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与权限管理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2021-11-27 15:37李兵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事权财务部门规制

李兵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

与集团公司财务集中核算相对应,依托财务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共享模式,有助于消减集团公司的纵向财务管理层级,以扁平化的财务管理形态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权限管理问题便不断涌现出来。该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注意要点,即各级管理者所能获取的财务信息范围,以及所能得到财务信息的深度。若是无视权限管理,则极易在公司内部造成财务信息的泄密,进而可能在员工内部引起不必要的解读。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在构建财务共享系统时,需规范财务共享的权限管理。然而,目前权限管理议题似乎并未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共鸣。在探析二者相结合的策略时,需把握制约二者形成有效结合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基于事权与财权相对等的原则下,如何动态界定共享权限则值得探索。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探讨。

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相关研究概述

有研究以区块链技术在企业财务体系中的应用为视角,从ERP 环境下的应用财务管理应用信息服务系统模块整体功能结构出发,分析了其功能优势以及特点,并阐述其实际应用发展现状中可能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对帮助企业高效率地实施应用财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模块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有研究以大数据时代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为着眼点认为,区块链因为在分布式账簿中的优势十分独特,并且能够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自动化的申报,在管理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通过构建全过程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财务系统的信息安全性,明确数据的共享权限,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型。

有研究基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优化设计指出,财务共享中心目前已被分公司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广的大型企业集团所认知接受并已实施运行。该研究以有代表性的集团公司为例,在深度归纳分析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按集团公司业务构成和业务单元分治划分四种类型并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

(二)相关研究评价

以上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在研究中所提出的区块连思想对本文的立论也具有启示性。然而笔者也需指出,单纯聚焦财务共享的优势与技术特征,并无法保证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模式的有序展开,至少说难以满足健康展开的要求。正是基于这点考虑,笔者提出了需同时关注财务共享中的权限管理议题。上文已经指出,在构建二者相结合的策略时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同时,还应动态考察与事权相对等的财权实现形式,从而这就为实现二者的结合提供了问题导向。在对问题的破解中,需对财务共享权限进行细分,本文将其细分为:岗位权限与任务权限。前面所多次提到的应以动态视角来看待二者的结合,其主要存在于财务共享与任务权限的结合之中。

二、二者结合所面临的挑战

具体而言,二者结合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因任务权限认定所面临的挑战

前面已将权限区分为岗位权限和任务权限,前者与主体的岗位职级相联系,后者与主体所承担的事权相关联。目前,因任务权限认定所存在的困难导致了挑战的形成。具体反映为,尽管事权所蕴含的责任边界较为清晰,但就需获得何种范围的财务共享信息则难以厘清。如,事权为在集团公司承担某型号的产品研发任务,那么怎样界定该产品研发所需的财务共享信息范围仍处在困难,而且承担产品研发任务的主体是否具备共享财务信息的专业知识,仍有待商榷。从而,这里的挑战便从财务共享信息的范围界定,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方面体现出来。

(二)因权限技术支撑所面临的挑战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指出,主体的任务权限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如何动态匹配主体的财务信息共享权限存在挑战。这里的挑战又具体反映为,财务共享平台所存在的统一管理模式,与具有动态化和个体化需求间的矛盾。与此同时,随着主体事权的履行完毕,如何及时收回他的权限仍存在难度。这里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在“一人一账号”的财务共享信息查阅窗口,在技术层面如何有序关闭或压缩主体的财务信息共享范围,这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响应时效延迟的现象。若是这一挑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则将涌现出新的问题,即财务信息泄露不可避免。

(三)因规制失范行为所面临的挑战

在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需要防范财务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涉及到专用性资产采购经费、市场推广经费等财务信息。假设权限技术领域不存在困难,那么因对主体的失范行为规制不力则将面临挑战。规制不力主要存在于,无法对核心主体在共享关键财务信息后的行为实施跟踪督导,以及无法在财务信息泄露后做第一时间的危机处置。不难发现,规制不力所存在的两个方面都归因于信息不对称的干扰。

三、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应对策略可从以下4 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制订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共享权限认证标准

集团公司拥有财务共享资格的主体,一般为具有岗位权限的人群。这里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针对任务权限在界定中的困难,公司需制订内部的财务信息共享权限认证标准。在事权与财政相对等的原则下,在制订认证标准中首先需建立:事权与财务共享信息范围相匹配的关系,即事权大小与共享范围和程度的匹配机制。笔者建议,可以将事权按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辅助、投资、综合管理、其它等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事权的内容特点定向制订财务信息共享模块。然而,再结合主体的岗位权限灵活调整其所拥有的财务信息共享范围。

(二)设置任务权限专门账号并跟踪事权落实情况

集团公司一般将财务共享信息在OA 系统中发布,具有岗位权限的主体可以进入自己的OA 账号进行查阅。由于在任务权限下所获取的财务信息更为敏感,所以在保证财务安全和降低权限的技术难度,财务部门可设置任务权限专门账号并跟踪事权的落实情况。随着事权落实到人头,该主体便获得了由财务部门专门授权的查询账号和动态密码(由财务部门即时发布)。财务信息平台与ERP 系统相对接,以跟踪事权的落实情况。一旦获得事权执行完毕的信息反馈,便停止向主体发布动态密码即可。从而,就能有效防止在交接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财务信息风险的发生。

(三)重点对中层管理者开展财务保密制度的培训

在财务信息共享与权限管理相结合中,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便是对主体失范行为的规制。为此,当前需重点对中层管理者开展财务保密制度的培训。在培训中不仅需指导中层管理者掌握严防财务信息泄密的方式,也需使其知道一旦出现财务信息泄密事件,在倒查和落实主体责任时所需背负的惩戒条款。在调研中发现部分财务信息泄密事件发生在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闲聊中,且财务信息又与员工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前景有关,所以极易被散播出去。为此,在培训中还需规范管理者的工作行为,并在部门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四)加强公司的舆情监管及时规制财务泄密行为

财务部门连同企业信息化部门还应加强公司的舆情监管,并及时规制财务泄密行为。笔者建议,财务部门可以在各部门设置信息员岗位,且该信息员所承担的舆情监管身份应为保密,信息员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了解涉及企业资金的舆情信息,在线上的工作群中也能获取相应的舆情信息。信息员在获得舆情信息后,应对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后向财务部门提交,财务部门再根据舆情研判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舆情研判报告。

结论

研究认为,针对任务权限在界定中的困难,公司需制订内部的财务信息共享权限认证标准。由于在任务权限下所获取的财务信息更为敏感,所以在保证财务安全和降低权限的技术难度,财务部门可设置任务权限专门账号并跟踪事权的落实情况。当前需重点对中层管理者开展财务保密制度的培训。在培训中不仅需指导中层管理者掌握严防财务信息泄密的方式,也需使其知道一旦出现财务信息泄密事件,在倒查和落实主体责任时所需背负的惩戒条款。财务部门连同企业信息化部门还应加强公司的舆情监管,并及时规制财务泄密行为。

猜你喜欢
事权财务部门规制
互联网平台的封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推进央地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财权事权国务院发文推进 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改革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浅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