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制造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1-11-27 14:44宋莉莉钟灼仔黄戌霞吴先辉何承苗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办学

宋莉莉,钟灼仔,黄戌霞,吴先辉,何承苗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宁德355000)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也为当前职业学校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1.1 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做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论断,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的青年成才途径,是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1.2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05年以来累计培养了8 000多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力支撑,也为广大青年打开了成功成才之门[1]。当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适用度高、响应快等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稳中求进、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对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而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水平的竞争,也是高等教育的竞争。职业教育要及时适应新常态的变化,从原来世界工厂的框架下解放出来,转型升级成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培养真正的高技能人才,这对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是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择善固执之举。

2 制造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不是最强的。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制造2025》主要执笔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3]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存在质量效益差距大、持续发展能力弱、优化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是人才短板”。

人社部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技工劳动者约为1.5亿,占就业人员总量的19%;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仅为3 762.4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这一统计表明,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目前最急缺的人力资源,而这数以千万计的产业人才,则要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也指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3.4%,尤其是在一些重点产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据预测,2025年中国需要2 000万的新一代制造技术产业人才,同样,在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均存在数百万量级的人才缺口。

3 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

据统计,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约8 589万人,其中本科以上从业人员总量近73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而高等教育现状为,2015年,中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在校生525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86万人。在校生数量不及企业实际需求的1/3。根据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未来5年中,制造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为400万人左右。此外,中国制造业又存在大量的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表现为初级工多、高级工少,速成培训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专业任务艰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4]也指出,中国制造业技能型人力资源存在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层次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技能人才素质尚不适应制造业强国的需要等问题。

3.2 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不够,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是制约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面对加快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社会各界必须把制造业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紧跟政府主导,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注重产教融合发展的协同性和契合性,形成更加紧密的需求-供给联动机制,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产教融合新格局。尤其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需要率先利用好政府牵头搭建的各种合作交流平台,主动为政府分担责任,针对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交流合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与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5]。

3.3 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不足,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弱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职业教育政策要求增加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际上,在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程开发不够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和课程的设置没有较权威审核等,导致院校教、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并不匹配,这恰恰也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意见》同样提到,要求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这都有待于进一步推行。

3.4 对学生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的重视不够

良好的职业精神既能体现职业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体现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观念,能使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终生受益。现阶段,高职学生在职业精神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如下:①敬业精神欠缺,求职就业过于功利性;②自主自立意识淡薄,缺少吃苦和奋斗精神;③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④诚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等。而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广大青少年增强对劳动的认知、改善对待劳动的态度,促成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养成,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最终促进其职业精神的形成。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劳动教育的加强,是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3.5 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企业在快速发展中,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设备配置很快但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常态。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是应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的重要途径。生产与教学融合,是实践育人高职办学特色的需要。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融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操作规范和企业文化,在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中,校企协同育人,努力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人的全面成长。产教互融不仅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同频共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帮助学生尽早感知企业的氛围、熟悉企业环境,尽早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和考核学生,降低企业发掘人才的时间成本,是一举多赢的做法。

4 我校机电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4.1 创新办学机制,建设沟通桥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机制僵化、内涵不够丰富,在校企合作方面进展缓慢,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共享资源的体制机制也尚未形成,体制机制障碍是抑制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办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地处县级市(县域)的学校,长期以来倍受办学机制体制的束缚,学校办学呈现出对内教学资源封闭、条块分割,对外服务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不高等现状,已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吸引力。职业院校转变社会服务方式、提高区域服务能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战略抉择和现实选择。因而,瞄准县域成为高职院校转变社会服务方式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县校协同创新”活动,主动服务于或引领县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良好契机。

4.2 整合资源,充分整合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

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相对封闭,资源配置相对分散,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打造了“协同创新公共平台、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平台、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三大平台。依托平台建设,实现政校企行的联动,开放办学,促进学校与政府及相关利益方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资源配置和要素互动,促进政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延伸。

4.3 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为解决学校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能力亟待提升、教师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这些问题,我们注重转变服务方式,依托科研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培育工作,建立新能源电机研究、新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等技术服务与创新团队,开展“立地式”应用技术研究,为区域企业技术升级提供研发服务,并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达到“政校企行”共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4.4 组建产业学院,激发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

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系列优惠和激励政策影响下,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理念正在逐渐被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为加强校企深入认识,召开“校企恳谈会”进行交流,增进企业承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认知,激发企业加入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意愿和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在此过程中,企业认识到将职业院校作为进行跨界共生的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要素对接和融合,可获得更多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可寻求获得更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加入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意愿得到进一步激发,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企业还牵头成立宁德市职业院校联盟,搭建产业学院平台,开展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享资源等合作活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有效引导和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4.5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为此,以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为出发点,在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产教对接、工学交替、课证融合、层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提出并实施了“课岗对接、以赛促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5 对制造类人才培养的未来思考

5.1 建设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我们应抓住国家出台新政策和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主动与行业内上规模、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在场地提供、市场开发、员工培养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便利,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构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办学新模式,协力打造“校企”合作办学命运共同体,实现校企的共享共赢,共同为产业发展培养好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5.2 重视师资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建设,目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普遍学历高,理论功底较好,但多数是“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比较少。我们应抓住当前的产教融合契机,依靠“协同创新公共平台、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平台、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大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力度,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参加实训项目开发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丰富教学资源建设等能力,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全面推动“三教改革”,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5.3 加强劳动教育,强调职业精神塑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把握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劳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办学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