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高位喊嗓训练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1-11-27 08:48王庆梅
黄河之声 2021年4期
关键词:面罩嗓音高音

王庆梅

轻声高位喊嗓训练方法是低喉位和高位置结合,采用这种方式就不会使声音局限在喉头,而加入人体整个发声器官共鸣,音量得到扩大,音色得到美化,就好像音响师将高、中、低音喇叭调节到恰到好处一样。

一、轻声高位喊嗓训练方法强调喉位下放和声音的高位置

轻声高位喊嗓唱法是一种具有正确歌唱状态的轻声歌唱的方法。早在18 世纪初,意大利的声乐教师就开始采用这种有控制的柔和的弱声进行练唱。在日常练唱中,可以运用弱声唱法,先把音色和声音形状找对,然后把声音柔和地放大。由此产生集中而富有色彩的声音,尤其在髙声区,会产生一种有核心、有穿透力的声音。坚持弱声练习,可以去除大声练唱时的紧张,易于打开声门,平稳喉头,容易找到正确歌唱的感觉。

轻声高位喊嗓训练的方法和要求如下:①保持横膈膜支持,打开喉门,软腭上提,咽部形成管状。②运用全共鸣,注意声区的转换与统一。③声音靠前向上,中声区偏重于面部共鸣,高声区偏重于头腔共鸣。④始终保持高位置歌唱,声音弱而不虚。唱弱声时仍需用面罩共鸣,仍需保持如唱强音时一样的音质和音色。

练习时注意像练习关闭一样,中声区到高声区要注意面部共鸣到头腔共鸣的转换。练习时应以内心听觉作为指导,认真倾听,细心调节。进行渐强渐弱练习时,应感到声音从口咽腔逐渐进入头腔,要能听见一种柔和、优美像针尖般大的亮音。弱声练习,可由轻声渐强,然后突然变弱,从弱(p)到很弱(pp)再到极弱(ppp),声音弱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这种极弱声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练唱实践中去。凡练唱新作品,都可先采用弱声练习。尤其是声乐初学者更需要练习,因为通过弱声练习可以帮助初学者打开喉门,放松喉头,找到气息支持的感觉,找到咽腔用力阻气的感觉,从而达到调节歌唱器官,提髙嗓音质过的目的。练习时要保持气息、支持,喉头向下,软腭上提,始终保持头腔高位置,弱唱至很弱后保持到终止。

二、轻声高位喊嗓训练中发声与嗓音

现代美声要求字声共鸣在前面(面罩),是“哼”出来的,是气息支持下推送出来的,不是从口腔里唱出来的;传统美声不论声部高低,元音形成在喉咽部,实实在在地贴靠在或坐在那里,不能让它起来或随便移动,共鸣是反射上去的。前者发出的声音亮,后者发出的声音暗。王信纳老师认为,最好的元音鸣响在鼻咽腔后的硬腭与软腭之间,从这里发出的声音,不仅暗与亮兼有,且有助于元音的纯正和饱满,此处就是高位置,也是进入头腔的准备和入口。哼唱应从高位置开始,使鼻咽腔通道活跃。“哼鸣”要贴在叹气的深呼吸支持上,只有“哼”的感觉正确,带出的声音才可能通畅,位置才会高。声音共鸣从口腔开始的是初学者,在横膈膜扩张的气息支持下从咽腔开始才算成熟,直接从高位置上开始才称得上有规格。

发声时要避免靠前唱,怕声音白;靠后唱,怕声音重;“弱唱”怕声音虚,“强唱”怕声音重;都要以最小的气量把嗓音自然唱响,所以“起音”前就要进入歌唱所必需的腔体打开和横膈膜气息支持状态。否则,就会失去对声音的控制,直至再换气,整个乐句都不会是舒服自然的。发声时双唇应放松,上唇应与牙齿分开些,使唇齿间也能充满气息,这有利于共鸣。面罩唱法在高音时,上唇要加点内收的劲,以助往前集中;咽腔唱法在髙音时,下唇要加点调节的劲,以助喉咽口收缩,使声音“关住”,更好地反射向上。

在发声训练中,空、松、通三个字要贯穿始终。以撑大中低声区去追求音量,是声区过度的大忌。要想在全部音区中保持自己声音的本色顺利进入头腔,就一定要用半声和混声,这对扩大音量极有帮助。喉镜的发明者加尔西亚说:“最佳的发声状态是在声带处于咳嗽前那一刹的状态。”好像喉咙在一瞬间被打开并固定住,同时声门也处在了自然闭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是混声,非真非假。人们的嗓音如同其容貌,各不相同,即使两个嗓音最初听起来相似,用不同方法训练所得出的发展结果也会相去甚远。无论用什么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基本功训练,最终的演唱嗓音都不要失去本真,只是得到了拓展、修饰和美化。所谓的嗓音威力,不意味着都是戏剧性的,吓唬人的声音不是艺术。常见的毛病是过分的气息冲击,这必然会使自然的嗓音负担过重。结果,声音得不到应有的修饰,不圆润、不纯净。声乐大师兰皮尔蒂说:“当喉部不试图发声和肺部不努力呼吸时,你才能自然歌唱。所有使用声门击振的嗓音都必将迅速衰退。”当年,大歌唱家卡鲁索因珍惜自己的嗓子,拒绝了《玫瑰骑士》中的角色。帕瓦罗蒂为了拒绝这个角色,明知只唱其中的一首咏叹词,却要求一整部歌剧的费用,没想到演出商不惜重金,竟欣然同意了。

