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2021-11-28 01:00李玉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插秧机秧苗整地

李玉石

(公主岭市陶家屯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吉林 公主岭 136100)

0 引言

农机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必备设施,已经应用到了育苗、整地、插秧、管理、收获、干燥等一系列流程中。但从现状来看,水稻农机应用率十分不平衡,如收获、整地环节农机使用频率高,插秧、管理环节农机使用率低。对于插秧环节来说,科学应用插秧机可以降低劳动生产力、保持种植均匀性、提高生产质量,所以加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分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

吉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冬季平均气温在-11 ℃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 ℃以上,无霜期一般为110~160天,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 h,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 mm,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正常年份,光、热、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良好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为了能够全面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些年吉林省大力推广水稻农机,多年努力中当地水稻机械化耕作、收获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底吉林省水稻收割机械使用率达到了85%以上,机械化耕作率达到90%以上,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3%以上。但水稻种植环节依然薄弱,机械化插秧率仅有不到45%,是农机推广中的新突破点。可见,机械化插秧还处于初期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

2.1 降低水稻种植成本

在水稻种植中,利用机械插秧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主要表现在:(1)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率。传统插秧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而使用插秧机可以加强种植间距控制,确保密度合理。(2)插秧机可以降低水田占用量、肥料使用量、农药用量,保证秧苗种植的均匀性,相比人工插秧,机械插秧成活率更高、长势更强,提高秧苗抵抗病害能力,减少病虫害防治成本。(3)机械插秧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宽窄行方案,更有助于通风,提高光照度,保证水稻秧苗健康生长。

2.2 提高水稻插秧效率

机械作业要比人工作业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据不完全统计,机械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效率的20倍以上,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工劳动力投入量。此外,水稻插秧机具有统一性特点,所以使用的秧苗更小,种植后可以更早地进入到成熟期,提升水稻种植产量。

2.3 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

水稻插秧机以统一规格插秧,并且插秧效率高,可以保持秧苗长势统一,更快进入到成熟期,有助于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再加上机械化种植秧苗插入深度相同,不会出现浮秧、淹秧等问题,有助于提升水稻生产质量。

3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与处理

吉林省自然环境较好,水稻种植品种非常多,为了能够提高种植产量,尽可能选择近些年农业部门主推的水稻品种,在选择好水稻品种之后,要做好预处理工作,包括晒种、选种、消毒、晾晒等。先将种子浸泡在清水当中,将飘起的劣质种去除,之后使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浸种消毒,浸泡48 h之后将种子捞出反复清洗、沥干。

3.2 育秧技术

(1)准备苗床。选择灌溉条件好、靠近大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种植稻田。播种前1周带水耙平种植地,开沟起畦制作秧板。畦宽度为1.5 m、沟宽25 cm、沟深为15 cm,采用四周开沟方法,深度为25 cm,之后排水晾板即可。

(2)营养土。选择肥力充足的表土,去除其中的杂质,播种前3天将营养土与肥料搅拌(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如果选择基质则不需土壤和肥料。基质用量为2袋·(667 m2)-1,使用前需要先将基质搅拌松懈,不得出现结块现象。使用软盘、硬盘育秧,每亩按25盘左右准备充足秧盘,使用遮阳网覆盖。

(3)播种。通常在5月下旬播种,播种量为芽谷150 g·盘-1,每个洞穴成2~3株。将秧盘整齐平铺在秧板中,在秧盘中铺一层营养土,厚度为2~2.5 cm。必须要精量播种,使用均匀土壤撒上没有培肥的盖籽土中,将种子完全盖上。覆土完毕后,浇灌秧板后立刻排灌,秧板湿润即可,避免秧板缺乏水分,保持床土湿润度,畦面无积水,沿着秧板四周整好盘边,盖上无纺布或遮阳网。

(4)苗期管理。严格控制出苗到齐苗期间的水量,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灌,配合浇灌施肥,施加尿素5~7 kg·(667 m2)-1,加入水中稀释浇灌。正式大田移栽前的2~3天要脱水蹲苗,保持沟内有半截水,床土的软硬适中,此时即可准备好插秧机。

