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审美的表达

2021-11-28 02:38邓小兵
记者摇篮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性美的情感

邓小兵

新闻审美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表达系统,是对人们各种学习能力与智力作为的能动反映,体现着观察、记忆、思维、创造等心理质量,表现着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直觉、情感、愉悦、距离等审美的形式和内容。对其进行细致的探索与研究,对提高新闻审美表达、增加人们对新闻审美的认知和运用、促进现代新闻事业的更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新闻审美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然所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具有相当形象感、情感度和愉悦性的关系状态。新闻的审美表现是在人们情感、理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基础上,所体现出的追求美好、把握真理、向往自由和互动发展的认知,具有强势的美感和聚合力。新闻的审美表达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

一、审美表达的重要元素

新闻审美表达是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性感知和内在的一种体验。在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中,前者是对事物美与丑的直接反射;后者则融合了理智情感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表现。它们密不可分,互动性极强,共同反映了对美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1.审美的直觉性

新闻审美的直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审美感受的直觉性表现在直接性和直观性上,即通过感官愉悦,不需要去考虑或审视对象形态,不需要理智的思考和逻辑判断就可以获得美的愉悦和美的感觉。这种对美的欣赏可不假思索进行判断,就可以得出美或不美的结论,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知中,直觉性和直观性表现一直贯穿于对新闻美的整个认识过程中,也贯穿于一切新闻的形态中。第二,在直觉作用下,新闻审美的审美对象产生的美感具有整体美和形象美,不是孤立地表现某些局部的美或细节的美。这种感知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方式,它给人以瞬间的理解或把握,那种“相见恨晚”的感知带来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理性认知,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在整体性认知对象的基础上,人的直觉性还会导致人自我的主动性并在美的整体上扩展,发现更多的局部或细节的美,增加对美的理性把握。第三,这种带有艺术性的新闻审美直觉与科学理性逻辑判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本质相同,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深入正确的把握。直觉从理性阶段前的低级感觉到形成高级的认识阶段的直觉和科学性逻辑判断,都会最后通过一个曲折复杂的认识过程而形成,都存在理性的逻辑判断,可以客观地反映新闻报道的本质方面。二者区别在于,直觉性更多通过感性认知,依靠一些经验积累和悟性,以潜在的方式不自觉地达到美的理性认知。新闻审美的直觉性是能够认知把握美的内涵去获得美感和真理的必要形式。直觉性在美的欣赏中,促进美感产生和认识过程,是审美意象的再造过程,也是最终获得美感的必要过程。

2.情感性的审美

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包括人的生理、理性因素与人们所积淀的一些普遍因素。审美是一种喜悦和愉快的感情体验。新闻的情感性审美以审美的认识判断为基础,是构成审美的要素之一。它不同于带有物质性的、单一的、不需要审美的评价就可以获得的生理机体的舒适感觉。新闻审美的情感性表现出精神的愉悦和一切的情感表现有关,属于精神的范畴,不是情欲性或物质性的简单发泄。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新闻的审美可以在新闻形式和内容中获得强烈的情绪感染,可以在新闻传播中获得理性的感知。新闻的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精神的不是物质的高级活动,包含着丰富的理性因素。在强烈的情绪或情感活动中,它可理解到审美对象的深刻和鲜明,不是靠简单的抽象概念通过复杂的逻辑过程来获取的。情感性从感性到理性地接受某些新闻形象,审美才可能得到理性的概念或观念,并利用新闻形象来提升审美的形象思维,再通过这样的思维得到审美的具体结果。没有新闻的情感性就没有新闻的确切审美,也就没有新闻的客观美感,新闻则难以成为有价值的好新闻。形象是诱发情感的直接对象。审美的情感体验必须依靠新闻的具体形象来实现,并且情感的多样性可以引发不同的审美反映,最终达到人的感性直观统一的情感体验,在对新闻作品的肯定、欣赏、赞美中获得艺术般的享受。

3.审美的距离感

任何审美总是存在着审美的距离,即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存在的一定的间隔。新闻审美同样如此。没有亲身经历采、写、编的过程却可以通过新闻作品获得审美效果,就在于大众利用新闻报道作为审美主体,可以在媒体和自身的距离上感知美的多样启发。对审美主体保持的“距离美”可以增加审美印象和更多的审美感觉。这由审美效应的特征所决定。审美距离太近,就很容易被美的白璧微瑕所影响,对审美对象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审美则常常会“以一概全”,出现“象腿就等于大象”的审美结果。反之,审美的距离太远,会延缓或减弱美的感觉,难以准确清晰地观赏到审美对象特征,没有更多情感投入,产生不了感染或共鸣,可能就会对新闻形象的审美随意贬低,随意夸张,或简单理解,得不到审美的效果。

二、审美表达的主要体现

新闻的审美多样化和多元性十分突出。它可以从不同的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任何的新闻层面、依据任何的新闻事实、立足于任何的新闻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不同的审美。

