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体训练分析

2021-11-27 15:37李贝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形体基本功

李贝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要想最大限度呈现出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就要抓好姿态、动作、线条等表现的精华所在,引起观者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为实现这一目的,加强基本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舞蹈日常训练的基础,形体训练能够贯穿舞蹈训练始终。通过对这一基本功日复一日、科学合理的训练,舞者才能够做好舞蹈动作,呈现完美体态。只有对基本功进行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能够厚积薄发,给观者带来真正的视觉盛宴。

一、舞蹈形体训练的科学依据

根据运动上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可知形体是由体型、体格、体态三个方面组成。总的来说,形体指的就是人的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三维、体重、肌肉脂肪的含量以及骨骼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变化。优美的形体姿态,不仅仅能在体型上给人以美感,还能在精神体貌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1]。

二、舞蹈形体训练的对策措施

(一)人体的运动,舞蹈的生命

由于现代舞蹈教育意识还不足够,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进入舞蹈练功房,第一次接触舞蹈这门艺术时,都表现出一种极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学生的神情会表现出他们的不自在和茫然。这个时候,舞蹈老师就要起到活跃气氛,缓解学生紧张感的作用,主动带动学生进入到舞蹈训练、投入到舞蹈学习中来。可以先派一些老学员进行示范,打开大家耳熟能详的,或者接受度较高的音乐,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先带领老队员做一些较为简单、日常的基本形体训练项目。等到新学员渐渐熟悉舞蹈房的环境,呈现出好奇、渴望、放松的状态时,再带领他们开始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尝试。舒缓柔和的音乐,更容易缓解新生心中的压力感,让他们放松融入训练中来。舞蹈老师要有亲和力,学会融入学员中去,与学生,尤其是新生,多多互动交流。主动帮助肢体不协调和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进行舞蹈姿势的摆正和矫正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舞蹈老师的善意。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训练项目,做一些小活动,让新老学员彼此熟识,使新学员更快地融入到训练集体中来。

基础的舞蹈形体训练包括:基本放松训练和规律性运动训练。在放松练习项目中,学员首先要掌握放松呼吸的各种姿势,及站立、卧躺、端坐三种姿势。这三种放松姿势的训练要领在于:学员首先要凝集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关注于腹部肚脐的下部位置,再提气,用鼻孔慢慢将空气吸入腹部。可以让学员想象空气从外部流入身体内部的过程,进而更切身的体会空气沿着人体口腔进入,再随着气管部位流入腹部这一过程。随着腹部吸入的空气量不断增多,学员将会有腹部逐渐鼓起的感觉。等到吸入足够多的气体时,要有片刻的屏气凝神,便于血管中的浊气和氧气的结合置换。最后,再让学员用口部和鼻孔,将腹部吸入的气体缓慢、自然地吐出,感受腹部由于气体流失而逐渐瘪下去的过程。掌握了以上动作要领,并完成以上动作之后,舞蹈老师可以要求学员睁开双眼,恢复原来的状态。如果学生完成情况一般或想让学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学生保持好准备动作,连续做出,重复呼吸。再说日常的规律性运动训练。学生不能将运动训练和舞蹈训练分开看待,而是要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或者舞蹈表演中分析人体的运动情况,总结出人体不同关节之间的运动关系,解除传统的舞蹈课程中的训练带来的紧张感,让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自然化,合乎日常运动的自然规律。比如坚持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即跑步。跑步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运动方式。由于其运动方法简单,易掌握,技术含量较低,对于训练场地和服装器械等方面的要求都不高,因此颇受人们日常锻炼的青睐。我们经常可以在街道上遇见跑步锻炼的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学前孩童。推荐舞蹈训练生每天进行三十分钟的匀速跑步训练和十二分钟的变速跑步训练。二者皆不做负荷量等方面的要求。有余力的学员还可以适当进行高抬腿跑步、侧身跑和后蹬跑等等。除了跑步训练,柔韧性训练也是舞蹈训练生的必修训练项目。可以利用小区内已有的设备,进行单杠悬垂训练,有效拉伸肢体。还可以从正、侧、后等方向拉伸韧带,进行压腿训练,拉扯腿部两侧肌肉。力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男舞者可以选择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强度、难度较大的上肢训练项目。女舞者则可以进行卧推,按照每天三组,每组八到十二秒的要求进行训练。要注意每日训练量和程度都要符合科学标准,适量适度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悦纳其他舞种,舞蹈的根本