3.3 翻地整地

秸秆还田配合翻地工作进行,通常是每隔2年稻草还田、秋翻1次。春季根据搅浆平地机掩埋稻秸,翻地要保持稻田平整、深浅相同、地头整齐。之后泡田整地,采用耕翻、旋翻等方法。春季在整地前2~3天放水泡田,保持田间水高度为10~13 cm之间,缓慢灌水。在插秧前1周进行泡田整地,让土壤沉淀良好。如果沉淀时间过短会导致秧船壅泥,造成压苗、垄形不明显等问题,影响后续作业。同时也会影响机插的垂直度、缓苗、分蘖。此外,在整地过程要保证稻田面足够平整、耙平细腻、去除杂草,做到“寸水不漏泥”。

3.4 机械插苗

在机械插苗前,要做好插秧机性能检查工作,遵守插秧机说明书中的操作规范、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机械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插秧机,定期做好插秧机的维护工作。在地温达到12~13 ℃时即可插秧。机插要早、稀、浅、正、直。插后要及时补苗、防水扶苗。下田前需要结合稻田土壤具体情况,确定插秧机行走路线,提高插秧机进出的便利性。插秧过程中要紧靠田边、地头两侧,预留出和机幅相同作业宽度,有助于插秧机圈边出田。插秧机操作中行走路线一定要足够笔直,靠行间隔保持一致,不得出现压苗情况。在首次补给秧苗或没有上秧时,要将苗箱转移到最右侧或最左侧。插秧完毕后要及时观察,如果再插剩余秧田不足一幅插秧机作业宽度时,可以让装秧人员提前准备一个或多个秧箱的秧苗,插秧机可以少插一行或几行,最好预留出一幅插秧机作业宽度,便于插秧机正常走出秧田。

3.5 田间管理

在稻田生长过程中,要重点加强灌溉、晒田等工作,秧苗达到3叶期之后使用潜水灌溉方法,早期要多次轻晒田,有助于秧苗发根,降低倒伏率。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机插深度相对较浅,所以不能重晒田,以稻田表层发白为止。中后期可以保持湿润控田,在抽穗期以浅灌为主,高温季节深灌。在秧苗度过生长前期之后,可以采用交替晒田方法,这样可以保持根系的活力,起到养根、保叶的作用,在秧苗成熟前7天停止灌溉,避免过早断水导致拉断问题。秧苗生长到2叶1心阶段要复浅水,复水完成后追加4 kg·(667 m2)-1的尿素,5叶前排水晒田,晒田复水后追加4 kg·(667 m2)-1的尿素、3 kg·(667 m2)-1的氯化钾。在秧苗生长后期往往不用追肥,如果出现了脱肥状况,要在破口期到抽穗期喷施20%磷酸二氢钾,并配合浅灌溉,保持稻田足够湿润。

3.6 病虫害防治

稻田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分蘖末期、抽穗前7天,可以使用20%粉锈宁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20%静冈霉素1200倍液喷雾防治,有助于降低稻曲病、纹枯病发病率。病虫害防治期间要配合开展除草工作,整地时如果杂草较多可以喷施50 g除草剂兑水30 kg喷雾。在4叶1心期间,可以加入禾大壮13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并保水4~5天。返青2叶1心时,要重点防治纹枯病、二化螟虫。考虑到机械插秧行间隔较宽,田间垄有较大间隔空间,会增加杂草数量,如果喷洒除草剂之后依然有杂草,需要在4叶中期时人工除草,如耙田除草等,但要注意不能伤害秧苗。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推动水稻机械化作业模式全面发展,要根据吉林省水稻插秧机械发展、推广现状,制订标准的水稻机械化插秧规范体系,配合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可以进一步发挥水稻机械化插秧效能,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进一步推动吉林省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插秧机秧苗整地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农民
超智能插秧机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福尔沃2Z-8238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