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育视角下初中道法教学措施

2021-11-27 06:39马春艳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视域法治道德

马春艳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学校,甘肃 东乡 731400)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理念,有机的融合德育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品格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因而,本文对于基于德育视域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产生了以下见解:

一、基于德育视域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政课堂应立足课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真正从意识到行为发生改变,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落实核心素养。交流中大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活动设计,思考针对不学生力者的实践变式,寻找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课堂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养为目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选用时代感很强的素材,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课堂具有学科特点,通过自觉感悟、体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负责。教师在内容上分为三个板块,通过逻辑上的层层递进,将教学内容逐步展开,善于开发本校的资源,活动形式丰富,讲授知识又能回到学生本身。

(三)融合生活教育与德育教育

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教师课堂设计的问题都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能进行及时的点拨,特别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富有正能量,注重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中以角色代入的形式,合作探究的方式,不断追问的手段,思辨的视角,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材料有时代感,容量大,但在课堂中应学会等待,问题设置要精致。

二、基于德育视域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课程实践,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教师以现阶段的教材内容作为切入点,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设置丰富有效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白普通人同样也能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道理。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教师应当充分关注问题的设置,从辩论赛、情境问题的选择,到各个问题的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凝聚责任意识,生动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引领作用。

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教师以《学习伴成长》为课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索了学习的世界。整堂课条理清晰,亲近自然,有情怀、有高度、有升华、有落地,真正帮助学生打开了学习之窗。首先,本节课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导入新课,结合学科特点,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引发学生关注;继而从“探究学习之义”“辨析学习之理”“感悟学习之责”三个学习环节出发,层层递进,开展本课的学习活动。然后,从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我认为的学习——我参与的学习,环环相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学习的全面认识。在从认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身边鲜活的事例,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深刻体会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后,通过榜样人物的引领,激励学生将勇担学习责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生于盛世,不负时代”这一视频的展示,使本节课得到了升华,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充满激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板书书写时机,在讲课的同时生成板书,深化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教师立足于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带来展示课,课题分别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和《以礼待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生本,以“友谊的小船”三幕情景剧贯穿课堂,采用学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展示。学生表现力强,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掌握了“友谊的澄清”相关知识点。授课逻辑清晰,结构体系完整,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课堂以“邓稼先致杨振宁”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诗句收尾,对课堂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拔高与提升,告诉学生与朋友交往还要树立共同的三观,共同为报效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教师的《以礼待人》课堂以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礼”导入,课堂主体以“小明的故事”模拟情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课程各环节的过渡流畅自然,语言轻松幽默,评价性语言丰富,对不同的课堂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设置小组讨论活动,分角度对生活中礼仪进行探讨,每组请代表上台展示,问题设计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展示的内容丰富,语言风趣幽默,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气氛活跃。课程最后以“寿春学子的礼仪”视频展示结尾,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中学生。教师打破了教材结构进行优化,能够体现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视频材料,都十分新颖且贴合主题。

(二)落实教学教研,培养教师综合素养

基于德育视域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组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研:1.提倡教研成长型互助。资源不仅仅是主办方提供的,而且也应该是大家提供的。2.要通过教研创新带动课堂创新。3.教师对于教学理论,要有自己的凝练,教学主张是对自己教学方向的引领。教师要让抽象的东西落地得看得见的东西。4.教师要通过透明疗法来锤炼自己,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对的学生更多,教师要把自己的价值放大,对学生要有引领功能。

在我校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研期间,组长教师用一组图片生动直观地呈现了海量作业给学生、教师、家长带来的重负,并分析了目前作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转变作业观念,不应“窄化”作业功能:作业不只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优化作业首先要树立“少而精”的意识,题目的设计力求做到科学性、典范性和系统性,对此熊教师提出了“6+4+1”的作业设计构想,三种作业难度分层,让学生自己选做,实现学困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并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学生“跳一跳”,超远自我,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为了发挥作业的诊断性功能,实现“准且实”的作业优化目标,熊教师提出作业布置要结合具体班情、学情,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学生作业问题。教师还给大家分享了自己设计的作业错误内容及原因分析表,以便更精准了解每个班学生作业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作业优化做到“精细”,作业形式要多样化,要注意趣味性和实践性,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相结合,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熊教师结合自己布置的实践类作业,如开展“寻访家族人”、“志愿者活动”“玉带河污染环境问题的分析”“法律知识手抄报”“思维导图”“新闻播报”“时政点评”等,此类作业不仅能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识内化,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教师围绕“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设计教学环节。从“最美逆行者刘海艳”的故事着手,启发学生认识责任;从学生自身生活体验出发,明确责任的本义;在诗歌、视频中领悟责任大义;在典型案例中品悟责任深意,学生们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教师执教《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课,把教学内容划分为“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三个层次,以当下热点时政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建构责任认识框架,进而外化于担当责任的行动。她的课堂不仅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价值引领。教师将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融为一体,围绕“梁小丰”的困扰,通过情境、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正确对待责任、为什么要积极承担责任、怎样做负责任的人等问题,课堂上师生活动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的课堂以班委改选为主线,具有思辨性;学生参与好,教学氛围活跃;切入点非常小,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教师问题设计非常好,层层递进,带有思辨性,学生表现好,可设置拓展延伸。教师设计了思辨性问题,问题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思维碰撞,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书本关键知识相联系。教师对资源的选用充实了思辨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力,模范人物引领思辨的结果。教师以视频导入,以视频结尾,能升华至国家的高度。教师以张桂梅的事例导入,讲了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又以梁小丰的6 个案例串联,学生讨论积极,环节环环相扣,不仅站在了教师的角度,也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教师能够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角色互换,主题情境凝练,建议知识落地的时候做一些问题卡。落脚点始终在学生身上。教师打造了对话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从学生的不同身份入手,让学生有话聊,但责任卡环节在情感升华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三)立足德育教育,完善道法教学体系

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教师执教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需要立足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深化教师自身对于德育教育理念的深入感悟。例如,在讲解《促进民族团结》时,以新疆库尔班大叔的一系列故事为主线,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分享相关生活经验,进行材料分析对比,总结我国的民族概况相关知识。通过展示直播带货助农援疆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畅想“援疆未来时”,总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和举措。其中,模拟直播带货环节点燃学生参与热情,学生表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责任担当。

教师执教《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时,课堂以学生的时政分享上甘岭战役69 周年和《长津湖》,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的原因是维护祖国统一导入新课。运用最新时政串线教学,选取西藏、新疆、中国香港等地的案例层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反对分裂的原因和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搜集的材料为切入口,体会台湾同胞对于祖国统一的殷切盼望,深入触动学生的内心,增强国家认同感。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通过对新闻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法,并融入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方法训练。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程序环环相扣,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身着汉服授课十分用心,主题串线层次清晰,模拟直播带货环节设计新颖,学生活跃参与度高,但在深挖教材和语言的启发性等方面仍有待进步。课堂结合时政和学情,创设系列教学情境,有条有理,层层递进,真正做到了“设置真问题,引发真思考”。

三、结束语

基于德育教育视域之下,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二是,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环节设计真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要关注课堂的生成性,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根生长出知识;四是,要研究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视域法治道德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