堂防骗知识讲座,母亲才将信将疑地放弃。

来到“一康健身”门面前,通过落地窗的玻璃,小林看见里面人头攒动,生意很是红火。那些健身器材上,每个位置都躺着老人,男男女女,有的秃瓢,有的白发,还有戴各种假发的,他们或闭目养神,或哼哼唧唧叫唤,很是享受的样子。一群待宰的老羔羊,等着受骗吧,小林既为他们感到悲哀,又为他们感到可怜。每个老人边上都围着他们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些大龄妇女,因为有这些人围着,小林不确定躺在里面的人有没有自己的母亲。他气吁吁地推门进去,环视一周,寻找着。工作人员见有陌生人闯入,问他是谁,找哪位。小林一句话不说,从外到里挨个扒拉着看过去。这时候,店长认出了他。又他妈是你,我们在工商局注册了的,合法经营,再来捣乱,小心我报警抓你。说着,招呼店里员工朝小林围过去。小林像被推出午门斩首的犯人一样,挣脱着跳起来大叫,妈,没人应,又高声喊了两声母亲的名字,还是没人回音,如此,他只好从店里退了出来。出来后,他站在路边,朝街对面的店子奋力咆哮,这一声咆哮,把街道两边原本热闹的蝉鸣吼得噤了声,一时间,世界仿佛被调成了静音,等了十几秒,才恢复喧嚣。

“一康健身”没在,还可能去哪儿呢,小林坐在驾驶室吹了十几分钟空调,竭尽全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太阳已经西去,马路上铺满树木和楼房的影子,歪歪斜斜,错落交杂,但街上依然热,蝉声不止,犹如沸水。小林有些懊悔,或许那次不该把母亲买的手机退了,应该直接换成华为新款,那样,不管走到哪儿都可以用微信定位,不可能把自己弄丢。

为了加强跟小区老头老太太的联络,母亲上回偷偷换了个手机,虽然是老年机,但比此前那部先进了不少,可以发语音,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她不知道,那些手机早已退出国内市场,在二手市场上几十块钱都卖不到,电信部门的处理方式是,充几百块话费,白送一部手机,因为除了老年人,没人会要它们。然而,那回营业大厅的业务员,见母亲一个人来买手机,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太太,嘴里说得还是外地口音,原本白送的手机,居然以三百塊钱的价格卖给了她。小林知道后气疯了,那个营业厅就在小区边上,他回到家,带着母亲和手机,把卖手机的业务员狠狠羞辱了一番。说她狗眼看人低,专门骗老人,赚黑心钱。他们经理知道后,让那个女业务员当众赔礼道歉,退还了钱款。钱虽然退回来了,母亲却闷闷不乐了很久。毕竟那个营业大厅就在小区边上,平素散步,送孩子读书,出门买菜都可能从门口经过,随时会碰到那个业务员。儿子大张旗鼓去讨公道,让做母亲的很没面子。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小林的勇敢举动,不但没得到母亲的认可,反而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羞辱,似乎儿子骂的不是业务员,而是她这个没见识,没文化,早就被时代淘汰了的乡巴佬。更关键的是,母亲觉得儿子不让她换手机,是反对她跟那群老头交往过密,这不是侮辱,简直是人格践踏了。尽管后来小林向母亲道了歉,但一切都晚了,伤害已经造成,哪能轻易挽回。

