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层党建与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以某三甲公立医院党建为例

2021-11-27 15:37李健吴琳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者标准化

李健 吴琳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41)

2018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1]。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党的组织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发挥作用途径、工作运行机制和基本工作保障七个大项26 个小项设计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自评表,对医院16 个基层党组织在2018 年至2020 年三年内,开展了六轮实地走访调研,回收了96 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自评表。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经过统计分析与实地调研,结合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对医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研究,探索医院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形成合力的新路径。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规范、班子配备齐全,按时换届。100%的党组织委员会通过党员代表大会或者党员大会选举产生,100%的党组织按照要求设有纪委或纪检委员,100%的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过至少一次的脱产党务工作培训,100%的党组织按要求完成换届,并定时书面上报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

(二)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序,党内组织生活严肃高效。75%的党员集中教育学习时间超过了32 学时。100%的党组织规范管理使用党费,100%的党组织每年召开4 次党员大会,12 次支委会,94%的党组织每月固定1 天开展党日活动,88%的党组织采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手机客户端)、“微党课”等形式开展组织生活。

(三)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88%的党组织能服务医院中心工作,加强党内监督,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做到“六必讲、五必谈、三必访”。88%的党组织认真执行了党务公开,坚持民主议事。94%的党组织按照双联系要求,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先锋示范岗,义诊进社区等形式,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党员先锋作用。100%的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做1 次党建工作述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实地调研和自评反馈的统计结果看,医院基层党组织均做到了规范有序推进标准化建设。由于医院,尤其是临床一线医疗工作任务繁重,相当一部分党支部只能完成规定动作,但行政、医技党支部党建形式多样,效果良好。二者在党建活动的丰富化、特色化、实用化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建基础工作完成质量不高。个别党组织生活,尤其“三会一课”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质量不高;有的党组织未能通过党务公开栏、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定时公开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或者公示内容不规范。还需要督促党组织加强党费、党组织活动经费、党建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保障党员对党建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部分党小组会议台账不够全面规范,有的议程简单、流于形式,有的对方针政策,医院中心工作传达不到位。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需要强化。

(二)专职党务工作者有待配齐。按照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总要求,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需要达到单位职工总数的0.1%,医院党委目前配备的专职党务工作者人数不足,其他党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均由行政或者医护人员兼职,在完成临床及行政工作任务同时,党务工作多选择非工作时间,兼职党务工作者缺乏专门的党务系统培训,党建工作压力颇重。

(三)党务工作专项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到位。尤其是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培训更少,导致基层党支部在党务管理方面存在缺口,支部委员对具体工作的要求和流程模棱两可,工作走样。

(四)重视业务,党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弱化。虽然重视党建工作,态度积极、行动有力,但是简单理解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内涵,开展党建工作没有从促进业务视角出发,造成形式和台账的“规范化雷同化”,使得党建工作形式化、内容虚化。

四、医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与文化建设形成合力的路径浅析

(一)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和水平。要力戒形式主义,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和“一先两优”评选表彰等工作统筹结合、同步推进。要综合运用党建目标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结果,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开展督促检查,着力抓实基层,打牢基础。

(二)选拔配备优秀党务工作人员,加强党务工作培训。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要配备一支政治过硬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党务知识培训,不断充实党务工作力量。

(三)将党建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结合医疗业务工作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要点,努力破解党建“灯下黑”、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将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纳入基层党组织思考和谋划的内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力量转化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动力。

(四)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重点加强对官方网站、微信、院报等舆论阵地的管理,实行医院网站、内网OA、院内电子显示屏一个口子管理,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登记制度。按照要求备案各支部、各科室微信(QQ)工作群和公众号,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渠道传播卫生健康领域正能量。

(五)认真执行党内激励关怀制度,为医院文化建设凝心聚力。[2]党组织要主动关心党员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解党员需求,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以“家文化”为思想内涵的关怀帮扶活动温暖人心,凝聚人心。广泛开展典型选树活动,特别是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通过开展学习讲座、朗诵征文比赛、图书漂流等活动,打造书香医院,通过医护技能竞赛和“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创建,拍摄正能量微视频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医务工作者崭新的精神风貌,不断激发医院职工立足岗位作先锋,勇立潮头话担当的干事热情。

(六)坚持群众路线,打造人文关怀示范医院。医院基层党组织在窗口科室、临床一线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以“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为目标,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此外可以组建医疗志愿者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在院区开展自助挂号、引路导诊、陪送陪检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温馨安全的就医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流程。

(七)依托行业优势助力健康扶贫,塑造医院“大医精诚惠民生”的品牌形象。积极号召动员医务工作者“服务百姓走基层”,深入贫困偏远地区开展健康义诊、巡回医疗,做细做实健康扶贫工作,切实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参与各种医疗惠民工程、健康脱贫“百医驻村”工作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依托医疗优势,通过党建工作弘扬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核心精神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塑造医院大医精诚惠民生的品牌形象。

医院党建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都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就能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活力;夯实党建工作,就可以筑牢文化建设的根基,二者相辅相成,同向而行。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者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关爱工作者之歌
标准化简述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