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11-27 05:21陈桂杰
启迪·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中物理

摘要:学习物理概念是学习其它物理知识的基础,概念是反应事物客观本质的和共同特点的总结,只有理解了最为基础的物理概念,才能够更为深层次的学习物理学中的定理、原理、定律等复杂知识。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最为基础的物理概念,把基础打牢,采用更加多元素的方式引入物理概念,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更为深刻的认识物理概念,多角度阐述物理概念所表示的意义,并举出具体的例子加深同学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多元素

学生能否在当下学好物理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之后能否学习好物理,可以说大多数物理基础题目都是从物理概念延伸出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决定了学生今后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起跑线的高低,以下将会从概念的引入、了解物理概念含义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进行高中物理的概念教学。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任何教学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都能够大大增加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情境往往能够使人们的大脑最快速的融入其中,开阔视野,大脑更快速的做出反应。特别是一些本身就生动有趣的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注意力,使学生求知欲增加,跟随老师的思绪主动探索。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物理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前世今生,对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了然于胸,了解一些物理小故事。可以借助于物理实验,物理器材保持同学们的新鲜感;介绍物理小故事,引入概念;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述“力的概念”时,老师完全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如:手打在墙上,自己的手也会感觉到痛;磁铁会吸引磁块;脚踢足球,足球向前滚的同时脚也会感觉到向后的力。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是力,可以把力定义为: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使学生明白最为关键的一点,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两个孤立的物体是不会产生力的,只有相互接触,发生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力。

二、从感性认识层面理解物理概念

每一个新的物理概念都代表对一个新的物理现象的研究,所以老师可以尽可能的做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新的理念。至于老师的实验要做到什么程度、做多久,这就要看学生对于研究对象的认知程度,至少要认清楚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不能当时模模糊糊,回忆起来一片朦胧,因为观念是形成概念的一个基础,如果观念不清,或者说初始观念是错误的,那对于概念的理解就会有一点难度。为什么有的时候同一个展示过程,有的同学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对概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有的同学却发生了偏差。因此,老师在做实验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帮助同学们产生正确的认知,阐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意义,而不是强行的灌输,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大脑中用物理语言对概念下定义。

例如,在学习“电路及其应用”相关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把电线、小灯泡、电流表等实验器材带到班级,让同学们先认识基本的器材,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电流表进行计量,抽象认识电流的概念,通过线路具体认识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什么是电源,什么是电阻。仔细观察电源、电阻的结构,怎么接入电线。老师可以缓慢做实验,让同学们有一个思考、接受的时间,能够随着老师实验的进程进行思考,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电路中的相关概念。

三、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物理概念的内涵是反应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中的一种本质特征,是區别于其它的事物的本质特征;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指在此物理概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延伸,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基本条件下所做的实际应用。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物理公式、定理等,否则接下来的学习学生会感觉到很吃力,甚至根本进行不下去。

例如,在学习“惯性”时,学生总会因为大脑下意识的印象而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偏差,总会认为惯性是运动的物体所特有的,而忽略了惯性的本质,其实惯性只是一种物体所具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没有关系,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紧抓定义,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理解在定义的基础上适当延伸的题目,不会被表面所迷惑。

总而言之,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方法,不同的概念采用不同方法,扫清同学们前进路上的障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精准抓住核心,深度把握,为接下来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白志贤.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1.

[2]牟怀广. 物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1,(06):44-46

[3]钟彬伟. 信息化语境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的课堂重构[J]. 学苑教育,2021,(22):31-32.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 陈桂杰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