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思维成长的课堂教学研究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2021-11-27 15:37姜崇周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学科思维

姜崇周

(江西省进贤县前坊中心小学,江西 南昌 331700)

一、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在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指向学生思维成长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该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课堂教学是以学科内容为基本载体,为了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成长,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首先,要注意确定并且归纳小学数学学科核心内容。对于数学学科核心内容来说,其主要是指在学科本质上具有共同性以及思维统一性的内容体系。例如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新内容主要体现在数的运算、数量关系把握、图形认知以及图形位置变换等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对小学数学核心内容进行把握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应用横向对比或者纵向对比的方式来展开;其次,细化学科本质内容。在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对学科本质内容进行细化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逐渐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学科本质内容是建立在学科核心内容基础上的,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教学内容来源以及内容本质的规律、内容结构展示方式进行具体把握,这样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更加顺利。

二、注意设定附加教学目标

想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思维成长的有效促进,教师不能仅仅讲课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单一标准化的教学目标,这样对学生指向思维的发展,很难起到有力促进作用,应该注意在标准目标的基础上,设定附加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认识面积单位”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设思维发展目标,当学生对“1 平方分米”有了清晰具体的认知之后,教师要注意将其迁移到认识1 平方米以及认识1 平方厘米的学习中,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有效丰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直接的学习经验,从而培养了学生同类问题自主解决能力,这也是打破传统固定式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以多维设计为理念展开小学数学教学

首先,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设计的时候,问题来源于生活,并且与小学生现阶段的实际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这样可以使小学生更加自主的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同时还应该注意保证数学问题的指向性明确,从而达成以知识技能以及思维发展为目标的双向教学体系,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是培养学生多维思维习惯的关键。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知识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提问,要保证所提出问题的思维含量,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三角形陶片修复”情境,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所展示的众多碎陶片中提取出能够构成原来三角形形状的几片。通过这种问题的设定,可以使小学生立体思维得到训练,也使得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形状认知更加深入,使得今后进行三角形学习的过程中知识规律探索意识更强。其次,以思维培养为前提,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融入数学学习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工具,让学生在其中随意选用,从而组成学生思维体系。这些学习工具以及资源可以是概念性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无论是学具、文字、音视频材料,都可以当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工具以及资源。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度量》一课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利用量角器,还应该通过现有的音视频资源、网络资源来让学生了解“角”在平面图形构成中的重要意义,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这也实现了对学生相关知识体系是的整体思维意识的培养。

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指向学生思维成长课程教学理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想要发挥出理想效果,应该注意对回顾反思模式进行合理应用,每当一个课时或者一个教学阶段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注意引领学生进行回顾反思,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确定,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完善。一般情况下在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的时候,会涉及到以下三个层次,即判断层次、比较层次以及联想层次,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有更加清晰具体的认知,这也使教师今后的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更加顺利。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展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将指向学生思维成长课堂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使得学生数学课堂融入性明显提升。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在指向学生思维成长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时间还很短,所思考的问题往往不够全面,今后还应该注意在不断实践中修改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学科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思维跳跳糖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