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下的主持人发展
——以央视《主持人大赛》为例

2021-11-28 02:38
记者摇篮 2021年1期
关键词:主持人大赛受众

彭 飞

广播电视事业在发展中,由多样化时期进入了规范化时期,“重视导向”“净化荧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主持人是有采、编、播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作为主持者和播出者的角色。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被称作节目主持人。2019 年年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主持人传统赛事《主持人大赛》,时隔数年,《主持人大赛》焕发别样生机。

一、新时代融媒体的发展与现状

1.传播地位由“中心化”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发布新闻信息的媒体平台不断增加,信息的传播逐渐产生了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以多个重大事件为例,新闻第一时间就能够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多种网络平台发出。自媒体的出现衍生出了新的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也提高了对主持人的要求。现阶段人人皆可发声,人人皆是自媒体。

例如,“8·12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发生的第一时间,全民报道下,音、视频等一应俱全,但同时也出现了虚假消息,捏造事实,吸引眼球,赚取关注。惩处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造谣成本降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系数降低,便不断滋生虚假言论,使得网络环境变得相对复杂,混淆视听。受众身份从听“一家之言”到“人人皆是传播者”,发生了质的转变。

2.传播维度由“单向性”向“多线性”转变

传播媒介的变化,也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单向性传播变成互动式传播。过去,电视节目、广播节目都由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进行播出,而受众对节目的反馈意见都是通过手写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表达,信息不能适时传递到主持人、制作方手中,造成了信息维度时效性的损耗。

新时代下融媒体的发展适当更改了过去闭塞的反馈机制,增强了传播维度,使得众多节目播出时,能够得到反馈。例如,2020 年热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可以对网络热搜上的不实新闻予以回应并调整节目内容,使得传播的娱乐性增强,可观性也不断加强。

3.传播方式由“庄重性”向“娱乐性”演变

网络的发展推动着互联网娱乐平台的发展,众多娱乐节目应运而生,以爱奇艺《偶像练习生》为代表的选秀节目也不断吸引着众多年轻受众的眼球,众多节目也一改常态化,跳出固定模板,使受众在获得耳目一新感受的同时,激起了对娱乐新闻、娱乐事件的关注。以微博热搜榜、知乎榜、豆瓣讨论小组为例,对娱乐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而新闻标题更多的是以人物绯闻为噱头,达到新剧传播的目的。

二、《主持人大赛》中主持人职能特点分析

张颂先生曾在著作《中国播音学》中指出:主持人是以节目主持的身份在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听众、观众开展播音创作活动的人。播音员在节目播出中处于主导地位,既是主持人,又是播讲人。故主持人职能更多的是主导而非主体,起到穿针引线、锦上添花之作用。在节目中不可喧宾夺主,使节目内容丧失原本的观赏性。

过去,主持人大多需要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进入专业院校或者专业学科,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学习内容涉及语言学、文学、新闻学等学科门类。而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好声音不再是主持人的唯一优势与特点,知识面广、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具有逻辑性等皆是对主持人身份的要求。

所以,在财经、新闻等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积累的频道,越来越多非播音专业、五官端正、普通话标准的新生代主持人获得观众喜爱。无形间,对主持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要求更加多元。

当今的媒体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也在重新塑造着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应时而变实施快速转型,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主持人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机器人主持、全息虚拟主持人乃至网络主播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从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综艺节目对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甚至不设主持人。对于当今时代的主持人而言,虽然发展和生存的空间更加多元,但对于主持人的总体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从《主持人大赛》“看”主持人

从1998 年到2011 年已经举办了6 届的主持人大赛,曾引起电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很多从中走出的“名嘴”获得了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并为观众奉献了众多优秀电视节目。大赛旨在通过央视这一国家级竞争平台搭建通道,以甄选具有文化知识积累、业务能力强、媒体实践经验丰富、不可替代性强、具有自己风格且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大赛不仅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量,更考验选手的临场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考验文学功底也考验思维推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 主持人大赛被网友称为“当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水准”,还被戏称为主持界的“神仙打架”。本届主持人大赛结合个人特质以及选拔的专业性,从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考查60 位选手的表现。最终,邹韵摘得新闻类金奖,蔡紫摘得文艺类金奖。无论是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问题,邹韵都做到了语言流畅,内容深刻,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在无稿子的情况下没有结巴或重复字句,声音自然甜美。通过比赛不难看出,两位主持人拥有绝对丰富的经验和实战经历,面对现场即兴话题、主题采访等环节,能做到言之有物、饱含真情。

透过多期比赛,主持人末位淘汰,可以看出优秀的主持人身上独有的人格特质,能感知到主持人自身竞争力如何提升。例如,在文艺类赛道环节,张舒越的大气、李七月的温婉、小米的活泼各有特点。主持人仍需要打造属于自身的个人品牌形象。大数据时代,基于算法机制,受众审美与接受度变得更多元,包容度不断提高,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多元、更包容,在个人不可替代性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要求主持人的风格要符合所属品牌、节目的调性。

通过分析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各位优秀选手特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很多相似的特征,如较高的文化学历、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以及有着互联网思维的大脑。

四、融媒体下主持人未来发展方向

主持人的发展将面对许多新的挑战,采编播一体是必备要求,同时网络将更多有特质的人才带到大众面前,主持人应在保持自身特色基础上不断向多元化发展,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挑战即为机遇,一方面使得自身锻造时间增长,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时势,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主持人、播音员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是语言的巨大练声场,主持人应加强实践,丰富生活经历,拥有适度的共情能力与同理心。

正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便捷性,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多元,使得VLOG 等新模式大热,产生了庞大的“网红”“网络主播”这一群体。基于此,形成了新的市场体系、新的经济体系(粉丝经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促使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主持人这一岗位也应顺势而为,多元发展。一个节目的影响力同节目的创新分不开的,不仅需要符合现代观众的胃口,更需要精心编排节目,让节目传播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更强大的收视基础。

五、结语

主持人这一职业具有庄重性与娱乐性,在众多娱乐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逐渐隐形化,但主导地位依旧不可替代,专业性与独特性依旧是主持人保持长久事业生命力的关键。自媒体的发展、融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主持人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主持人在节目当中虽是串讲人,但更是一个主导者,应具有大局意识。世界复杂且不断在变化,必须顺势而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持人更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猜你喜欢
主持人大赛受众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