小林发动汽车,漫无目的开了几分钟,车子被堵住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来到了城墙垛子下,城墙之外,是绕城而过的大河,河水汹涌的声响裹住蝉鸣,顺利抵达了他的耳朵。这是他今天第一次感到有超过蝉鸣的声音存在。小林把车停好,不自觉朝码头走去,忙活了这么久,他想到河边透口气。下班时间就要到了,趸船上陆续有人在等着过河。每天早晨,河西的人从这里坐船去河东,到了黄昏,再坐船从河东回来,他们一天的生活由一艘渡船连成一体。渡船二十分钟往返一趟,坐船过河比坐公交车从大桥过去要省不少时间,不开车的上班族大多选择这种方式。小林选了个离渡船很近的地方坐下,看人们往来河上,他希望能从人流中捕捉到熟悉的面孔,然而,所有人都那么陌生,他们的表情或匆忙,或笃定,很像自己,却与自己无关。小林很疲惫,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在河边坐了大概有四十分钟,百无聊赖地看着流水和渡船在眼前走过,再抬头时,天已经不像刚才那么明亮了,不知何时,太阳舍自己而去,长河尽头没有落日,只有黏糊糊的晚霞,层层叠叠,堆在天空一角。河风依然温热,熏蒸的气息中夹杂了很重的水腥味,波光在河面跳跃,像一群躁动的鱼。蝉并未因黄昏的到来而停止嘶鸣,它们只是变得有些柔软了,像柳条一样,在晚风中随意飘扬。

小林坐在码头的石阶上,晚风和蝉鸣灌得他有点想睡觉,脑袋昏昏然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救人啊,快来救人啊!喊声是从右边传来的,随着喊声,岸上所有人,散步的、过河的、像小林一样在河边闲坐的,纷纷往那边跑去。小林也跟在人们后面追了过去。有人跳河了。据目击者,也就是那位发出救人呼喊的钓鱼老头说,跳河的是个女人,她在河边站了很久,远远地站着,一开始以为是在散心,或者欣赏他们钓鱼,没想到,突然就从岸上跳了下去,他都没来得及看清她的长相,人就沉了下去。老头说,只记得她穿了一身黑色衣服,年纪不小的样子。听到这儿,小林心中一惊。穿黑色衣服,年纪不小,想不开跳河?母亲早上不就穿了一件黑色单衣吗?他问钓鱼的老头,那个女人头上有白头发吗?有没有说过什么话?是不是本地人?老头说,我怎么知道,她扎了个马尾辫,看不太清有没有白头发,看样子不像本地人。说完,还顿了顿,老头表示其实他也不敢确定那女的是意外掉到河里的,还是自己跳进去的,他只看到那个黑影像石头一样砸进了水中。小林心中又是一惊,差点哭了出来,他想当即跳到河里去,奈何不会游泳,只能在岸上干着急。

已经有十来个会水的跳了下去,他们划拉着胳膊,在水中寻找,但并没什么发现。此处虽然地势平坦,水流却并不慢,绕城而过的河在这儿转了一个大弯,这个弯像一个加速器,河流表面平静,底下却流得飞快,东西掉下去,会立马冲走,那个女人肯定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很快,渡船开了过来,挖沙船也开了过来,在边上下网的几艘小渔船也纷纷往这边靠,他们围绕那片水域,仔细寻找着。都是长年在水上行走的老师傅,不到一刻钟,他们便在距离女人落水五六十米远的地方把人捞了上来。是挖沙船将渔网套在铁轱辘上,伸到水底打捞上来的,他们解下那个女人,像解下一条黑色的大鱼。然而,那鱼不会跳,也不会动,水淋淋地摆在那儿,纹丝不动,气息全无。岸上的人围了上去,指指点点,说这说那。小林没看清她的脸,她的脸被纷乱的头发盖住,一时无法辨认,但他看清了她的身段,这是一个体形高大,略显肥胖的女人,母亲是瘦小个子。她的衣服也不是黑色的,而是藏青色,钓鱼老头没看清,说错了。女人的身体在地上洇出一块巨大的水渍,那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的印记,那块印记很快因为天热的缘故蒸发掉了。救护车来的时候,人们对那个死去的女人的兴趣不像刚捞上来时那么大了,围观者走了很多,此时,救护车的用处不是救人,而是负责把人拖到殡仪馆。随着救护车的离开,天也暗了下来,夜色像一床漆黑的被,降临在河面上。活着和死去的人,一起与大被同眠。

