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

2021-11-28 01:00李亚莉郎素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职业院校

李亚莉,郎素清

(1.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通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0 引言

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各职业院校开始逐步在各个专业中进行试点。“1+X”证书试点工作是一项与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的系统工程,对这项工程我们要进行系统的策划设计,经过试点、改进和完善,制订适合自己学院实际情况的整体“1+X”证书实施工作方案,抓住关键节点,形成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育教学组织的新常态。

1 “1+X”证书制度的基本认识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由国务院印发,随着文件的印发,“1+X”证书做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在方案中被首次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项工作从2019年开始试点。方案发布以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督总局在2019年4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随之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6个专业被获准进行首批试点。

“1+X”证书制度,首先确定了“1+X”证书的职业技能评价组织,制定了职业技能标准及考核办法。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各职业技能评价组织开展了师资培训,制定鉴定考核计划、开展了首批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考试工作。

通过“1+X”证书制度实施前后的若干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的文件精神指导,可以得到如下一些认识。

第一,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有与这种教育类型相适应的制度,加快促进产教融合,促使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更加具体到教学过程、操作流程、操作规范与生产过程、职业活动过程、职业操作规范的一一对应,从而使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更加深入具体。同时,职业教育要考虑个人的个性化、终身发展的学历教育的学历证书获取,还必须培养满足产业职业岗位能力、满足就业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下,应对这些要求设计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评价的一种制度。

第二,“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实现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企业岗位标准的对接;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了实践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的对接。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将产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及时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中,做为专业培养方案跟踪产业发展、实时修订的重要内容。促进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就业市场新需求,适应产业科技发展新趋势,努力开展“三教”改革,使职业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职业院校职业能力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价工作。由第三方机构实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考核发证,是“1+X”证书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这样的方法,职业院校负责学生的教学培养,第三方机构实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考核发证,实现了教考分离。这种由第三方进行评价的形式使职业院校人才质量的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同时也为职业院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诊断途径,促进职业院校的整改和办学质量提高。

2 “1+X”证书制度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实施“1+X”证书制度,使职业院校在课程建设上,必须牢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个核心。“1+X”证书实施的职业技能标准,表面上看是第三方机构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其实质应该是由第三方鉴定机构组织,由行业企业参与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其考核内容是代表了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操作标准的要求。通过将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对接,以此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调整专业课内容和新课程的开发,从而形成在新的技能标准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标准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操作标准、新工艺、新技术的融入,必将推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改革,并推动整个专业教学的改革进程。

3 证书制度实施的基本思路与举措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是先行。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加强对实施“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的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深入理解“1+X”证书制度的内涵,掌握实施职业技能证书的具体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社会进行“1+X”证书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大家都认识到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形成整个社会对于实施“1+X”证书制度的合力,推动这项改革的开展。

4 课证衔接和融通是关键

在对“1+X”证书制度的理解上,首先要弄清“1”和“X”的关系。简单的说,“1”就是1个学历证书,是指学生完成学校的课程、达到毕业标准,取得相关学历的毕业证书。“X”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通过鉴定考试取得的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当学生毕业时,最终获得“1”个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X”个职业技能证书。试点的核心是如何优化学校教学课程,既要保证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必须保证职业学校的职业功能。就是必须处理好学历证书的“1”与职业技能证书“X”的关系。通过“1+X”证书制度的相关文件指示,在教学进程中“1”是基础,“X”是“1”的深化、强化。二者必须做好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做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并通过对专业课程的重构进行基础与强化的有机衔接、融汇贯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保证学历证书的教育功能教学任务,又要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特性要求的技能培养,二者不能是割裂的两个体系。抓好课证融通这个“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把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按照职业标准从事职业工作的职业人。这个目标就决定了专业课程标准与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的关系,要把相应的职业标准包含在专业课程标准之中。对于整个专业课程标准来说,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完成职业工作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未来发展的能力。包括德育渗透、课程思政、职业素养,这些都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是把技能标准包含在课程标准之中。

(2)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技能标准的操作要求相对接。用于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的技能培训课程,是对应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这种操作是该项岗位技能的基本性操作,是学生将来进入这类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操作能力,做为职业化的培养就应该将相应的内容纳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形成将来工作岗位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练什么。另一方面,在当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发展极快,要将这些新的东西最快的传送给学生,教学过程的执掌者——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强调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技能标准的操作要求相对接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如参加“1+X”技能证书的政策解读培训、“1+X”技能证书的培训师培训、“1+X”技能证书的考评师培训。

(3)统筹“1+X”中的“1”和“X”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1+X”证书的实施中,在课程构建上,一方面要满足“1”这个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X”的技能特色,把教育功能和技能特色统筹考虑,才能重新组建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质上就是一个课证融通的设计。在设计中,要处理分清主次、合理融合。在技能的学习上,学习哪项技能、达到怎样一个层次,是以“X”的要求为指引;采用什么方式学、按照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样的方法学,这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安排。在满足技能项目要求的同时,从学生长远发展都有哪些课程需要学习,这是“1”要考虑的内容。把上面这些因素统筹考虑,哪些课程要新开,哪些课程可融合,这样就能构建出一个新的在“1+X”证书产教融合思想指导下的专业课程体系。

5 结论

总之,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产教融合的思路,不断研究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深入理解“1”和“X”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开展产教融合,做好“三个对接”,推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从而使专业教学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1+X”证书的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职业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