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及语言特点

2021-11-28 02:38
记者摇篮 2021年1期
关键词:播音员新闻节目听众

王 晨

广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与电视节目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表情和肢体来进行思想的表达,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声音语调来进行情绪的表现,需要自己积极主动调整语调,打造鲜明的语言特色,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充分表现自己的角色特点。

一、新鲜资讯:准确、稳定

1.角色定位:新鲜资讯的传送者。作为早间广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将新闻第一时间传送给听众。新闻信息通过主持人传送到受众,因此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大多数新闻都是最新的,具有强大的时效性,对时效性不够强的新闻需要应用新视角、新思路进行表达与传播。

2.准确性。早上人们听新闻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因此新闻节目要把控好节奏,在有效的时间里将信息尽可能多地传送给受众,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深入了解信息内容,把握信息的特征,尽可能保证语言的简洁、清晰和精练。不少国际新闻或者是正在发生的新闻,需要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传送给受众,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发表的言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准确无误,经得起考证。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主观性而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抛却个人主观立场、偏好、情绪,而以更为中立、冷静、理性的面目传播事实。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践行,也使得播音创作中播音员情感的表达与演员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有了质的区别——前者基于事实情境,后者基于故事情境。很多事实本身会激发情绪,例如节庆消息令人愉悦,灾难新闻令人悲伤,如果播音员的播报完全剥离情感,也会令人觉得“不真实”,因此主观情感的合理表达,也是新闻报道准确性的一种体现。

3.稳定性。作为早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因为工作需要往往会很早起床,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有时会产生疲惫感或睡意,为了保证新闻节目的稳定性,必须避免由于困倦状态而导致反应迟缓的现象,应提前起床,唤醒身体,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让大脑充氧,赶走睡意,保证自身的精神状态;可以与搭档对要播的新闻内容进行充分交流,从而深入理解新闻内容,保证对要播的新闻内容都能够了然于心,对口播难度相对较大的新闻内容,可以进行适度修改,确保主持人对新闻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度,从而在播报的时候达到一定的流畅度。

4.新鲜感。主持人除了要保证身体状态达到播报的需求,保证精力与体力的充沛,同时还需要注意语言与音调的强弱节奏变化,从而突出播报内容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对于重点段落和层次要格外强调,帮助听众获得关键新闻信息,如果播报的速度没有变化或者重点没有突出,缺乏节奏感,听众听起来可能会感到乏味。

作为早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保证自己的语言音调有一定的新鲜感,利用语言和音调来表达出对于生活的热爱,体现出蓬勃的朝气,这种热爱与朝气必须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让受众感受到这一份热爱。例如《1039新闻早报》这个广播节目就特别注重情绪的表达,通过春天里的婉转鸟鸣、夏天山涧溪流的流淌、秋天环卫工人清扫树叶的沙沙声,表现季节变化,给人一种清新扑面的感觉,将这种感觉尽可能地在新闻广播中传递给听众。

二、服务资讯:服务性与实用性

1.角色定位:生活导航者。早间新闻除了进行新闻播报,还要为受众提供服务资讯,便于受众为一天的生活作出准备与规划,例如天气和路况信息,都是听众急需了解的内容。《1039 新闻早报》节目提供了天气、路况、健康相关的内容,具有一定服务性和实用性。

2.语言特色:发挥服务性。为了充分发挥好新闻节目的服务性,主持人需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合理。主持人可以借助联想法,想象一下早上见到邻居会怎么问候?会叮嘱什么?把生活中打招呼的方式加以延伸和转化,合理应用到节目中,增强亲切感,体现节目的情感因素,增强互动性。例如在播报限行车辆信息时,采用传统的播报方式可能会让听众感到生硬,可以换一种说法:“今天是周一,尾号是2 的车辆限行,需要提醒您注意,在路上开车小心,系好安全带,以免收到罚单哦!”这样的语气具有亲和力,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是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3.主持人要接地气。广播新闻节目应改变以往中规中矩的播报方式,避免一味的严肃说教式主持,调整语言风格和节目内容,增添新闻趣味性和提升信息传播度的同时,也更贴近受众的现实生活,使近民亲民的情怀得以彰显。唯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除了语气更加亲切自然外,还可以大胆地使用俗语和网络语言,少说官话套话,多用大众化的语言。官话民说,硬话软说,让广播新闻节目更贴近百姓。

地方台与中央台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就在于表达方式。地方台主持人的播报应更接地气,充分将本地区的语言表达习惯合理运用到地方台播报中,从而增强贴近性和认同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播报的过程中应适当使用地方方言和地方语言表达习惯,注意把控好度,否则会对新闻播报产生负面影响。应尽可能地考虑大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一些地域性的表达方式也要点到为止,不要成为节目的常态化表达。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下,为了使广播节目得到更好的发展,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贴近民生,着重百姓诉求,回归平民视角。

猜你喜欢
播音员新闻节目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