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

2021-11-27 15:37李海燕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纠纷家长幼儿

李海燕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幼儿园,河北 承德 068350)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自身方面

1.幼儿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幼儿期是儿童评价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评价意识处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也比较贫乏,对于是非、善恶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直观和肤浅的特点,常常依赖于成人的态度,他们通过告状这种方式让大人们帮助自己评价一些人或事的正确与否,从而确定自己的判断。

在幼儿园,则以幼儿的中心人物——教师的态度,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或对某一行为要求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例如,有些幼儿遇到有幼儿欺负别人时,他们就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会批评、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并向老师检举:“老师,某某打人。”

2.幼儿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承认。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经常会说:“老师,某某吃饭时说话。”“我没有说。”“老师,某某上课说话。”“我没讲。”“我”吃饭时没说话,“我”坐得好,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也有的孩子出于对伙伴的嫉妒,而讨厌对方,向老师告发,但这种带有告发性质的告状毕竟是少数,因为幼儿喜怒哀乐是随情境转移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3.幼儿间摩擦的影响。打斗绘本动画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很多幼儿都喜欢看这种图书,并且里面的图片大部分都是打斗场面,幼儿看了会模仿其中的行为,长时间的影响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二)教师方面:教师评价标准的影响

当在上课时会经常听到“老师,某某又说话了”等等类似这样的话。这就是教师在日常管理当中为了让他们有秩序的进行活动,将孩子管的太死,很多事情怕麻烦,就不让孩子去做,把幼儿塑造成一批老师眼中所谓的“乖孩子”,不利于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家长方面:家长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什么事都插手,不让孩子去尝试和体验,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幼儿合作、关心他人、相互友爱等品德的培养,缺少责任心。例如:在班级中,如果让某位小朋友帮忙把地上的碎纸屑捡起来,他会说“这不是我丢的。”由于幼儿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部分幼儿依赖性强、以我为中心、任性、不谦让等不良行为习惯,缺乏必要的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就导致了幼儿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老师,某某又打人了。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教师方面的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告状行为。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一定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耐心听他把话说完,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的态度。这样幼儿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他会更自信、更勇敢,同时也会更加地信任你、尊敬你。千万不可中途打断孩子的话或表现出不耐烦,要相信微笑会让幼儿得到放松,要耐心指导幼儿的告状行为,帮助幼儿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长期以往,相信幼儿良好心理品质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2.了解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告状行为。当幼儿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执或者互相伤害的情况时,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幼儿之间发生纠纷的原因,不能操之过急,急于下决定批评幼儿。像意见不和、争夺玩具等纠纷,可以通过对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但对于以强凌弱的纠纷必须对责任者进行严厉地批评,明确指出其错误并要求改正,对于受欺负者则应该给予安慰和保护。对这类告状行为,如果教师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会导致幼儿之间的纠纷升级,从而影响幼儿间的友好关系,助长幼儿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并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而疏远。通过每种事件情况不同的分析,可以一一加以区别对待。

3.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的方法,可以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4.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幼儿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能很好的分享同一件物品而产生的,当幼儿产生矛盾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告诉老师,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幼儿的处事原则,多为他们创造自主的空间,经常让幼儿参与各种活动,比如自己的生日会上,让他主动给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生日蛋糕等。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交流、谦让,学会协商、分享,那么幼儿的告状次数必然大大减少。

(二)家长方面的指导

1.给予良好的指导。父母的话对孩子很重要,如果家长对待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置之不理,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要告上一状。幼儿期的孩子,爱告状的的确不少,但是孩子的告状并没有什么恶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对那些不符合规则的人事如何处理,所以大人最好不要随意表态,要搞清楚孩子告状的目的、原因区别对待,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以身作则。

2.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锻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负责检查小书包看日常所用的东西是否带齐,经过几次课堂上的尴尬,孩子能学会不丢三落四;让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孩子能学会为自己的生活改造环境;让孩子自己准备出行的行装,他能渐渐学会凡事计划在先,分清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更是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教师或家长提高教育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猜你喜欢
纠纷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误帮倒忙引纠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纠纷
家长请吃药Ⅱ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犯错误找家长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