开车往家赶,小林满脑子都是胖女人在地上留下的水渍,水淋淋的身体阴影似的,在他眼前挥之不去。停好车,小林坐电梯上楼,出了电梯门,他发现家里的门是开着的,阿袁已经把豆豆接回家了。她故意把门开着,等小林回来。看那眼色,不用问就知道,一点消息也没有。豆豆在客厅地板上玩他的超级赛车,用遥控器指挥,嗖嗖地满屋子跑。小林和阿袁并排坐着沙发上,一句话不说,沉默了几分钟。天都黑了,平日很少出门,对本地所知甚少,人地两疏的老人家,能去哪儿呢?想到那个被水淹死的女人,小林心有余悸,母亲会不会遭遇什么不测?不然怎么出去了大半天还不回来?他简直不敢往下想了。小林从沙发上站起来,跟豆豆说,别玩了,奶奶都不见了,你还有心思玩。他问豆豆,这两天奶奶跟平时有什么不同?豆豆说,没什么不同啊,她每天都开开心心地送我去上学,还让我在学校听老师话,莫跟同学打架。小林问,今天呢?豆豆说,今天啊,奶奶连让我在学校别打架的话都没说,摸了摸我的脑袋就回去了。摸了摸你的脑袋?小林把手伸过去,比画着,是这样摸的,还是这样摸的?豆豆说,记不清了,反正就是摸了后脑勺。小林问,奶奶以前摸过你脑袋没?豆豆说,以前没有,就今天摸了。听到这,小林吓了一跳。母亲为什么要摸豆豆的脑袋呢……阿袁说,摸一下脑袋而已,哪有那么多暗示,当奶奶的摸孙子脑袋很正常啊。小林说,可她以前从没摸过。阿袁说,那能说明什么呢,你说说看。小林说,我要是知道,就不会在这里猜了。豆豆说,爸爸,我饿死了,什么时候吃饭。小林生气了,他问,豆豆,奶奶平时对你好不好?豆豆说,好,非常好,经常给我买零食吃,你说小孩子零食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她就在学校门口偷偷买给我,让我在学校吃,别带回家,她还跟我讲了你很多小时候的事,让我多说话,多跟同学们玩,不要一个人老待着。小林说,奶奶对你那么好,现在她不见了,你还有心思吃饭?豆豆说,奶奶不见了跟我吃不吃饭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吃饭,奶奶就会回来么?要是那样的话,就暂时别吃,只要奶奶能回来,我饿半天没关系。豆豆的话搞得小林不知如何回答。

小区里的路灯陆续亮了起来,那些路灯每天都很准时,这说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六点半,母亲失踪有七八个小时了。小林站在窗口,心绪烦乱,他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是带儿子去吃饭,还是继续等下去,母亲到底去了哪……这些问题让小林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客厅里突然响起了手机铃声,是阿袁的手机。小林看见阿袁很客气地接听了电话,心平气和地听着,不时嗯嗯地点头,听了有一分钟,他才从电话余音里听出几个关键词,原来电话是警察打来的,阿袁早就报了警。等阿袁挂了电话,小林气急败坏地说,你就不能盼我妈一点好,动不动就报警,你是不是觉得她一定会出事!阿袁说,你冷静一点好不好,人不见了这么久,报警让警察找,总比你一个人在家像无头苍蝇乱转好。小林说,警察能找什么人你知道么?阿袁说,你不要急,你这个样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了。小林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跟我说了,警察在电话里讲了什么?阿袁说,你坐下来冷静一下,我就跟你说。小林说,我现在很冷静,你不说,我才会不冷静。阿袁说,警察说今天下午三岔路那边发生了一场车祸,被撞的是个老太太,人还在交警大队,让我们去认尸。小林刚落在沙发上的屁股立马又弹了回来。不会吧,我妈会看红绿灯的,怎么可能被车撞。阿袁说,那我们要不要去看?小林想了一下说,你觉得呢?阿袁说,还是去看看吧,早看早放心。小林没说话,艰难地点了点头。他回头看了一眼豆豆,豆豆嚷嚷着要吃烧鹅,小林大声吼道,找奶奶去,等下回来再吃!阿袁说,你小声点行不行,吓着儿子了!小林换了鞋,准备出门,打开门一看,母亲正站在外面,他惊讶了一声,妈,你怎么……

