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研院所科技论文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1-11-27 14:44王资璐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8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高水平投稿

常 伟,赵 凯,王资璐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

科技论文(以下简称“论文”)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之一,是科研成果的有效载体和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评价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推动高水平论文发表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加强创新性研究力度外,加强论文管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促进高水平论文发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力中青年人才成长、推动科研单位学术水平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与高校不同,大多数科研院所更多地侧重于围绕产品需求进行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工作,同时也承担一定基础研究和小批量生产等任务。科研院所的论文一般更多围绕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实用性更强,而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基于现行考核评价机制,与高校相比,科研院所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往往更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专业发展的支撑。而且,由于部分科研院所承担涉密研制生产任务,论文发表还受到一定限制。单纯地统计论文发表情况并以影响因子为主进行激励,不能很好地满足科研院所需要,还需探索丰富论文管理内涵并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

本文结合科研院所特点,总结笔者所在科研院所论文管理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科研院所论文管理的有关想法,以期为科研院所论文管理提供参考。

1 帮助科技工作者提升论文写作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作者加工整理科研数据,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自然规律的过程[1],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凝练,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科技工作者只有具有清晰的思路、一定的写作技巧、较好的表述能力等,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不仅可以促进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还可以反过来推动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尤其是对于经验相对欠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组织论文写作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培训内容通常包括论文选题、写作思路和方法、写作技巧等内容。写作培训需要结合本单位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同时针对具有不同写作经验的群体,并最好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剖析。此外,论文来源于科研成果,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论文[2],而且在科研过程中就有意识地规划论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邀请资深技术专家和中青年骨干,分享科研经验和从科研成果中凝练论文的心得体会。受制于培训场地规模或培训时间点等原因,必要时可以分享培训课件或培训视频,惠及更多科技工作者。

组织论文写作大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还能够有效激发科技工作者论文写作热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参加,活跃整体学术氛围;制定详尽评分标准,适当突出对论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并体现出与已发表论文评比的区别;邀请资深技术专家和期刊编辑点评和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视情组织论文作者现场演讲,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和拓宽科研思路;科学设置奖励等级和获奖名额,规范评比流程并制定表彰方案,还可以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论文写作时需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所以还需要向科技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服务。例如,提供论文查阅服务、提供有关学术报告和资料。此外,学术交流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碰撞出思想火花,提升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2 采取多种举措助力论文发表

通过组织投稿培训、提供期刊目录、择优推荐发表、组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其中,根据科研院所发展需要,结合科研院所论文发表数据,重点关注部分专业,还可以根据需要邀请不同层次期刊的编辑部参与。

2.1 组织投稿培训

论文投稿有一套流程和相应注意事项,尤其是向国外期刊投稿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一定技巧。例如,如何处理专家比较尖锐的审稿意见,如何撰写投稿信等。因此,有必要组织开展论文投稿培训,尤其是对于论文发表经验尚不丰富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2.2 提供期刊目录

选择本领域合适的期刊投稿也有助于论文发表,通过梳理本领域内的期刊目录并分享给科技工作者,可以方便科技工作者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同时还要鼓励科技工作者勇于向高水平期刊投稿,向国内优质期刊投稿。

2.3 择优推荐发表

与不同层次的期刊编辑部进行沟通,择优推荐学术交流会议上优秀报告和未正式见刊的会议论文,以及论文写作大赛中的优秀论文,满足不同层次的论文发表需求。此外,与高水平期刊编辑部合作,围绕科研院所优势专业,推荐发表专栏(甚至专刊),能够更好地集中展示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推荐专栏时,除科研院所自身论文以外,可以适当邀请行业内其他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撰稿,进而增强专栏的行业代表性和内容系统性。其中,专题性学术交流会的主题相对更加聚焦,研讨也一般比较充分,能够为组建专栏提供较好基础。

2.4 鼓励学术交流

鉴于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会议论文在科研院所论文中占据不小比例。目前科协和学会、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了大量的学术交流会议,还可以通过筛选和组织参加重要学术交流会议并组织征文,促进论文发表,并以论文为载体促进交流合作。此外,在科研院所自己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可以适当邀请相关期刊编辑部派员参加,方便有关期刊定向约稿,具备条件时还可以出版会议论文集。

3 建立健全论文合理激励机制

目前,研究院所基本有自己的论文激励政策,一般会对本单位论文数据进行统计,并将论文发表情况与职称评定和岗位评定等挂钩,很多单位也进行论文奖励。为保证科研和学术工作的质量和贡献导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文件,立足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纠正论文发表功利化导向[3]。科研院所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建立合理的论文激励机制十分必要。

虽然论文水平与所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一定关联性,但是科研院所不宜过分强调影响因子。一方面,不同学科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难度差别很大,例如,一些新兴学科比基础学科更容易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简单按影响因子激励会造成不同学科之间不公平;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的论文奖励最好综合考虑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行业认可程度、与本单位专业发展规划的相关性、对本单位科研生产的促进作用等多种因素。此外,论文数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产出情况,对于科研院所来说,重视论文数量也的确能够促进论文发表,但还需要引导科技工作者更加关注论文质量。

基于科研院所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评定时,不建议设置过高的论文门槛,同时不刻意强调论文影响因子和数量。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避免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评定以后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积极性不高,例如,对已发表论文进行奖励。科学合理的论文奖励政策是提高科技论文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激励科技人员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4]。建议科研院所科学制定论文评选制度,从论文学术水平、对本单位科研生产的促进作用、对本单位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多个维度建立合理的评分标准,并公平对待中文论文(甚至适度鼓励发表中文论文),邀请资深专家对论文进行打分和评比,还可以视情考虑安排论文作者进行现场演讲,使论文评比更加公正客观,同时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此外,目前科协和学会也组织开展一些论文评选表彰活动,可以视情择优推荐优秀论文参评,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并增进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

4 结语

鉴于论文的重要性,科研院所的论文管理应该结合科研院所自身特点,丰富论文管理内涵,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助力于高水平论文发表,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服务于科研院所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高水平投稿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欢迎投稿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参与讨论或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