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接续奋斗
——经验总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行逻辑

2021-11-27 21:03王海军
教学与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中国化决议

王海军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借鉴和赓续传承,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显著特点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1),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历史节点系统总结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典范之作,为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路径旨向和宝贵镜鉴,深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

一、时代之需:在大历史观中总结党的宝贵历史经验

对于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是从大历史观视角下进行高度提炼和深刻总结的。中共党史的大历史观,是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科学逻辑的探析,既立足于中国历史进程的纵向维度,也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宽广视野,从整体历史中抓住主流本质,深层次总结历史经验,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前进方向。“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2)

知史鉴今,研究党史唯有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全貌,才能获得宝贵经验启迪。看待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3),既立足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尤其近代以来的历史视野中去审视,又从中共对推动世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中去分析,从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2、72、72-73页。《决议》在中共百年发展历程的关键时间节点上,系统总结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从历史这一“富矿”中提炼获取得失之道,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参考。

从大历史观出发,以宽广历史视界科学分析和凝练总结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优良传统。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阐释了党史研究所采取的大历史观的重要方法,“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5)对于这一“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毛泽东又称之为“古今中外法”,即从一定的时空当中去研究问题,从中国和外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总结经验。当年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6)《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0、404页。对于大历史观这一全面的历史主义的方法,毛泽东认为要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下,通过收集国内外丰富历史资料,把中国无产阶级和世界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历史经验”内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视阈下将党的百年奋斗史从整体历史长河中去探讨,进而获得宝贵经验启迪。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的视阈下给予科学阐释,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史的科学认识和把握获得重要启迪,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共党史的大历史观既立足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又放眼于世界发展的宽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决议》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结合起来,去探求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以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历史之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自觉

深刻总结和科学借鉴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自觉。“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8)在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每逢重要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会围绕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行逻辑的重要一环。

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修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通过历史决议的方式体现的。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这一重要历史节点,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在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11),这需要总结和学习丰富历史经验以应对“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3、8、27、71、24页。,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教科书”和“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13)《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建党百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节点,也是世界政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而言,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建党百年为重要历史契机,深入总结成功的经验,从建党百年的历史坐标中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总结历史、接续奋斗的经典篇章,从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与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走向的探索中,系统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与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1、65、65、66页。百年历史经验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崇高境界,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中积极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并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中,对每个历史时期经验的全面总结,其时段各有差异,《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则是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贯穿了党的整个百年历史时期,其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阶段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和深刻反思。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和中国的未来发展,其对世界政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也会产生深远历史影响。

三、思想之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表达

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为未来前进道路提供借鉴和指引,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指出:“好的政策都是经验之总结。”(15)《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7页。建党百年来,围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针政策,都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在系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创造和总结出新的经验。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建党24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阐述的重要观点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原初形态,随后召开党的七大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表达,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该决议是党的历史上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向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基础上,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具有丰厚历史底蕴,在全面总结建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同时,用“十个坚持”概括了党的宝贵经验。例如,“坚持党的领导”(1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1、65、65、66页。,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百年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1、65、65、66页。“坚持人民至上”(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1、65、65、66页。,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成功的“密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9)此外,重要历史经验还有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20),这些重要经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旨归,为明年中共二十大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和“化中国”的有机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百年来我们党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66-70、26、84、25-26、67、27页。

四、未来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验总结中走向未来

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是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重要方法遵循。历史不仅是现实的鉴镜,还是未来发展的肇因。“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2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所总结的“历史经验”,蕴含着现实的未来走势,“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2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66-70、26、84、25-26、67、27页。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实践探索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以及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是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前行的重要营养来源。要深入挖掘历史经验中所蕴含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蕴,让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重要方法指引。理论创新无止境,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对新时代以来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66-70、26、84、25-26、67、27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逻辑理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通过总结经验推动实践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实践动力。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66-70、26、84、25-26、67、27页。在总结与借鉴宝贵历史经验过程中,坚持学习、总结历史经验和理论创新相结合,不断丰富治国理政实践,完善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把在新时代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27)《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98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征程中,要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汲取百年党史的奋斗伟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世界之鉴: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证明,展现光明发展前景的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路径借鉴,“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8)百年来通过重要成就的取得,不断展现中国道路自信,在实践中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发展。

从历史维度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历史经验,这对其他同中国国情相似的尤其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产生强烈共鸣。亚非拉许多国家长期遭受西方殖民者、国内反动统治阶级和外国垄断资本的剥削和奴役,这些国家和地区为寻求独立而急于探寻“红色中国”崛起的成功密码,由此,这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学习中国革命经验作为首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其他国家民族革命发展具有强大感召力。理论传播是没有国界的,“站起来”的新中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兴趣,这些国家和地区把学习中国革命经验作为政府的基本策略选择。要了解和探寻“红色中国”的崛起与发展,首先就要研究和学习毛泽东著作所阐述的革命理论,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借鉴。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写的系列著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成为其他国家学习中国革命经验的重要文本。从现实维度来看,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较过去有大幅度跃升,世界影响力以及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正为世界其他国家所关注,中国以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参考。

中国道路既带有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特殊性,也具有供其他国家学习的借鉴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由个别走向一般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都蕴含着对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总结历史经验不仅为自身发展提供借鉴,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贡献有益智慧,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给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全新选择。“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2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4、64页。我们需要不断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进程,为全球治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既是关于百年来中国深刻社会变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概括和高度科学凝练,鲜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只有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中国化决议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读决议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