小林没来得及开口问,母亲自顾自说了起来。今天啊,我走了很远的路,我有二三十年没走这么远的路了,我到乾明寺烧香许愿,还算了一卦,把身上两百多块钱都捐了香火,回来的时候发现连车费都没了,手机出门没多久就没电了,也不知道跟谁打电话。听到这小林像被什么蜇了一下,这么远的路,你去乾明寺干什么?豆豆不是不爱跟同学说话么,听他们班李宣的奶奶说,她上次去乾明寺烧了香,回来孩子的病就好了,乾明寺的菩萨灵验得很。小林说,你没钱坐车,随便跟路人借几块钱,坐公交也能到家啊,怎么要走这么久?母亲说,我跟他们借钱,他们见我是外地口音,以为是骗子,说前不久很多老人用这种办法,见人就借十块八块的,公交车司机都是本地人,听得半懂不懂,不愿搭我。听到这,小林的眼泪都快出来了。他说,明天我就给你买新款华为,那个手机的电很经用,还能定位方向。

阿袁说,回来就好,妈,你都不知道我们多担心你。老太太说,我没想到从河那边过来,看起来很近,走起来要两三个小时。小林说,能不要两三个小时么,有好几十里路呢,湖区地方平,才看着近。阿袁说,你儿子以为你出什么事了,急得在家骂人。老太太说,都怪我,出门时没跟你们说清楚,也不知道手机会没电了。小林说,不讲了,我们吃饭吧。说完这句,他才意识到,家里根本没做晚饭,平日晚饭都是母亲做的。阿袁说,小区后面开了家新馆子,我们下馆子去,顺便庆祝母亲平安归来。豆豆问,那里有烧鹅么?阿袁说,有的,我早问了。豆豆听了开心地大叫,快走快走,我快饿死了。

小林给儿子点了烧鹅,给母亲点了臭鳜鱼,阿袁则是十年不变的麻婆豆腐,她说要减肥,不吃肉,只吃豆腐。小林自己是什么都不点的,在他们吃的菜里一样夹一点,足以对付自己的胃了。一家四口把那顿饭吃得滋味百生,好几次小林想说话,最后欲言又止。

吃完饭已经到了八点,四个人从餐馆往小区走,小林看见路边有很多老人在跳广场舞,男男女女的,把小区前后的空余地方擠满了。他们有固定的团队,也有固定的地方,各跳各的套路,团队之间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不跳够时候,是不歇息的。大喇叭飘出的音乐让原本衰老的身躯变得活力四射,他们摇动自己,像摇动整个世界,把全身力气都用上了。老头老太太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见到小林一家朝他们点头微笑示意,他们跟母亲一样,多半是进城给子女带娃的,除此之外,没别的事,不跳广场舞,能做什么呢?或许,这就是她们融入城市的方式。路灯昏黄,空气温度依然很高,用鼻子一闻,满是太阳炙烤的气味。夏天,不到零点感觉不到一丝凉风。馆子里有空调,出来走几步就出汗了,小林一边走,一边擦汗,高音喇叭的吼叫加剧了空气的灼热感。

忙活了一天,小林身心疲惫,但不知为什么,并没睡好觉,半夜醒了过来。醒过来后,他蹑手蹑脚一个人出门下楼,独自到小区里散步。他发现,这个时候蝉居然还在叫。焦躁的蝉声,绵绵不绝,从绿化树上飘下来,像漫天尘埃。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蝉在午夜也是会叫的,这让他觉得世界的陌生。不是他粗心,也不是他缺乏观察力,他从来是一个生活细心的人,只不过,很多事物只在特殊时刻才会被唤起,小林如此想着,抬头看了看无尽的夜空。

责任编辑去影

猜你喜欢
豆豆小林老太太
为梦孤独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读句子
早上的期待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哪剪的
搭讪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