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2021-11-27 15:37黄沫
魅力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校企广西物流

黄沫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物流市场。伴随国内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人才需求也日渐增长,人才匮乏已经成了现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数据显示,2013 年底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数超过2890 万,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物流从业人员约130 万人。目前我国开办物流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共443 所,在校人数约10 万;高职院校954 所,专业布点数为1244 个,在校人数约30 万;中职学校900 多所,在校人数约10 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数量十分庞大,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但为什么仍然会出现物流人才流失呢?究其原因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衔接不匹配,也引发了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接触式合作的早期模式

校企合作最早的概念是由熊彼得[1](1912)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而首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1957 年)的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建立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成熟校企合作模式。国外学者(Bolton&Robert)列举了校企合作关系的几种类型:(1)引进专家回校园传授新思想新技术;(2)学生兼职实习,获取经验和收入;(3)共同制定课程;(4)校中厂模式;(5)校企之间建立咨询关系(6)大学学者到产业界参观或做报告;(7)企业为大学的研究或教学提供各种仪器和设备。

(二)研究式合作的发展期模式

80 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甘地对不校企合作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数理描述和过程分析,标志着校企合作走向了系统化的分析阶段。此后国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校企合作展开了系统地研究。如Atlan(1987)将产校企合作分为一般性资助研究、合作研发、研发中心、产学研发联盟、大学中的业界协调单位、创业孵化中心与科学园区六大类。

美国在《21 世纪制造企业战略》中强调通过组织校企合作这样一个新的合作、竞争和生产模式来适应今天持续多变、无法预料的市场变化,强调校企合作是利用已有的社会、技术基础实现敏捷制造的重要手段。英国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美国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唐奇荣《美国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等著作都提到了校企合作模式及其作用。

(三)多样化合作的扩展期模式

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大部分学者持肯定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校企合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Timpane 和McNeill(1991)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详细讲述了20 世纪美国校企合作的历史,描述了校企合作的模式特征,对校企进一步合作所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分析;Arthu 和Elizabeth(1992)撰文分析了校企双方为什么需要合作,双方为发起和维持这种合作所共同或者单独可以采取的步骤,以及这种合作所带来的好处等。以托宾(Turpin.T.1996)和盖洛特(S.Garrett)为代表的学者从宏观制度角度对校企合作创新进行考察,剖析了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合作特征。贝蒂特(F.Bidault)和费舍尔(w.A.Fisher)则从微观项目层次,应用现代厂商理论,探寻在不完全的市场环境中,合作项目的最优制度安排。古尔布兰德森(Gulbrandsen,2005)则对产校合作的效益进行研究,通过对挪威的研究得出高校教授在开展科研时如果与企业科技人员协同,其研究的成果更容易推广及更好的服务于市场,有助于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研究成果较之以前也更加丰富。

一些组织机构也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广。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 年)提出的UNISPAR 计划对校企合作在全世界的推广和实施起到了大大推动了作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8年)秘书处的报告,各会员国的校企合作方式和程度均不同,大致而言,OECD 国家,大学和企业界的合作关系主要可分为一般性合作研究计划(general research support)、非正式 之个人合作研究计划(inform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契约型合作研究(contract research)、知识移转和训练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ainings plans)、参与政府补助之共同研究计划、研发联盟(research consortia)、合作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和案例分析。

(四)现代主流的校企合作模式

总的来说,目前主流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1.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于1906 年由辛辛那提大学首次推出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即合作教育,其教育计划是一部分专业和一些教育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 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去实习,以获得必要的实践知识。合作教育模式归纳起来有六种:①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工作的并行式模式,通常全周工作20-25小时,一般两年制学校采用。②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交替进行的交替式模式。一般四年制高等院校采用。③既实行交替式模式也实行并行式模式的双重制模式。④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合作教育模式,是一学年三年制的合作教育模式,即一年三学期制交替模式。第一学期主要在海军基地、学校训练场或舰艇上级海军陆战队进行海军军官职业实践训练和体能训练;第二学期、第三学期为理论和实验课教学学期。⑤ACE 和底特律契约模式。“ACE”模式即“学徒制合作训练,可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底特律契约”是由美国密歇根州出现的一种企业-教育契约模式,它由州及市的各级行政主管、劳动组织、大学、银行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学生签约后能获得暑假工作、培训岗位、未来就业以及大学奖学金等多方面的计划及待遇。

2.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的“攻读交替”模式也称“三明治”学制,即在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工作一个学期后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工读交替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依托学院和依托企业,以企业为依托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期间都可以获得由企业支付的薪水;以学院为依托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提供资助,在工作时由企业支付工资,学院学习与企业实习融为一体。

3.“双元制”模式(德国)

德国职业教育追求实践性、应用性教学,其“双元制”模式指一种由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负责传授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的职业院校;另一元指的是各种校外的实训场所,使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获得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

4.“TAFE”模式(澳大利亚)

