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研究

2021-11-27 16:09宋名芳
当代体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株洲市健康中国大众

宋名芳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此也逐渐暴露出大众健身需求与现有健身公共空间、健身资源之间的矛盾,要充分认识到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规划不足、数量有限的问题,探讨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策略,从政府、社会、市场等不同维度入手,较好地保障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供给。

在“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背景下,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大众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长,现有的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暴露出匮乏的状态,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突显,挫伤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不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施行。为此,要重点分析当前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存在的问题,整合各方的合力,探索合理有效的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策略,更好地引导群众的健身活动。

1 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空间便利性不足

空间便利性主要是指空间的可达性和可入性,与当地城市道路、设施区位、个人出行能力等关联紧密。当前株洲市在两型社会长株潭一体化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资源共享和渠道的流动,对于整合体育资源和合理布局提供更多的空间和视野。当前株洲市城区的各类大众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基本具备,然而其便利性尚存在不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制约了大众健身的需求。另外,部分大型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城市广场等空间缺乏可入性,存在有偿使用的制约和限制,难以充分突显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公共服务属性,不利于提高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使用率。

1.2 供给结构不均衡

当前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大多聚集于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而在城市外围则相对稀疏,公共体育设施种类单一且数量较少,表现出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利于提高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同时,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设施还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大众健身的多样化需求。尤其在片区级、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缺少体育健身设施,仅有一些零散分布的体育健身设施,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无法充分发挥公共体育空间健身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

1.3 统筹规划欠缺科学性

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然而当前的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规划相对被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主导功能,缺乏整体性、战略性的统筹规划,没有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相结合的规划方法,不利于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协调有序发展。

1.4 功能配置相对单一

当前的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功能配置较为单一,缺乏高质量的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难以满足城市大众健身的多样化需求。主要表现为适宜于青年人锻炼的公共体育空间场地和设施较少,不能满足青年群体健身的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株洲市城市健身公共体育空间设计的景观化、形式化较为严重,削弱了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体育锻炼和健身的功能。

2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策略

2.1 明确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供给原则

(1)“分散+集中”的原则。针对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态,要采用“分散+集中”的供给方式,进行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规划,使之与株洲市不同区域、行政区划、人口密度相契合,较好地满足区域内大众健身的需求,使大众能够在层次化、规范化的布局中享用体育健身设施。

(2)经济成本最小原则。在构建株洲市大眾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时,要做到就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降低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供给的成本,提高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如:利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打造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在人口密集居住区、商业圈、工业开发区等附近投入大众健身空间和相关设施,并结合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合理规划,使之适应不同区位的大众健身需求。

(3)交通便利原则。为了更好地提高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利用效率,要基于交通便利的视角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公交、免费自行车、智轨等交通工具,优化布设大众健身公共体育设施,使之尽量靠近公共交通体系完善的区域,最大程度突显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4)协调发展原则。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要与大众体育文化特点相契合,结合大众健身优势体育项目,优化建设大众体育基础设施和场地,采用有重点、有层次的方法推进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构建,实现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

2.2 合理确定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层级

要结合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供给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层级。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市级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供给。要从整体性、生态化的视角构建市级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找寻到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与交通线路的契合点,便于健身民众的集结、疏散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市郊区的土地性质、地质结构,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大型体育公园,较好地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

(2)片区级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供给。可以结合现有行政设施、商业圈、娱乐场所布局等,因地制宜地构建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将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与原市体育馆合并,相应调整其职能,使原市体育馆的公益性职能整合进入到全民健康服务中心之中,并将其纳入市政府“民生100”工程,实现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行政村农民健身圈,提供专门的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设施,有标准篮球场、标准乒乓球台、笼式足球场和多功能球场,较好地满足市民体育休闲化、生活化的需求。

(3)居民区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供给。结合社区行政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对居住区健身公共体育空间进行改造,利用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叠建,建设社区全民健身路径564套,形成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并加大健身场所免费开放力度,采取免费低收费开放方案,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五人制足球、健身器械等项目,对大众实施体育健身公益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并扶持打造株洲市APP、网站、微信、微博四位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吸引众多的体育健身爱好者参与其中,增强不同人群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2.3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要充分突显政府在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的主体功能,结合株洲市不同居住区的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的空间组织及社会差异性,合理筹措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资金,认真分析测算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的年度投资计划和进度,为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性社会体育组织投资建设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依托体育专业运营公司、体育社团组织,培育大众健身公共体育供给市场,促进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2.4 强化社会组织的辐射效应

在构建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的辐射功能,积极培育和扶持大众健身社会组织,持续深化体育社团改革,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单项体育协会组织负责办赛、培训等事务性工作,打造和提升品牌赛事活动,持续在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免费开放和培训方面发力,不断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的规范化、社會化、实体化和专业化。同时,要注重体育与文化、旅游不同领域的融合,依托株洲市当地的体育资源、生态资源,强化社会组织的辐射效应,打造“体育+旅游+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

2.5 强化并细化大众健身市场管理

要建立健全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市场准入机制,调查了解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各项信息,包括核心成员、经营状况、商业关系等,合理设置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的门槛,为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供给服务提供质量保障。

同时,要完善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运行管理体制,使之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以社会管理为核心,促进大众健身体育运行管理体制的循序发展。要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好地契合大众公共体育健身的需求。

还要对大众健身消费市场进行细分,使之与各类大众健身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一致,突显大众体育健身的多元化和特色化,为各类大众健身消费者提供适宜的体育健身产品,结合大众消费水平和人际互动水平,将株洲市大众健身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弱交互型、社交型、高消费型和线上型等,使株洲市大众健身活动充满各种“晒”“约”行动,呈现出多元、交互、延展的传播样态。

3 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要结合消费者的实际健身需求,分析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空间构建的有效策略,并与株洲市公共服务功能、交通系统、体育设施等相契合,提高株洲市大众健身公共体育供给可达性和便利性,使之更加多元化、交互性和创新化,较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偏好的各类健身消费者。

基金项目:株洲市社科课题;课题编号:ZZSK2021196。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株洲市健康中国大众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大众科技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