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1-11-28 23:23边卫军西安交通大学
营销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道德职业院校

边卫军(西安交通大学)

■引言

黄炎培作为我国社会变革时期的著名教育学家,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具有高于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性,对职业教育变革起着重大指导意义。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情况下,深度了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学习研究职业教育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不断改进当前教育的方法与思路,利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实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目标。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内涵

(一)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黄炎培作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学家,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在黄炎培眼中我国旧时期所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主要以教材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其内容实用性不强,难以有效地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教育现状,黄炎培提出创新教育理念,认为要以实用主义为核心,对职业教育进行全面发展。为将他的教育理念付诸于实践,黄炎培培育一批思想先进的教育学者,并成成立教育组织,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更加鲜明的旗帜。具体而言,黄炎培对职业教育概念的理解,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黄炎培认为虽然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与广义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存在较大的不同。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从事技术型职业的学生,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融合理论和实践,凸显其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特征。二是职业教育应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教育使无业者顺利就业,使就业者能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在工作中更轻松的完成工作任务。黄炎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可以看出其先进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仍存在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职业教育原则需坚持理实相结合

黄炎培认为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虽然教学内容充分考虑职业需求,但缺少对实际技能的培训,所培育人才在能力上存在缺陷。针对这种问题,黄炎培提出理实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课程设置上,黄炎培认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需要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开设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同时,他致力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以此来规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育原则上,黄炎培提倡“敬业乐群”的教育原则,认为职业道德和技能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一旦失去职业道德素养,就失去就业竞争力,难以承载和传承职业道德和精神。黄炎培认为职业者应以服务社会和人民为主,如果自身能力的发展只为谋生,那么职业教育就失去其意义。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强化职业责任心,不断提升对自身职业学科的研究热情,还应锻炼自身协作能力,凸显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大众化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在革命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黄炎培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他投入大量精力在教学研究中,希望探寻全新的发展路径,帮助更多处在困苦境遇下的平民能够顺利就业并更好的服务社会。面对这种教育理念,黄炎培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对社会情况和各个产业发展展开研究,针对人才需要制定全新办学模式。黄炎培曾强调:“吾思想和行为,都归宿于一点,即为怎样造福人类。”黄炎培坚定地认为职业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需要培养的不是社会上的精英,而是具备大众教育特性的全能型人才。在此过程中,学生与职业教育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以个体需求为核心,落实教育普适性;将更多社会要素融入教学实践中,构建特色的教育体系,才能凸显学生时代位置,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关键作用,推动社会和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精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点在于他非常重视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人格健全、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只有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保障职业学院肖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符合现代化社会用人需求。因此,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精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实现个人价值。首先,职业院校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认真研究职业岗位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充分凸显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其次,应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完善,要时刻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更新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更新需要注重三方面特性,一是要确保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设置具有时代意义,要跟随时代发展变化与新课改教育标准,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当下最新科学理论与职业道德观念,及时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用于丰富其内容体系。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建设,要具有现实意义,高度符合学生道德需求与道德实践,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三是要保证职业教育内容设置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要注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落实,针对学生专业、年龄阶段、学习阶段,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以确保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的有效性。

(二)拓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聘任渠道,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黄炎培曾明确提出“教育之善良,存乎其人,不存乎启发,故增进教员智之,尤为重要。”由此可以看出,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注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聘任。认为只有选择品德、才能兼具的专业教师,才能真正将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沿袭下去,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因此,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聘任过程中,应注重打开教师引进渠道,合理利用职业界的专业人才,从生产线上聘任有经验、有头脑、有技能水平的专业人员,并给予其专业化、全面化培训后,将其聘任为教学老师,以便于丰富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人力保障。首先,职业院校应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认知标准,提升对“双师型”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进一步缩窄准入口径,打破以往仅需本科或以上学历即可聘任职业院校教师的标准,注重对“双师型”教师学历要求、职业技能要求。并建立统一的标准,要求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聘用,应尽量选用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来整体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水准。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实践水平标准,如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对企业技术具体贡献的可量化条件,通过对以上的评价与考核,将符合标准的应聘者纳入“双师型”师资队伍中,并进行统一培训后,再上岗参与职业教育活动。

(三)重视黄炎培“手脑并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首先,建立在以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了解职业教育,应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任务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出技能、技艺合计数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其次,根据职业院校实际办学情况与办学特色,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比重适当增加,合理规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时长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非重理论轻实践,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将黄炎培“手脑并用”教育思想沿用其中。此外,还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力度,将企业作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训场所,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先进设备机器、专业技术人才与丰富操作经验等作用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技能指导,以此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各大产业升级转型带来新的支撑,职业教育革新关系到民族的振兴,与人才队伍的建设。黄炎培作为经过时代洗礼,在困苦中探寻全新发展路径的教育学者,他所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在当代仍显示出较大的借鉴意义。深入了解黄炎培教育思想,学习和研究他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传承他为国家为社会发展的情怀,构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以及服务大众和社会。

猜你喜欢
黄炎培职业道德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打 得 好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