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中商贸专业群“教练型”教师培养研究

2021-11-27 19:12王永霞张启途
山西青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商贸教练高职

王 楠 王永霞 张启途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适逢教育部启动“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作为“双高”专业建设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和建设主体,在推进“双高”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建设进度和成效。

一、“教练型”教师的必要性

“教练型”教师旨在通过“教练技术”将思维、知识、训练等多种本领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的一种能力体现。[1]除具备自身必要的技能外,更侧重于对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也明确指出: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二、高职商贸专业群教师成长提升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新技术、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下,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向社会推送这类人才的前提首先是需要具备优良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的提升与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招聘门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方面的学历要求也变得更加苛刻,很多学校对于商贸类新晋教师要求硕士、博士甚至具备海外留学经历,这虽然提高了教师的学历素质水平,但因为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很多人没有真正参与到商贸或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所以更多的只能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无法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高职院校对于现有师资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上纷纷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图改善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欠缺,但是现实中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建设发展缓慢,一纸资格技能证书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教师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2]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等各方也正在继续寻找突破口。

从教师自身情况看,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很多专业教师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无暇顾及其他实践工作;另外,即便是有心想提升自己的老师,培训途径有限也是局限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另一重要问题。对于去企业锻炼这种常见的提升途径,现实也并不容易解决。首先,去企业培训对于学校、教师和企业三方都具有约束力;其次对于商贸类企业,基于商业秘密、客户信息等因素,教师去企业实际上很多时候属于“参观”式的认知,并没有实际的工作任务;再次,在有限的接纳教师培训的企业里,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家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具体指导教师,具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

三、“教练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索

(一)“教练型”教师培养指导理念

1.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认可“教练型”教师的独特性,能够主动完成传统教师角色到“教练型”教师角色的转变,能使师生双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教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向教练身份靠拢,除了在教法上进行转变,还要倾注更多心理上的付出。作为“教练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互信关系,这就要认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变化,积极和学生沟通,让学生能够并且愿意听信教师的建议。使学生自愿与教师共同建立学习计划,并愿意在教师的陪伴下主动达成目标。比如,经贸类学生在入学后,专业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讲解,还应让学生明确和认可职业定位和学习使命,让学生有能够成长为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愿望和信心,并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路奋进。

2.教师发展自主意识的提升。教师在达到“教练型”教师之前,应该对“教练职责”和“教练技术”进行通透的认知,能够领悟出教练最独特的特质,并能将这种特质灵活运用到教师的工作中去。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界,教练是根据对运动员的了解,对潜能和特长进行开发培训,并鼓励运动员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唤醒能力,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激发。其次,教师还应该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在专业上必须“专”“精”,能够通过专业素养折服学生。当然,专业技术再过硬,不能将之很好地转化在学生身上,这也不能称之为“教练”。所以,要想达到“教练型”教师的标准,必须要求教师能够内外兼修,“灵魂与肉体”高度融合。

3.学校社会的支持。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培养“教练型”教师方面应足够认可重视。从概念范畴上讲,“教练型”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的一部分,但是又区别于简单的“双证”或“双职”教师。因此,对于“教练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应积极引导鼓励,不断完善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成长计划和政策,在学校范围内构建“教练型”教师生存成长环境。高职院校应制定多种奖励办法及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更多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练型”教师转变。另外,“教练型”教师的形成需要教师有岗位真实体验和足够的实践能力支撑,因此,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积极吸纳教师参与社会的生产活动,并鼓励专家和一线人员以各种形式走进校园,这些都是“教练型”教师培养路径的必要之举。

(二)“教练型”教师培养模式建构

1.更新原有思想,重构新课理念

双师型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向“教练型”教师转变首先要认清和认可“教练型”教师。“教练型”教师不仅仅是“双师型”教师中的双证或双职,而是一种能够在心灵上给予学生启发、激励和信任,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启学生的自身能动力,将被动转为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对教练型教师职责的正确全面认知是转变的第一步,只有教师首先清楚了自己将要履行的职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变。教练型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需要具备心理沟通、专业顾问、职业向导等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培养和打磨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自学、培训以及交流等方式获得和积累,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推敲和反思。

在课程设计中,商贸专业更多地偏于文科类,在情境教学中,教练型教师应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启迪。在授课时教师需要将知识、情境和情感同时设计到课程中,让学生催生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自己必然要面临的难题的紧迫感和急切感,在这种状态下,更有利于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

2.重视赛教结合,强化实力水平

学校中是没有“教练”这个专业设置的,教练的前身通常也都具备选手背景,只有亲身经历过赛场才能在心智和经验上给予参赛学生更优化的建议和指引。

目前商贸专业从国赛、省赛到行业比赛都设有不同的考核赛项,比赛内容都致力于还原真实工作场景,检验选手所应具备的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尽可能贴合企业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这类专业性比赛也是搭建专业、课程、培养机制改革的一个平台,通过比赛可以促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专业教师要成为“教练型”教师,也必然应该经过赛项的洗礼,只有亲身体验作为“过来人”,才能更加从容成熟的进行指导。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商贸类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需积极鼓励师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既要鼓励学生组的技能大赛,也要鼓励教师组的技能赛项。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能够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而教师亲自参赛,能在比赛中更好的对接商贸类专业的发展政策,切身体验新形势下的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师本人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修炼。

3.融入协同创新,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和企业三方培育和影响,以政校企协同创新为平台,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需求,[3]也是“教练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商贸类专业教师以本地商贸企业为依托,积极参与实践机会。学校、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老师们可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进行企业跟岗实践、指导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与学校开展的座谈会、招聘宣讲会等各种机会加深对企业文化、岗位需求、岗位标准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同时教师也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来迎合企业需求。

4.挖掘“反哺”功能,实现多渠道提升

从企业一线获取实践技能,也要充分挖掘毕业生“反哺”的功能。经贸管理类专业很大一部分知识传授是通过分析解决案例进行,那么在收集企业现实问题时,历届毕业生的指导教师可以加强与专业对口学生的多种形式沟通,积极从实习生或毕业生角度了解企业的一些现状、遇到的问题或者企业用人标准等,与实习生或毕业生交流心得,将教师的建议或者处理方法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在合理的前提下改编为案例与在校生讨论,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练型”教师提升“教练技术”、增强教师实践力、有效指导学生的方法。

“教练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师德教风、专业素养、人文情怀、科研效能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指导教学创新团队能力水平提高,提升专业领域影响力,在“双高建设”中凸显正能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作用。

猜你喜欢
商贸教练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上海中威智投商贸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大屠杀:全球商贸大多趋于停滞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备年货 迎新春
睡着了
加油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