无论发声或歌唱,都不能受嗓音力量的干扰,只要喉咙是充分打开的,并具有了横膈膜下沉扩张的有力支持,喉咙周围的劲就自然会撤掉了,也就不存在什么嗓音力量了。嗓音的高低控制不能只靠气息支持的力量,也要运用声带轻重肌能的调节。这会使歌唱自然。网上有专家不分唱法教方法,甚至本末倒置地说:“要用声带挡气,主动歌唱,被动呼吸。”还有人说“声音要往气上唱”等,不一而足,给美声学唱者造成很多误导。

嗓音是受气息支配的,而不是嗓音支配的。当你学会用腰、腹、背和胯骨的力量来保持气息支持时,不论高低音就都能唱了。嗓音与气息是不同的个体,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正确的方法多表现在把用声的力度放在了喉咙、声带和嗓音上。兰皮尔蒂说:“音在气息的上端,气在音的下端。”舌头是歌者嗓音通道中一个真正的障碍,它是一块大的肌肉,特别是舌根,哪怕是轻微的移动都可能压迫喉咙、堵塞通道,僵紧的声音多是由舌头的问题造成的。为此,可用加强气息支持和打开下巴的方法让舌头放松。打开喉咙与放平舌头必须同时进行。意大利人说:“发声时,你应有个低能儿的下巴,或你不知道自己还有个下巴。”歌唱艺术的高峰就是没有明显的方法,就能够灵活地从嗓音的一端轻松自如地唱到另一端,而且每个音符都是清晰、优美而丰满的。

三、声乐教学中歌唱高位置的实践

为什么有些人唱髙音总是唱上不去,一遇到高音就会卡住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歌唱中没有找到准确的发声位置,更没有应用髙位置的歌唱技巧。对于高音的歌唱,必须养成在高位置上发声的习惯,稳定高位置的歌唱状态,熟练运用鼻咽腔和头声共鸣的作用,通过哼鸣的手段统一声区,让歌声进入面罩并把歌唱发声控制在上声部共鸣腔里,才能解决好高音问题。这种歌唱方法的体系被称为“高位控制”,类似于我国湖南山歌的“高腔唱法”。这里所说的高位置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控制在面部的上半部前面;二是要在头上,还要注意声音的方向感始终是集中、往前唱的。将面罩唱法与高位置的头声唱法相结合,就能顺利掌握并驾驭高音的演唱技巧。关于男髙音的演唱技巧,尽管目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还是有很多人接触不到科学的歌唱技巧,解决不了高音问题。高音要想唱得好,就必须学会运用高位置的发声方法和鼻咽腔的共鸣。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的歌手都适用的。

首先,什么叫高位置?高位置是一个抽象的声乐概念,是大脑调节歌唱器官的心理意识,是歌唱发声时感觉把嗓音置放在面部额头和头顶上方进行发声的一种主观想象的技巧。要学好声乐,获得这种高位置的歌唱状态至关重要,它是掌握科学发声技巧的关键。它在生理机能上的表现是放松喉器和下巴,使声带获得自由,产生更大的灵活性。

对于高音的歌唱来说,获得稳定的、有气息支持的、丰满的头声是一个高音正式进入声乐门槛的标志。所谓头声,是必须带有高频泛音的头腔共鸣,声音好像都是从额窦头腔里发出来的,感觉在头顶上始终有一层薄薄的声音在漂流着,其实质是加强泛音和声线统一。此外,歌唱发声还必须有一个支撑点作为歌唱的支点,这个支点最好是站定在心口位置上。高音的发声必须建立在高位置的歌唱状态的基础上,把嗓音安放在高位置上,结合着上声部共鸣腔往前唱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上声部共鸣(高位置的歌唱状态)、心口支点和腹部气息三者要贯通起来,让这“三个点”形成一条线,才会获得良好的歌唱状态和音质。总结成简单的口诀是:上面(发声位置、高位置的歌唱状态)想好、嘴巴打开、下面放松,往前唱!共鸣不可塞得太满,以免波幅过快,更不可用强力。当然,波幅也不能过慢,听起来有气无力,甚至影响音准。具体来说,就是把歌唱发声控制在高位置的歌唱状态上、是歌者在声乐学习上稳步前进的重要环节。没有这种歌唱技巧的支持,到了过渡声区,高音就会出现挤紧或者卡住的现象,音域无法再往上拓展。在歌唱实践中,其实从升c2 开始就要注意应用假声位置了。声乐教育家武秀芝说:“无论哪个声部,均不提换声点,从下到上全用假声位置真声唱,这样就便于声区的统一和音域的扩展。”由此可见,歌唱中对于高位置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