1.真实性是审美的首要条件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因为新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传播,它的真实性必然会作为审美的首要条件:一是为新闻这种体裁的属性所定,它必然要在自我的属性范围之内进行真实的反映或表达。二是有新闻的人和事的真实,才可能有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真实,也才有了新闻的传播效果的真实,达到主观和客观真实的统一。三是大众还需要接收除一般新闻报道之外的更多资讯,真实性会影响大众从获知到接受的过程,没有真实性,大众是不可能接受或认可审美的新闻或审美的结果。四是新闻的真实性会反映大众对媒体的公信度评价,影响到媒体自身的信誉与生存环境,没有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再及时或再新颖,都不可能引起大众的信任与肯定。五是新闻的真实性自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功能,属于审美的范畴和审美的重要内容,这样的“真美”是新闻审美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六是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更显重要。新闻信息作为宝贵的资源,在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催生下,没有新闻真实性基础,就不可能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作为有准确的描述与报道。

2.审美的多元性

多元性审美是新闻审美的一大特征。新闻涉及广泛,题材众多,几乎可以涉及所有的美学原理或内容,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领域,反映的美也无所不包。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既可以采取哲学思辨的方法,又可以借鉴当今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不少研究方法。新闻的审美形式与内容的多元性非常突出。美学或心理美学都已在新闻审美上有相当积极的多元反映。它使人们通过主观或客观的能动发挥,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审美过程。从哲学和社会学出发,新闻的审美有“真、善、美”著名的审美命题;按语言学、文化学分类,有新闻的语言、结构、表达、逻辑等的审美;从心理学、伦理学思考,还有感知、认知、理性、本质、道德、价值等的审美。新闻的审美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层面来进行审美活动,加上新闻领域的日益扩大,审美的多元性已经和其他学科的审美连接互动,成为美学领域重要的审美内容之一。

3.审美形式多样化

新闻审美在多元性影响下,呈现出多彩特征。抓住新闻主题,针对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疑点等进行具有重大意义的报道,形成新闻的主题审美;以新闻结构的金字塔、倒金字塔等的谋篇布局,可以进行结构的审美;善于遣词造句可以进行语言的准确、具体、简洁、通俗、生动的审美;注重标题的号召力、感召力、吸引力,突出生动性,可以进行标题精练与新颖的审美;抓住导语,力求鲜明突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注重意境,可以进行导语的审美;利用消息、通讯、评论的分类,可以进行新闻体裁的审美;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抓住时间的经纬关系可以进行新闻层次的审美。此外,如果仅仅以“新闻美”为题,就新闻的形式审美一项,就可以划分出结构、层面、语言、体裁等诸多的要素组合,形成更多的审美形式或审美命题。在现代新闻网络化与信息化作用下,新闻的多样性形式审美已经不胜枚举,并且内容美将依靠更多的形式美来表现新闻的内在美,使多样性的审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新闻审美的创新

在当今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新条件下,新的网络媒体不断涌现出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单媒体、多媒体,非语言传播、非语言信号交流,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仅在媒介的议程设置中就可以看新闻审美的特征创新:利用新的“知觉模式”,就可以感知到大众对某些报道的感知度;利用“显著性模式”,突出某个对象的审美,就会引起大众对该对象的明显关注;利用“优先顺序模式”,对一系列报道事件按优先顺序排列进行不同程度的审美,会影响到大众对这些事件不同程度的关注、获取程度。

现在,媒体传播的信息量进一步加大,审美出现明显的角色互换、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新特征。同时,新闻审美的多样、多元、多形式和多内容的审美传播影响已越来越大。

此外,利用媒体和信息传播来创新新闻审美已开始形成。它表现在: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更注重回应互动效果;大众通过媒介的丰富性来获得具体的社会感、社交感、人际感及真实感的体验程度,必然会加快新闻审美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

这些新理论和新实践的出现,也为新闻的审美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策略和方向:其一,新闻审美的创新要素、渠道要素、时间要素和社会系统要素为新闻审美创新提供了更多操作依据;其二,任何创新都要靠传播来实现的“全媒理论”,为新闻审美的典型性、代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进行了有力铺垫,扩展了它的传播和利用价值,使新闻的审美更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指导性和借鉴性;其三,在信息传播与知识产业已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媒体运用新闻的审美会结合传播意义协调管理的CMM理论,更加重视审美的自控和包装,由此推动媒体间的审美竞争与审美创新;其四,当今社会劳动力主体成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必然会推动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想的加速发展;其五,新媒体和新美学明显已改变着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审美创新也必然会与新闻的审美互动呼应,审美的多维趋势已基本形成。

新闻的表达与新闻的审美紧密联系,一直是现代新闻学的两大重要研究体系和应用系统。在当今知识社会的发展中,对二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无疑会提高新闻的表达与审美的质量,会对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对新闻表达和审美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抓住热点、难点或疑点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猜你喜欢
理性美的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