其实,舞蹈的形体训练原本并不是所有舞种的训练项目,而是来源于芭蕾舞和舞蹈体操的基本功。因此,在平时的形体训练课程中,舞蹈老师首先必须掌握或者熟知中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舞蹈种类和样式,最好博通古今舞蹈形式,了解中外舞蹈特色特点,能够从古今中外的不同舞蹈中领略表演技巧,丰富自身的舞台表现能力。再言传身教,激发学员们研究古今中外舞蹈典籍、资料的信心,从社会、人类和民俗等多方面了解舞蹈知识和内容,依靠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感悟走向成熟。除了涵盖内容丰富的舞蹈知识外,形体训练的基本项目也渐渐成了不同舞种的舞蹈老师必须掌握的教导科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基本手位、脚位的摆正练习,端正基本的站立姿势、脚步舞蹈组合动作训练到位的同时,不能忽略把杆垫上等基本训练操作内容。舞者立、坐、卧、走、跑以及头部、面部的姿态表现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舞者行为美感的关键。虽然不同舞种的一些基本形体训练科目已然存在异同,但是舞蹈训练的目的不同,其基本功的训练强度和难度也是存在不同的。舞蹈老师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少儿舞蹈形体训练是以“健康”、“健美”,以提高孩子的艺术涵养和艺术气质为主要目的进行的训练,是一种旨在培养孩子兴趣,培育舞蹈乐趣的个体训练活动。或许也有“改善”不良姿态的目的,但是完全不必要达到舞蹈表演或舞蹈比赛的训练强度。为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而进行形态训练的舞者通常需要接受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为了实现对“力”的完美控制和对“美”的造型的极致追求,他们的训练往往较其他的形体训练强度更大,耗费更多体力。由于训练指标定位就很高,所以,此类舞蹈项目对于舞者本身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他们所要展现的舞蹈动作规格是普通舞者不可比拟的,动作难易程度也是不可与普通舞蹈同类而语的。“伤筋动骨”对于他们来说有如家常便饭。为达到训练目的、达到选拔指标,他们通常要进行超负荷的高度训练。而少儿形体舞蹈训练往往需要顾虑到孩子自身的身体素质,甚至需要为其个人量身打造训练计划,按照适合于个人训练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学习[2]。

(三)情感的表达,舞蹈的升华

舞蹈老师在进行形体训练课程中,可以采取数拍子的方式,把握整体节奏,进行舞蹈基本动作训练。也可以选择一些和训练内容相匹配的钢琴曲或者有节奏、有意境的音乐,让学生能够依据老师给出的节奏标准,完成舞蹈动作。放音乐或许比数拍子的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学员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将自身体味到的感情融入舞蹈动作中去,用自己的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以芭蕾舞训练中的小跳训练为例,小跳训练的选曲风格大多偏向欢快轻松。随着乐曲欢快的节奏,学员做出节奏性的跳跃动作。如果学生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只是机械性进行舞蹈动作输出或者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没有融入曲目中去,其舞蹈表现出的力量就是呆板、无美感的。面对无法将自身情感与乐曲相融合的学员,舞蹈老师要为他们突出讲解“慢”动作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刚刚接触舞蹈的新学员时,在学习过程中,在讲解新动作时,讲课速度一定要把控好,不能过快。“慢”讲解,给学员理解动作概念、吸收动作要领的时间。“慢”动作,让学员更深层次掌握好舞蹈动作的发力点和节奏、路线。舞蹈老师的语言艺术,也是帮助学生在舞蹈中融入自身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舞蹈老师和舞蹈学者最好愿意观察、体验生活,通过对文学和戏剧作品的研读,激发自身的创造力[3]。

结语:人们通常把舞蹈的形体训练理解为狭义上的形体美的训练,实则不然。舞蹈形体的训练,是从气息、意念、力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的训练项目,是进行舞蹈表演重要的基本功。现在的形体训练,兼具音乐、体育、竞技性、运动性多方面功能,还有助于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经被视为素质教育的扩充内容。本文只是对舞蹈形体训练的个别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借此提高内在修养的同时,展现出外在的美。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形体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