唱高音时要注意细膩韵声,拢住字音焦点但又不能太用力,此时的气息支持必须是稳定、均匀流动的,让气息融合着声音从发声位置上呼出去。用面罩唱法发声的时候,结合腰腹部和横膈膜给力的感觉,使用往面部哈气的力量就足够了。这里所说的高位置与通常所说的假声位置有相通之意,也是歌唱训练中所说的哼鸣位置。它是听觉上产生高频泛音共鸣的位置,是演唱艺术中听觉效果上发声的位置,是在哼鸣的状态上统一声区和获得高音的发声位置。歌唱发声就要非常坚定、稳固地从这个位置上唱出去。假声和哼鸣的区别在于,假声是由声带的边缘振动发出的一种具有高位置的弱声,哼鸣是在假声位置上发出来的一种具有鸣响音质的小声。

高位置发声,同时也要求面部两颊肌肉的积极配合,面部表情和肌肉保持积极兴奋又放松的状态,形成一种自然的机能,声音会更容易透出去。要注意无论在哪个音区、哪个位置点上发声,都要集中保持在“小点、竖立”的状态上,咬字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声音的形象是细长的管状,咬字要在这个管状腔体里面,咬字的“点”更是要小,这样发出来的歌声才会具有良好的音质和爆发力。在哪里出声就在哪里咬字(主要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点的前方咬字),这是一种可以解决咬字不清的有效办法,也是作者最终领悟并总结出来的一点。

在音乐表现中需要力度变化和情绪激动时,在气息的支持下靠位置点的伸缩去控制声音的大小及强弱就可以了,以点带面,绝不能是一大片。比如歌曲《两地曲》、《祖国万岁》、《喀什葛尔女郎》等,其要点是在演唱时先要有正确的歌唱位置,再想着音乐旋律,保持好声线往前唱或者吸着唱,才能轻松地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演唱。高位置的发声离不开头腔共鸣,高位置只是个声乐概念,是大脑调节歌唱器官的心理意识,面罩和头腔共鸣才是真正形成歌声的载体。学声乐的人,都应该知道头腔共鸣的重要性,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好面罩唱法和头腔共鸣的结合运用,歌者的声乐演唱才有可能渐渐地规范、成熟起来。歌唱时,要感觉头腔里有一层薄薄的声膜,让它轻轻地唱、气息轻轻地吹,就像是在面罩前面、头腔上轻轻地吹一个气球,要用脑子想着始终保持在位置点上“吹”,注意咬字和旋律线的连贯;高位置一定要放下来“叹”在气息上歌唱,嘴巴要上下打开使腔体上下贯通连成一个通畅、协调的整体。高音时声音变薄、点变小,这样更加有助于声音效果的辉煌并体现一个歌者的音乐素养。歌唱起音的时候注意要在硬腭平线(唇部)以上,多用软起音,避免强迫发声,把软腭抬高,这样能使声音通畅地竖立起来。

为了便于掌握和理解高位置发声的状态,体验高位置发声的感觉,可以用一个女性整理头发用的发箍戴在头顶中间,把头部和整个身体都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身体的前面除了头部高位置以外都是放松下沉而又积极的状态,后面是挺拔、给力的状态。在头上发箍前面的部分以发箍的中间为核心往前唱,这样做可以帮助理解高位置发声的状态,发箍只是个体验歌唱状态的工具。歌唱时,体会每个字的起音都要在发箍的中间部分,结合着腰腹部的气息支持,把声音控制在面罩共鸣腔里,有涵养、轻柔而自信地往前歌唱,这样会使歌唱变得轻松、容易。还有一种办法是,可以在头顶上放一本很薄的书或一张纸,感觉到歌唱发声都是从这张纸上发出来的,这样可以很好地体验高位置的感觉。一个男高音无论他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事实上对于女高音也是如此,如果能做到良好的嗓音位置的安放,他(她)的声乐必然会有质的改善。高位控制的时候,头腔上的歌声就像是瀑布一样源源不断地自上而下(从头顶后上方向前下方)流淌出来,让声音在头顶上向前漂流,而腰腹部和气息支持的力量始终不能脱离。每个高音都要在假声位置上唱出去,像泛音一样在头顶上翱翔似的向前歌唱。这些都是一种主观感受,实际上这又是使歌唱器官之间的整体协调性越来越有利于发声。

结 语

声乐老师训练学生的时候,常常会在学生唱到高音时不断地提醒:喉结不要上提,加强膈肌的力量,声音往下沉;唱到低音时,则反复提醒:会厌不要塌下来,保持哼鸣的感觉,声音往上挂。掌握好这项原则,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获得既松通又明亮的富有穿透力的混合声,大大提高嗓音的持久力与表现力。■

猜你喜欢
面罩嗓音高音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LED 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惊蛰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音乐艺考生需要牢记的五大考试战术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身边的便携式火灾救生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