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 证书”制度的思考
——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财务共享”证书为例

2021-11-28 23:23张秀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证书财务

张秀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引言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逐渐呈现出“1+X 证书”制度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因此,还需要结合“1+X 证书”制度下的财务共享证书特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体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 证书”制度的应用现状

第一,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在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应用中,未能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确定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还是以会计核算、税务员等传统型会计工作岗位为主,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当前“1+X证书”制度背景下,会计市场对于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造成“1+X 证书”制度和财务共享证书制度未能全面落实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教学工作中,进而也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每年都有微调,但是仍然存在将课程教学重心停留在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等方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全面根据财务共享证书制度和“1+X 证书”制度,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和比例等方面存在不足,该学院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仍然占据主体位置,进而呈现出课程教学结构不完善,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的现状。另外,在加强学生管理决策技能培养等方面缺乏重视,进而造成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更好满足“1+X证书”制度中的财务共享证书发展特征,学生在管理岗位所具备的系统知识方面存在不足,这对提升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课程教学工作与复合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相脱节。第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单一。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1+X”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衔接不流畅的问题,所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结合用友、金蝶两个主流财务软件,培养学生在基本做账流程、Excel 财务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没有结合财务共享证书的发展特征和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将业务发生、开具发票程序、业务核算等相关工作内容衔接起来,从而造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智能财税的总体规划和策划工作分离,影响会计专业财务共享、财务信息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在满足智能财税背景下,对于相关教学的工作要求,还需要通过将智能化与财税一体化有机融合发展的方式,充分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发挥财务共享证书和“1+X 证书”制度的教学优势。第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队伍不完善。目前会计专业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讲解,在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实践能力、管理思维、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还存在思想较为传统的现状,缺乏对“1+X 证书”制度和财务共享证书制度的正确认知,没有结合市场上会计智能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没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一支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财务共享”证书的“1+X 证书”概况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基于财务共享证书的“1+X证书”制度,逐渐颠覆传统的会计行业,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在“1+X 证书”试点工作推广方面,能够满足财经类专业和财务共享的“1+X”证书,主要包括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还包含针对学生数字化管理能力培养的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通过多样化的证书制度,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发展方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智能、共享、数字化、大数据等教学知识的培养,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财务共享证书的“1+X 证书”制度发展中,还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尽可能的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和要求,截至2020 年10 月,大部分“1+X”证书都已经开展相应的证书试点工作,还需要各个学院和学校结合职业技能标准下的要求,展开财经类“1+X”证书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进而也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智慧型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 证书”制度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在“1+X 证书”制度背景下,不仅是对传统证书制度的改革,更提出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在全面落实“1+X 证书”制度中的财务共享证书制度时,也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各项工作落实。首先,会计专业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阅读和分析与教学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采用将“1+X”中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有关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并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修订、补充的方式,弥补原有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力度,优化与“1+X”证书内容有关的课程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财务共享证书中的相关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而达到精简部分专业课程,添加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课程,最大限度地考取不同等级的X 证书和财务共享证书,加强学生个性化能力发展。最后,在“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需要提升对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培养的重视,加大实训课程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改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形式

在会计“1+X 证书”制度的应用中,不能仅注重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根据财务共享证书的要求,改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形式,并通过分析会计证书,将会计证书中的相关教育内容与最新企业应用平台和实际操作平台有效衔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教学和讲授方式,还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多引入与企业实际应用有关的知识点,加强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在财务共享证书制度背景下,还提出关于发展学生个性化和综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可以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会计知识讲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全面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比如,可以将Excel、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与财务共享有关的技术技能应用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良好学习水平,让学生的财务共享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满足未来岗位的发展需求和工作要求,提升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水平。

(三)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队伍

在“1+X 证书”制度中财务共享证书制度的运用期间,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教师进入企业锻炼的标准规划和准则,鼓励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参与到企业实际锻炼和工作活动中,还可以采用将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与教师各种职称评价体系挂钩的方式,调动教师参与到企业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能直观的了解企业实际应用的工作方式,弥补专业教师在实践经验不足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可以采用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队伍的方式,加强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还可以结合“1+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要求,聘请企业专家到校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师授课,强化校内教师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在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由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探讨针对财务共享证书有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且将七项与“1+X 证书”制度和财务共享制度有关的内容融入其中,让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满足新时代要求,大力发展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结语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宣化科技职业学院需要提升对会计专业“1+X 证书”制度的普及和应用重视,还要结合财务共享证书的优点,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证书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本刊核心证书
收录证书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