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2021-11-27 07:13王砚谊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

王砚谊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情况上来看,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都是极为重要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需要同时扮演教师与管理员的双重责任。在教师身份中,高校辅导员需要负起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树立高校学生良好的三观。在管理员身份上,要保证学生在校的纪律与安全。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来看,高校辅导员需要肩负起更多的管理任务,这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进行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还要保证学生人才的质量,以此来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进行差异化的学生管理,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向学生们发布规章制度与信息通知,但在其中依然存在一些管理问题,需要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解决与完善。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情况

(一)个性与从众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比之前的学生更为成熟,自我认知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又处在一个大学这样类似社会的“小社会”中,难免会受到一些来自外部或网络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有了从众的心理。此外,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发生了改变,网络使得每个人都能各抒己见,但学生之间由于生长环境、家庭背景与接触事物的不同,很容易出现严重意见分歧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容易与持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同学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二)个人情绪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社会快速发展下,高校学生们的认知与见闻已经有了极大地提升,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严重不足,往往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状态过于理想化,这种理想化的个性使得学生们的个人情绪控制能力严重不足,在获得一些成就之后容易过于骄傲,同样在遭受一些挫折时也极容易出现心理状况,心理状态的波动极大,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上述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不成熟所导致的,这需要高校辅导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工作,才能有效地缓解与改善问题。

三、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管理模式较为传统

在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过于传统。

利用学分制来管理高校学生,利用年限教育方式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分不清年级与班级之间的联系,更不能满足自身的真实需求,这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1]。此外,由于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还导致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展开较为困难,不能良好的将高校学生以班级的名义进行凝聚,这是目前学生管理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2.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环境较为封闭

在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依然有一部分的高校辅导员采取传统的单方面强制思想教育,对高校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迫使学生服从高校辅导员的“权威”,并且利用理想中的榜样标杆为依据,对高校学生展开不切合实际的管理。但是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理想中的那种榜样存在,因此这种说与做不相匹配的管理现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极为愚昧无知的,这对今后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很难再有效地开展[2]。

3.学生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手段

随着我国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信系化的应用。但是在目前一部分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高校辅导员对于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导致信息化建设手段无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效用。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优化与创新,导致工作停滞不前,很难再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首先是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其次是网络中各类杂乱无章的垃圾数据与网络文化的冲击,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与道德观念。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是直接面向高校学生的唯一信息发布者,高校辅导员直接代表着高校领导层的意见,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也是由高校辅导员进行制定的,但在制度上始终是更偏向于辅导员本身的,学生对此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现如今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得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获取信息内容与传播自身的想法。如此一来,高校学生在网络的信息传播中一点点地改变了对高校辅导员的印象与想法。很多高校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后[3],对于一些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持有一定意见的,对于一些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做法也表示过于严格。在高校辅导员依然在对高校学生们展开传统类型的说服教育时,高校学生们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使得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生疏僵硬。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高校学生往往没有强大的分辨能力,往往会被网络上的一些不当言论所影响,一些网络上的舆论内容经常被高校学生所提及,虽然高校学生在进行谈论时并没有感受到有任何不妥,但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面对以上诸多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必须严格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学生,要结合同学与朋友的力量进行感化教育,堵不如疏,只有不断进行正确良好的三观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保障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工作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平台

要想充分提升高校辅导员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认清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日常与高校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与交流来降低高校学生与高校辅导员之间的距离感,跟高校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不断缩短与高校学生的距离[4],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对高校学生展开管理,保障后续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开展。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该积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搭建一个互联网学生管理平台。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拥有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电子通信设备,那么除了面对面学生管理的模式,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通信软件进行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微信、QQ、钉钉等软件上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最后再通过互联网通信软件的便捷性,发布学生管理方式与方法,并结合高校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改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有效率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还能满足广大高校学生的真实需求,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二)利用学生个性特点,不断丰富大学生休闲生活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该对学生管理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不断完善优化改良学生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当然这并不是通过简单改变管理方式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应该从学生的思想状态与文化观念上进行入手,通过高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来不断影响高校学生。此外,在进行校园以及班级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还要充分将高校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元素充分地融入其中,让高校学生潜移默化地被这些因素所影响。此外,充分丰富高校学生的休闲生活,还可以帮助后续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因此在接下来的学生管理中,要加大活动开展的力度,用丰富的课余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活动兴趣,不断培养高校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良好性格,这对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是极为有利的。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级会议与主题班会,在这种环境下对高校学生展开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切实掌握大学生的真实心理与思想状态,了解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后再通过高校学生的需求来组建兴趣社团,不断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高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主动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还可以不断培养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帮助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搭建一个专门为高校学生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为了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将论坛设置为实名注册、匿名发言的系统[5]。这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高校学生的个人私密,还有效地维护了网络论坛的安全性。通过这种匿名性质的发言,不仅可以让高校学生更加真实地描述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可以让高校辅导员更有针对性地为其解答并给予帮助。此外,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网络论坛的总体发言,整体性分析出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良与优化,让学生管理工作更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消除学生管理方式对学生产生的不必要的不良影响,真正意义上的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是解决我国高校当前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高校人才管理的必然选择。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拓展工作渠道的宽度,还要对高校学生的休闲生活充分丰富,并逐渐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学生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