“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是由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密切合作,为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的接口问题而建立的一个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TAFE 学院设有11 所学院,100 多所专科学院,全国认可与互通的职业培训教育体制。其很多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办,课程设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以确保提供最切合的训练和最新的专业信息。

5.“产学合作”模式(日本)

日本的“产学研”模式指学院与产业界在办学上的合作、人事上的交流、科研上的委托等。这种合作模式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相结合,强调基础性和宽口径,使学生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本专业和相关领域都能施展才华。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术界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校企合作的问题、类型、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校企融合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吴树山[2]等人(2000)在《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一文中,归纳提炼出我国校企合作的两大类八种合作模式和四种合作创新机制,深化了我国校企合作在模式与机制方面的研究。杨帆[3](2010)提出,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分别从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制度建设,联合开发与建议课程,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场所等方面开展实际的合作,加强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与企业生产的紧密对接。张丽琴[4]分析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的诸多弊端,提出要发展职业教育就需要消除这些弊端,深入进行“校企结合”,并逐步走向“校企融合”。刘建圻等[5]别对国外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德国双元制(Dual Training System)培养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现变为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西方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四种模式。邹松林[6]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基于大自然生态体系理论分析,从政府、企业以及学校本身三个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路径建设建议,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助推地方社会经济、企业和地方院校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总结,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般采取以下模式:(1)学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2)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性车间或工厂;(3)订单式培养;(4)合作技术研发;(5)定期接收毕业生实习;(6)顶岗实习;(7)教师到厂锻炼;(8)股份制合作办学。

目前校企合作在国内还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7]、企业主动作为的少的现象,大多数校企合作还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远远谈不上校企深度融合,因此开展校企融合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广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西区内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西的物流业发展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行性。但目前校企合作大多是表面化、形式化,基本停留在提供实习机会、就业机会、来学校开讲座等等层面,缺乏行业企业的指导,企业也很难配合,所以目前的校企合作很难深入、持续地发展下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物流业发展迅猛,物流人才需求大,校企人才需求数量不匹配

2017 年3 月底,广西教育厅发布了一份《广西交通、物流、食品(含餐饮)、药品、民族技艺人才行业需求报告(2016-2020 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广西物流业未来5 年将迎来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在扩大,快递业务量增长快。这些都带动了广西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截至2015 年底,广西从事物流活动的规模企业法人单位数有3700 多家,广西各类型物流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20 万人。未来5 年,广西物流行业对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为20 万人,每年平均需求4 万人。

(二)用工荒突显职教缺失,校企人才质量培养不匹配

近年来,国家在高等物流教育设置投入方面逐渐扩大,但仍然出现物流企业用人荒、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资料显示:广西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50%以上属于低学历或未经过专业教育的社会招聘人员,物流企业从基层晋升到管理层的比例只有10%左右,导致物流业工作稳定度不高,整体离职率高达35%,快递行业的离职率甚至达到60%。

(三)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明确,但实施效果不匹配

国家教育部一直在强调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广西也针对这些趋势进行了相关政策规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单一性。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工学结合,形式较单一。

2.松散性。目前国内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一般均为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使得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3.形式性。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只签协议,并无实质合作。

4.伪善性。“伪校企合作”频现,例如:为追求实绩,不深入了解人才规格,企业给学生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不符也来者不拒;不注重专业特色和课程改革,学校输送的人才不对路,导致企业不愿意继续合作;学校被迫单向满足企业要求,否则无法找到合作企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只工不学或工多学少。

(四)没有地方产业支撑,服务地方经济不匹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物流人才的培养应与地方产业相匹配。广西经济发展滞后,物流业难以形成规模及明确的定位。未来广西将集中力量,重点突倒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域,全力打造九张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名片。这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分别是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产业、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大健康产业[8]。物流人才培养需选择符合物流行业发展的产业对接,这样才能提高发展力度,形成产业。

广西是农业大省,但从农业发展来看,目前众多产业在从业人数、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和链条完整等方面没有像糖业一样优势明显、影响深远。

我区农业还存在:优良重大品种缺乏,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收获成本高,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经济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不足、供销问题、物流等问题。未来应以建设“四化”(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水利现代化、生产机械化)需求为导向,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现代农工贸联动服务体系,大规模及规范的物流服务需求自然应运而生。

针对校企合作的存在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形成长效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人才培养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不同需求的个体以群体的形式共存,群体之间构成特定的关系链条,实现共赢。

四、总结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当前国内物流人才‘饥荒’的最大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物流人才培养没有形成完善的生态圈”。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但要考虑国家宏观环境和学校发展战略,还应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当地物流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政行企校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物流人才培养生态圈。

目前在广西,各大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专业定位的问题。专业定位应着眼于地方产业,为地方产业服务,而广西因为没有比较突出的产业集群,导致广西的物流专业定位意向性不明。未来专业建设应分析专业与产业的结合点,寻找合适的、明确的、面向广西服务特色的物流专业定位。

猜你喜欢
校企广西物流
广西贵港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广西戏曲》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